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体育锻炼对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统计分析

    时间:2021-05-23 00:01: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采用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628名军校本科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观察和相关数据的采样分析,以期揭示体育锻炼与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以体育锻炼为主的体育教育,对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统计分析;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塑造作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有较多的文献资料见诸于各类学术载体,但多以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而对军校大学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关注较少。随着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考入军队院校,研究体育锻炼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军校大学生具有“军人+大学生”的双重角色,肩负着“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艰巨使命,他们在节奏紧张、管理严格的军事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面临着比普通高校大学生高的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因而必需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坚强的心理素质。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中武器装备等物质的力量只是“木质的刀柄”,军人精神的力量才是“金属闪光的刀锋”。在对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若干因素的研究中,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以体育锻炼为主的体育教育,在有效增强军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与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格特征的强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是改善其心理品质和提高战争心理能量储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和某装甲兵学院2001级本科生2 628名,他们全部是通过2001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后被军事院校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男生,平均年龄为19.16±0.28岁,其中的17名获得过国家等级运动员以上证书的体育特长生已从本项研究的样本中予以剔除。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 对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628份,回收问卷2 272份,其中有效问卷2198份,有效应答率为83.64%;采用涂点读码式问卷,问卷中各项分值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判读和统计;所有统计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1.2.2 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相关参数选取的依据 对研究对象的统计数据进行心理学和统计学分析,其中作为参照标准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表)取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年6月出版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军人心理品质因子异常验出率”(以下简称“军人常模/异常验出率”)的数据取自《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第10期:“评价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症状量表”。
      
      2 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对象采用两次问卷采样统计,两次采样统计的时间间隔为两年。
      2.1 第1次采样统计 时间为2002年3月(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是2001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这时研究对象经过半年的军校生活的锻炼,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已趋于稳定,并在总体上能适应军事院校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基本要求。
      2.2 第2次采样统计 时间为2004年3月(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距第1次采样统计的时间间隔为4个学期(两年),在此期间军校大学生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总参谋部颁发的《军人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参加了4x90课时的体育课教学和4×260课时的体育锻炼。
      2.3 两次采样统计选用内容和分值完全相同的问卷A和问卷B 第一次采样问卷:问卷A+问卷B;第二次采样问卷:问卷A+问卷B+问卷C。
      问卷A:“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即(SCL—90)表,对该表中的“自觉无症状一自觉症状严重”采用1—5分的5级评分制计分;
      问卷B:采用我国心理学家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特征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即(EPQ)表,它包含有4个个性维度:精神质P、内外向E、情绪稳定性N、掩饰性倾向L;
      在第2次采样时增加自制的问卷C:“影响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相关性分析表”。
      2.4 采样统计的组织方式 两次采样统计的组织形式为团体测试,为避免测试时的暗示性和指向性,测试时军事体育教员不参加,而由研究对象所在军校的“军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军医组织,测试前使用统一制定的解释性语言向研究对象说明测试方法和要求而不涉及测试目的等其他内容,所有问卷中均无“姓名”项,以提高测试的客观性和受测试者的合作性。
      
      3 统计结果的分析比较
      
      3.1 两次测试问卷A即(SCL-90)表的统计结果(表1)
      
      3.1.1 两次测试的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 与中国军人常模的均值比较,军校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高于军人常模;在人际关系、偏执项目的得分低于军人常模;从总体上看,军校大学生的第2次测试结果比第1次测试更为接近军人常模。
      3.1.2 与心理健康相关因子的异常验出率 根据表1分析,按照单个因子的值≥3分为异常的标准,各因子异常验出率如表1所示。第2次测试的结果显示:除偏执项目外,其余各因子的异常验出率较第1次测试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军校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军校生活的锻炼,其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改善与提高,正处在逐步完成从大学生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之中。
      3.2 人格特征(EPQ)表的两次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两次测试中各个个性维度的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3 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若干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在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影响和干扰因素较多,本项研究在充分考虑军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基础上,以代表其心理健康水平的(SCL—90)表的总分为因变量,以研究对象的年龄,专业,自我修养,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等相关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子(自变量)的标准为:P<0.05者进入回归方程,并作出线性判断,删除引起共线性的自变量,其中共做两步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其他因子:如自我修养、年龄和所学专业等均未通过检验(表3)。
      
      
      4 对统计结果的讨论
      
      4.1 体育锻炼与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的相关性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应当指出的是,军事训练中的投弹、泅渡、器械和越野等许多训练课目其本身也是体育锻炼项目,具有“军事+体育”的双重属性,所以在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体育锻炼是相关性最强和影响力最明显的因素,表3的统计数据较好地说明和验证了这一点。
      4.2 体育锻炼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与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因子的均值随入学时间的增长而逐步趋近于中国军人常模,说明军校大学生经过(4×90)+(4×260)课时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以及两年军校生活的磨砺,其心理上的成熟和人格特征的提高,这恰好与他们从地方高中毕业生转变为军校大学生和合格军人的成长过程相吻合;本项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在两次测试中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因子的异常验出率虽然略高于军人常模,但其人格特征却无明显差异,这说明了他们属于个性相对稳定的群体。
      4.3 体育锻炼的多重收益 体育锻炼对军校大学生的身心收益是多方位的,他们在经过持续有效的体育锻炼之后,在体育成绩显著提高的同时带动了军事训练成绩的上升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其伴之而来的是外部的表扬称赞和内心的自我肯定,这些积极的刺激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抑制焦虑、战胜恐惧的勇气与能力,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同步提高。
      
      5 结束语
      
      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其结果显示了体育锻炼对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积极的影响作用。我们应当看到,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现代战争带来的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面前,“两强相遇勇者胜”,战局的胜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双方军人心理素质的较量。本项研究的统计数据和军事院校体育教学的大量实践表明,通过体育锻炼与体育比赛时产生的激烈竞争和紧张、危险、复杂、困难、意外等生理和心理的高强度刺激,以及在这种模拟“战争”的心理状态下的持续锻炼,是和平时期塑造军校大学生打赢现代化战争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推荐访问:统计分析 军校 体育锻炼 水平 大学生心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