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地方财政稳定增长机制研究

    时间:2021-02-25 04:0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财政收入是国家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现行财政体制下,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征过头税”、“乱收费”等现象在一些地区重又抬头,加重国人“税负”解决地方“财困”问题遭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因此构建科学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机制、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地方财政收入 非正常增长 财政稳定增长机制
      现行财政体制下,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政府性基金等。近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幅远远高于GDP的增速。2006年至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3%;2011年我国GDP增长9.2%,财政收入增长24.8%;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7.5%,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随着近两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一些税收收 入降幅较大、财政困难的地区,通过征收“过头税”、“乱收费”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大大加重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这些现象暴露了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机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不规范、不稳定问题。进一步突显了优化地方财政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地方财政收入非正常增长
      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亦是如此。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政府不应过分追求财政收入的增长,否则会损害生产力的发展。但经济增速较缓的2012年,“过头税”、“突击征税”、“非税收入暴增”等词汇却时刻刺激着人们本已敏感的神经,加大了社会对经济的担忧。
      1.1、税收“涸泽而渔”
      受近期经济低速增长态势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幅较上年同期有着明显回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全国累计税收收入93552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同比回落14.9个百分点。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加大,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地方税务部门纷纷挖潜增收。在清欠增收的空间减小的情况下,一些基层税务部门不惜违法,寅吃卯粮,通过征收“过头税”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让原本就已艰难度日的中小企业苦不堪言。
      1.2、非税收入大举提速
      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非税收入数额大,增长迅速,且种类繁多。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一些地方非税收入高歌猛进,与税收收入增长乏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天津非税收入增幅(54.75%)高出税收收入增幅(10.86%)40多个百分点;安徽非税收入增幅(52.1%)高出税收收入增幅(15.3%)30多个百分点;在一些省份,非税收入成为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而罚没收入成了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中小企业主抱怨:乱收、乱罚、重收等现象大有抬头之势,各种名目的税费不减反增。这无疑会消弱中央结构性减税的效力,不利于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加大了地方经济衰退和财政收入下降恶性循环的风险。
      2、寻根探源之地方财政收入机制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机制还不尽完善,还不能科学地为地方政府筹集充足的财力。多地“预先征税”和非税收入的暴长,将这一缺陷暴露无遗。
      2.1、地方税收计划管理体制不尽科学
      实行科学的税收计划管理,有利于提高各级税务人员征管积极性,确保财政收入的实现。根植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税收征管制度虽然多年来为财政收入的成功组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并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依法治税工作的总体要求。众所周知,我国税收征收计划长期以来均是采取由上级税务机关以上期税收为出发点,按照一定的增长率来制定当期税收计划,年初一次性分配,自上而下按基数法层层分解,年内一般不作调整,这就导致各级税收计划的固化,难以契合各地税源的实际变化情况,导致部分县、市税收计划和税源规模产生背离,加之“税收收入”这一硬性政绩考核指挥棒的压力,地方税务部门为完成即定税收任务,寅吃卯粮,增加企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2、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在世界许多国家,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如美国政府收入中非税收入仅为 6.1%,欧洲国家为 10%左右。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收支两条线、费改税、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等一系列改革,不断完善政府收入机制。但其成效主要是提高了非税收入征收率和资金使用的规范度,清费立税效果不明显,反而使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有合法化的趋势。由于地方政府缺乏征税权、地方债发行权,固利用收费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成为普遍现象。非税收入规模在地方政府的推崇下不断增长。据审计署公布的 2011年54 个县财政性资金的审计结果显示,非税收入已占县级财政性收入的60.45%,超过税收收入 20.9 个百分点。现实表明异军突起的非税收入正接过税收收入递来的接力棒,成为构成地方补财政收入的新“源泉”。与税收相比,其征收的随意性强,且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像税收那样存在相对直接的关系,极易形成“乱收费”,成为企业稳步发展的绊脚石,伤害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地方政府仍应努力构建“以税为主体、非税收入为补充”的科学的财政收入结构。
      2.3、地方财政收入保障能力不强
      1994年我国的分税制改革,使得税收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根据对现行分税财政体制的具体分析和总体把握,我们看到了利弊共存,在提高我国中央财政收入能力的同时,也让地方财政患上了中央依赖症。1994年至2011年18年间,来自中央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占地方公共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除1997年略低于40%以外,其它年份都在40%以上。目前,这些来自中央的公共收入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为了保护各省市,特别是富裕省市的既得利益,越是发达地区税收返还越多;专项转移支付因需要配套资金,越是困难地区越难得到;而一般转移性支付也并非财力越弱的地区得到的越多。另一方面,其大部分(专项转移支付 + 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被指定用途,地方政府不能根据轻重缓急自由调配。因此,现行分税制下,中央地方间纵向财政收入分配机制不能实现全国各地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一些地区在财政困难时对地方小税种及非税收入的超常征管便成为常用手段。

    推荐访问:下行 宏观经济 地方财政 机制 压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