•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维新之艰难兮,公缔其始

    时间:2021-06-29 20:0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1896年,李端棻上《推广学校折》,面对当时我国“时事多艰,需才孔亟”的现状,通观全局,统筹兼顾,进行了切中时弊的分析,主张“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提出了一整套富有革新意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发展新教育的方案,而且为光绪帝采纳,成为戊戌维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并较快地付诸实行,推动了我国教育走向近代化。
      关键词:李端棻 教育改革 维新变法 《请推广学校折》
      中图分类号:K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6)04-69-73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五月,戊戌变法的前夜,李端棻向光绪帝上《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改革,首倡在首都建京师大学堂,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得到光绪帝降旨允准,并付诸实施,推动了我国教育走向近代化和现代化。
      后来,李端棻被誉为“京师大学堂(后改名北京大学)的首倡者”,“中国近代教育之父”。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被认为是“中国建立近代学制的发端”,是“中国近代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今年是李端棻上《推广学校折》的一百二十周年。我们再次回顾中国改革的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隆重地纪念,是很有意义的。
      一、《请推广学校折》是中国近代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戊戌变法有两方面最为重要的内容:其一为政治改革,其二为教育改革。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废除新政,光绪帝被幽禁,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康梁流亡海外,历时一百零三天的维新变法失败了。
      但是,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后来,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也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实行一些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宣布实行“新政”;1905年,宣布停止科举制度;1906年,被迫实行宪改。但是,再也挽救不了满清政府灭亡的命运了。然而,教育改革的潮流却依然顺应着历史发展的趋势澎湃前进。
      在维新变法思潮蓬勃兴起的时候,1896年5月,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主张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建设培养新人才的新的学校教育体系;主张“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而且在此提出了一整套富有革新意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发展新教育的方案,而且为光绪帝采纳,成为戊戌维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并较快地付诸实行。
      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由孙家鼐主持在北京创立。不久,百日维新失败,而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而且,慈禧在谕旨中也说:“大学堂为培植人才之地”,应予以继续兴办。于是,京师大学堂成了“戊戌变法”诸多新政中的唯一幸存者。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其最大特色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近代的文明和科学文化。百日维新失败后,不仅京师大学堂生存下来,而且各地建立起来的新学校也并未全部解散。正是这些新式学校,成为传播新思想,培育新人才的基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此后的改革、革命和建设,促进了我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实为中国学制近代化的先声,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二、《请推广学校折》产生的时代背景
      《请推广学校折》的产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现状,并且吸纳和总结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地区举办新式学堂的经验教训后才产生的。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面对着列强的入侵,面对着强劲袭来的欧风美雨,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探求新知,寻找御侮强国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并进而逐渐认识到还必须深入地多方面的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变法经验、教育思想和学校制度等等。
      在教育方面,一些比较开明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正视现实,抨击封建的传统教育,批评八股取士制度,反对空疏无实的理学,强调“经世致用”,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以及一些制度,要求广开言路,选拔安邦治国的人才。一些人士已经意识到,要改变当时中国又贫又弱的状况,必须寻求和培训新型的人才。他们迫切地感觉到,造就人才“实为自强之本”,且是“当务之急”,于是,在一些地区已经陆续举办了一些新式学堂,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人士也十分重视教育改革,积极主张并且实际践行办教育以培养人才,立报馆以宣传变法,译新书以昭新学,建学会以组织力量,等等,作为救亡之道。
      在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中,李端棻是朝廷大臣,因此更能够通观全局,统筹兼顾,提出《请推广学校折》这样重要的纲领性文件,直接上奏给光绪皇帝,由此,把教育改革转变为国家的意志,号令全国,积极推行。
      三、《请推广学校折》的主要内容
      《请谁广学校折》的主要内容,简单点说,就是奏折开头一句话中的二十一个字:“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而资御侮”。
      说到“时事多艰”,这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就不详加论述了。说到“需才孔亟”,讲得非常具体。“皇上顺穷变通久之义,将新庶政以图自强,恐办理无人,百废莫举,特降明诏,求通达中外能周时用之士,所在咸令表荐,以备擢用。”本来,“以为豪杰云集,富强立致”。可是,实际情况却很不妙。“然数月以来,应者寥寥,即有一二,或仅束身自好之辈,罕有济难瑰玮之才,于侧席盛怀,未能尽副”。中国人口众多,士人也不少,为什么当前会如此缺乏人才呢?“非天之不生才也,教之道未尽也。”
      接着,就深入分析这“教之道未尽也”。是的,“夫二十年来,都中设同文馆,各省立实学馆,广方言馆,水师武备学堂,自强学堂,皆合中外学术相与讲习,所在而有。”那么,为什么还说“教之道未尽”呢?李端棻指出以下五点:

    推荐访问:维新 艰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