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在反思“经济人”假设中重构社会治理模式

    时间:2021-06-08 16:03: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始于20世纪后期的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意味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既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如何适应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的社会治理要求已成为人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张康之教授的《为了人的共生共在》在对历史做出严格审视的基础上构想了人类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建构。全球化意味着一个合作社会的到来,社会的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将使既有的旨在控制人、支配人的社会治理模式丧失历史合理性。这需要通过一场思维革命去实现对人、对社会以及社会关系的重新界定,进而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的出路。张康之教授将共同行动的出发点和目标凝练为“人的共生共在”,并建构一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作治理模式。如果说近代以来的社会建构是从“经济人”出发的,那么张康之教授所提供的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建构出发点。
      关键词:“经济人”;人的行动;共生共在;合作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5-0088-08
      人是社会建构的主体,人的行动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治理领域,对治理主体的分析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以人的本性来认识人行动的目的,并通过对人行动的分析来认识与理解社会。工业社会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社会建构逻辑突出强调个人自我利益追求及其满足,主张通过刺激与满足人的自我需要而让人的行为能够符合社会控制与经济发展的目的,结果只能导致整个社会治理的“制度主义”与“去道德化”状态。行动主义则指向了合作的价值理念,主张通过道德、信任维持合作社会的运转,鼓励行动者挖掘人“善”的内在本性并使其朝着有利于人共生共在的方向前进。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各种频发的危机事件足以证明工业社会基于个人私利追求的制度主义建构逻辑正处于失灵状态,同时也证明了人类社会的治理进化正在从制度主义向行动主义转变。为了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必须从人的共生共在出发重构未来社会的治理模式,将人的行动置于社会重构的核心位置,以人的共生共在为出发点所建构的合作型治理模式将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经济人”假设下的管理型治理模式。
      一、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思
      启蒙运动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人性解放与思想解放运动,其反神学、反宗教特征以及对个人自我价值的重视等主张不仅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也为现代国家的经济社会建构绘制了理论蓝图。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思想深受启蒙精神影响,他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不仅成为近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贯穿于整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被视为现代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理论前提与基础。
      1776年,亚当·斯密通过对资本主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提出了市场经济交易中人的自利本性问题。“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p.14)斯密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归结为个体的自我牟利动机,并认为个体的自我牟利动机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只要每个人都能按照利己之心互通有无、自主交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便会通过内生的“自发秩序”自动调节个人行为,进而促进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政府只需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伯恩斯进一步将自由市场阐述为:“市场被看成一个无结构的无序整体——通过‘无形的手’自发地产生和作用——而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市场上,个人之间相互交换以追求个人所得为目标。个人和市场都被看成理性的——同時都缺乏道德或道德考虑”[2]。在此之后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继承了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的观点。“在工业社会的进行中,无论是科学知识、制度安排还是社会治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人的私利追求的前提下的。”[3](p.210)
      反映在公共行政的建构中,“经济人”假设不仅规定了政府职能,而且对于整个政府组织模式、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构,都是作为一个默认的前提对待的。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不同于农业社会依靠权力且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行政,工业社会的整个社会治理都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表现为法治。张康之将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称为“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4],认为公共行政是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生成中出现的,并作为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构成部分而存在。公共行政的构成要素包括:其一,“政治—行政二分”是一项前提性的原则;其二,组织形态是官僚制;其三,运行方式和管理方法肇始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但是,贯穿于公共行政之中的灵魂是工具理性,韦伯表述为“工具—目的”。其中,作为“目的”的最为根本的要素,就是人的自利追求。我们也就看到,直到公共选择理论出现时,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数十年时间内,并不在直接的意义上谈论“经济人”的问题,但是,经济人被作为一个默认的前提,一直存在于公共行政的建构之中。
      可见,“只有把市场参与者看作无一例外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才可能设计出适当的有关市场的法律制度,即把人们追求私利的行为纳入互利的法律结构内,以便促进‘普遍利益’,防止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对抗。同时,对于置身‘公务人’地位而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即以统治者的名义行事的代理人,包括当选的立法官员、法官、官僚等,我们也一定要把他们看作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适当地设计出能制衡他们的权力和制约他们的行为的政治制度条款”[5](pp.2021)。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公共行政的运行中,一系列制度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都是把政府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作为经济人对待的。所以,威尔逊、韦伯、泰勒的思想以潜在的方式包含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在制度主义的框架下对“经济人”假设作了应用和进一步阐释。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西方国家开始了新一轮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和以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改革运动中,以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被新公共管理运动所采纳。其中,“经济人”假设得到了重申并被用来分析政治领域内的“理性经济人”如何在政府中开展行为选择。“由此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界将政治与经济过程截然分开的研究缺陷,进而‘提出了公共选择者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利己主义本性和政治交换过程的性质,即相互尊重契约双方的利益,是经济秩序赖以建立的前提,也是政治秩序赖以建立的前提’的观点,从而提出了‘政治交易’市场的概念和理论。”[6](p.572)在布坎南看来,“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间,‘市场’和‘政府’之间,‘私营部门’和‘公营部门’之间难以划出一条界线。经济学家不必把他们的调查限于人们在市场中的行为(买卖活动本身)。使用或多或少自然地扩大交换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家便能按照交换范例来观察政治和政治过程”[7](p.19)。公共选择理论把官僚都确认为“经济人”,认为他们都是有着自利追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视野,也为政府治理理论带来了一些积极成效。但公共选择理论将自利追求作为政府官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实质就是忽略了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差异、人行为动机的差异以及人的利他主义精神。

    推荐访问:经济人 假设 重构 反思 治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