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比较分析

    时间:2021-04-08 00:0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无论是在电影作品还是小说作品中,叙事都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小说《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其电影和小说的叙事都是非常成功,通过分析作品其中独特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主题,来更透彻地掌握作品的叙事,并了解同一内容,在小说、电影两种不同的表达中叙事的差异,对叙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叙事视点 叙事结构 叙事主题
      一、多个叙事视点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传统的监狱类电影,但是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给影片带来了更多震撼人心的效果。《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主人公安迪——一个具有真正的自由精神的人,如何在监狱中完成伟大的壮举和奇迹,同时以囚犯瑞德这一身在其中的叙事者的见闻为回忆线索,这一点是电影叙事中一个独特的部分。一部作品的叙事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由作品采用的人称来体现,一般分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通常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的立场进行的叙述,多数情况下叙述者如同全知全能的上帝,能够知晓事件的一切前因后果。电影这种叙事艺术并不是一种事件的自我叙述,{1}这部电影采用的就是旁观者的叙事视点,是以第二主人公瑞德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因此,影片没有局限于使用“全知全能”的视角,而是一个被限定了的视角,时不时地将叙述视角交给瑞德,他的活动、思想对影片主要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创作者运用了瑞德的主观感受进行描述,从而不受全知视角的限制,这样使得叙事更加灵活,更具有真实感。
      在整个情节展开的过程中,黑幕后面,瑞德在操场上画外音的介入,作为一名叙述者,瑞德这种讲述对于观众来讲是非常直接的。他的语言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在观影的现场有一种明显的优势。在瑞德叙述整个故事的时候,每一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非叙述者的声音,影片中的一切情节元素,例如,场景、动作,蒙太奇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因为瑞德的空间、时间所限,这些额外的信息对叙述者的叙述提供了很好的认同和补充,也给观众带来了一些作为叙述者瑞德不知道的情节和信息。
      同样的,在小说中的叙述者同样是瑞德,他在书中讲述着这一个关于安迪的故事,所以在小说中有许多他自己关于安迪的猜想,比如安迪在1967年就把洞给砸开了,可是直到1976年他才逃跑,瑞德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而只是做了他自己的猜想,这一点就是小说叙事独有的优势和特点。这些猜想怎么样转化成画面并且让别人觉得合理是很困难的,所以电影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在改编的时候就把这些部分都删掉了。
      二、叙事结构分析
      电影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叙事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叙事是电影最为重要的部分。小说叙事结构,可以被视作一种框架结构,故事或叙事的顺序和风格被展现给读者。{2}
      1.简明的叙事结构 电影整体的叙事方法采用的是因果式线性的叙事模式,按照单一的正叙时间来展开情节。电影以安迪的妻子及情人被杀为开端,之后安迪入狱与瑞德相识,然后发展到重要情节点:修屋顶时帮狱警逃税而为大家争取到一箱啤酒。第二个发展段落开始于安迪境遇转变,经历一系列对抗发展到情节点,最终安迪出逃。第三个结局段落,是对安迪出逃经过的回顾、监狱长诺顿的自杀,以及瑞德出狱后最终找到安迪。这样的安排避免了复杂的结构妨碍观众对情节的理解和领会。{3}可以想象,如果导演也同样采取倒叙的手法,让观众提前知晓了故事的结局,一开始就呈现结尾时湛蓝的天空和蔚蓝广阔的大海,安迪和瑞德相视一笑,然后讲述他们在监狱中传奇般的经历,则故事的曲折性会大打折扣,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减小很多。
      但是在电影中几个非常精彩的部分,也有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例如,在电影最后的部分,主人公安迪逃出监狱,再到银行取走监狱长的三十七万美金,然后驾驶着红色跑车去墨西哥这三个阶段,都是以倒叙的方式出现的。这一段内容非常精彩,解释了安迪为什么会一直帮助监狱长做事,将之前铺垫的内容通过倒叙的方法一一展开。
      虽然电影的叙事结构比较简单,但并不影响故事内容的精彩性,这些简单的叙事技巧让电影获得了極高的观众认可度,当下许多电影常以复杂多样的叙事结构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不断地去解构、分析,而《肖申克的救赎》能够通过简洁、清晰的叙事结构使得影片获得巨大的成功,更体现出了其叙事能力的高超。
      2.叙事情节从小说到电影的调整 一部好的小说能否改编成一部成功的电影,关键在于这部小说是否适合被改编,被搬上大荧幕。一部小说通篇是心理描写,鲜有视觉外化的东西,也许它很畅销,但是这样的小说很难被改编成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本身的叙事、人物等都已非常完善,但电影要将文字表达转化为视觉表达就必须对一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从而以电影的叙事来表达故事。
      瑞德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这个故事中的重要人物。电影中瑞德从电影开始到结束共有三次假释,但小说中反而是安迪有三次假释,电影中取而代之的是瑞德1947年被拒,1957年被拒,直到又十年后的1967年,瑞德己经把假释看得淡了,他看似轻描淡写毫不在意地说了一番话却感动了委员会,终于他假释成功。表面上每一次假释机会都代表着一种自由的希望,可是在瑞德年轻的时候委员会总是不会让他出去,当他老得已经无法适应外边的世界了才被放行。所以影片中通过瑞德的三次假释,让安迪和瑞德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了自由的意义,也一步步把观众引向支持安迪越狱的举动中。
      三、叙事主题在小说与电影中的表现
      小说中的叙事主题是追求自由,作者告诉读者们即便是在像肖申克监狱那样的人间地狱中也不应该失去希望,也要一直追求自由。影片中的主题依然如此,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首先是一部嘲讽美国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的电影,同时更应该是一部关于希望和自由,以及救赎的电影。{4}主人公安迪不断地用自己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智慧反抗监狱中的各种束缚,永远不放弃希望,最终他成功地得到了他应有的自由。

    推荐访问:叙事 分析 电影 小说 肖申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