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

    时间:2021-06-28 04:00: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 和谐世界;霸权稳定论;国际秩序
      [摘 要] 暴力与战争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为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提出了许多国际秩序构想,其中“霸权稳定论”在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和谐世界观”在有关国际秩序的基本价值与基本观点两方面做出了完全不同于“霸权稳定论”的判断,因而具有现实性、科学性与进步性,并以此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和构建世界新秩序指出了一条新路。
      [中图分类号] D8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2826(2008)06-0079-07
      
      自人类产生以来,暴力与战争也相伴而来;在全球化的今天,暴力与战争仍然困扰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何防止暴力与战争、维护人类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确立起应有的世界秩序①,因而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自从暴力与战争存在的那天起,人类也开始了对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确立秩序的探索,并提出了种种方案②。然而,在种种探索方案中,尽管闪耀着智慧的灵光与智者的勇气,但困扰人类的暴力与战争并没有被克服。二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关系学科的大发展,西方学术界不同理论流派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更是提出并发展了诸如“霸权稳定论”③、“均势论”、“民主和平论”、“全球治理”理论等等不同国际秩序的主张。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主张中,无疑与战后国际形势相联系的“霸权稳定论”影响最为深远,也与当前美国的霸权实践联系最为紧密。而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历史复兴的21世纪,在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上,结合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胡锦涛主席因时提出的“和谐世界观”①不仅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而且也为维护人类和平提供了新途径。本文试对“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作一比较分析,以期指出“霸权稳定论”的悖论与“和谐世界观”的现实性、科学性与进步性。
      
      一、“霸权稳定论”与“和谐世界观”主要观点梳理
      
      (一)“霸权稳定论”主要观点梳理
      现实主义理论将国际秩序视为权力在国家间平衡的结果,“霸权稳定论”是现实主义经典国际秩序模式,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冷战结束后,该理论在国际安全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它最初由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经济领域里提出,认为霸权体系的存在对稳定世界经济至关重要。80年代,该理论被莫德尔斯基、罗伯特•吉尔平等人应用于国际安全领域。吉尔平更明确地阐述了“霸权稳定论”,他指出:“像罗马治下的和平一样,英国统治下的和平与美国统治下的和平保证了一种相对和平与安全的国际体系。英国和美国创立和巩固了一个自由国际经济秩序的规则”。[1](P145)吉尔平的论述构成了霸权稳定论的两个中心命题:一是“世界政治中的秩序是由一个主导国家创立的。国际机制作为国际秩序的要素,一般要依赖霸权国家的存在”。二是“国际秩序的维持需要霸权国家的持续存在”。[2](P36)可见“霸权稳定论”的核心观点是:霸权国家建立其自己的霸权体系,并制定该体系的基本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霸权国的实力与威望是其他国家接受这些国际制度的重要前提;霸权国利用这些机制维持霸权体系,最大限度地获得自己的利益;为了维持该体系,它愿意向体系内的其他国家提供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容忍搭便车行为(Free-Riding);霸权国衰落或急剧变化导致该体系的国际制度发生相应变化。[3](P86)霸权国首先为自由贸易提供稳定的国际制度,进而主导各问题领域之国际制度的建立,从而造就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霸权的衰落必然导致全球不稳定。[4]正如基欧汉所说:“由一个霸权国主宰的霸权结构非常有益于强大的国际体系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运行规则比较明确,霸权国既能够也愿意建立和维持自由经济秩序的规章和条例,自由国际体系因此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5](P87-88)
      (二)“和谐世界观”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梳理
      中国虽然是近代国际政治的后进者,对西方熟悉的现代国际政治、外交话语仍处于学习与吸收阶段,国际政治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国家之手。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再仅仅是旁观者与被动参与者而是直接参与者并正在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此,中国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其关切与利益的内在需要。从对世界革命的呼唤到“三个世界”的划分,新中国经过与世界的冲撞与调整,到20世纪80年代面临世界新旧秩序的重大转型,中国的国际秩序观逐渐走向务实。1988年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了准确的判断之后,指出:“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P282)他强调这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之上,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这一方针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六大则具体提出了新世纪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主张各国应该在政治上互相尊重,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安全上互信互利,平等协作。[7](P48)此后,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曾多次论及此事,十五大和十六大的报告也阐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2003年5、6月间,胡锦涛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上发表了三次演讲,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五点主张。沿着这一思路,胡锦涛将这些主张继续加以发展,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①的主张。“和谐世界”的提出标志着,反应中国国家关切的国际秩序观基本形成。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不仅重申了“和谐世界”主张,更进一步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阐述了其深刻内涵。其内涵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8](P47)它表明我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出现了认识上的飞跃和理念上的突破。
      
      二、“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的比较分析
      
      作为一种秩序理论,无论是“霸权稳定论”还是“和谐世界观”都从其有关人性、国际社会状态、伦理的基本价值观出发,形成了各自有关文化、行为体、利益、安全等方面的基本判断,并由此塑造了自己的理论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多视角的比较分析,指出“和谐世界观”不仅是人类美好的理想,而且具有完全不同于“霸权稳定论”的若干本质特征,因而具有现实性、科学性与进步性。
      (一)有关国际秩序基本价值观的比较
      第一,人性:性恶论与性善论。
      作为一种秩序理论,无论是“霸权稳定论”,还是“和谐世界观”,其实都是一种基于人性假设的哲学世界观。“霸权稳定论”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即认为罪孽与贪权作为人的本性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的。反应到国际社会里,“霸权稳定论”认为,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里,自助的生存需要与权力斗争使国家之间无法以诚相待,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敌对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只能由一个以实力分配为基础的霸权国来实现。与此种现实主义的悲观论相反,“和谐世界观”则基于人性善的乐观期待之上②。反应到国际社会里,“和谐世界观”认为,国际关系并不必然是一场“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而是可以互信的,国际秩序的维持因此可以通过国家间的合作而实现。战后日益广泛的国际合作,说明国际秩序的维持并非离不开霸权的存在,“霸权稳定论”不符合国际政治的现实,也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要求。

    推荐访问:霸权 世界观 和谐 稳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