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略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主体论

    时间:2021-06-03 08:01: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九十多年的群众工作中,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赋予了其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人民群众主体理论,即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人民群众权力主体论和人民群众发展主体论,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工作 群众观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实践工作中形成的人民群众主体理论,成为指导不同历史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
      中国共产党同其他阶级相区别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在其指导下揭开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迷雾,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推动社会向着光明奋进。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共产党人始终依靠的力量。
      近代中国社会历次改革、革命运动屡遭失败归结一点就是这些阶级没有看到群眾中蕴藏的力量,不敢放手发动甚至惧怕人民群众,更不用说代表他们的利益,必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给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以深刻的启示,这时期的毛泽东敏锐地发现工人、妇女、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众中蕴藏的伟大力量,号召“民众大联合”。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战争才能进行战争。”[1]号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领导下的军队都要会做宣传工作,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争取群众的支持,依靠、团结和发动群众,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抗战中,他说:“依靠群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一事无成。”[1]驳斥“速胜论”、“亡国论”等错误论调,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动员和调动一切抗日力量,向着共同的敌人作最顽强的斗争。1949年后,毛泽东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指出:“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1]
      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群众观,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党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
      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以人民群众为本”,把紧紧依靠群众、团结群众,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在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在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中,勇敢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其间出现了三种主要政治力量:一是代表地主与官僚利益的大资产阶级,二是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政治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三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三种政治力量结合各自所处的阶级立场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案。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各自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了积极的活动,让迷茫的中国人民在看到和平的曙光之时又不得不陷入沉思。由于近代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提出了政治主张,但由于天生的软弱性,没有勇气和能力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扫除一切压迫势力进行彻底的革命斗争。最终在国民党实施的暴力迫害、监视、逮捕、暗杀的“白色恐怖”中,逐渐放弃了原来坚持的政治方案,转而支持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争取和平建国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主体力量被释放,在不断满足自身利益和需要的同时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自觉程度也得到提高,他们的基本愿望和利益需求越来越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被完全激发,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历史主体,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实现各项权益。尤其是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抉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二、坚持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对其进行发展,形成人民群众实践主体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认识论基础。
      (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推动者。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既要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拓深新领域,又要在社会实践中拓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实践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使得人民群众实现了解放,他们摆脱旧社会里存在的人身依附关系的牢笼,不仅在政治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且在经济上拥有生产资料,让压抑已久的主体性竞相迸发。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前所未有的创造精神,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逐渐成长为自觉自为的主力军。为了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指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强调要在建设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有机统一起来。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号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做出“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又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略论 人民群众 主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