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乡土电影30年:好局、难局和破局|乡土难离

    时间:2020-07-20 07:26: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72年,年轻的东北小伙孙友清当上了农村电影队的放映员,他没想到,电影成了自己一辈子的职业,更没有想到,36年后,自己会与电影界的“大领导”们一起讨论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与未来。
      2008年7月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农村题材电影30年及未来展望”主题论坛上,年过半百的孙友清扯着洪亮的嗓门。他眼下的职务是:北京世纪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手下有102个放映队,管理着近 1600个行政村的电影发行放映。
      出席这个论坛的“大领导”有: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电影局局长童刚等。
      这次论坛是第九届长春电影节举办的主题活动,目的是总结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成就与经验,并研讨“如何利用电影艺术更好地反映我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塑造当代新农民形象”。
      
      农民不爱看美国大片和名导执导的电影
      
      7月4日晚,长春市郊的农安县合隆镇露天放映赵本山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放映地点在镇集贸市场的空地上。
      电影晚八点开始,镇广播室的大喇叭很早就响了起来,向居民预告电影片目,路边还贴有花花绿绿的电影海报。慢慢地,放映场地聚起数百号人,有的自带马扎,有的就地坐下,还有的就站着。
      “不爱看的电影,农民转头就走,不留情面。”在放映现场,孙友清讲述他的体会,“美国大片不爱看,名导演电影不爱看,为什么?很简单,看不懂。”
      某次孙友清带着一部挺有名的国产农村题材电影下乡放映,有关领导和剧组人员全来了,当地还专门组织了数千农民观看。没想到,电影开始不到半小时,人就走得稀稀拉拉,电影放完了,场地上只剩下领导和剧组人员。
      “(电影)讲大道理的,胡编乱造的,农民们马上就有反应。”孙友清说。
      比如电影《落叶归根》,虽由农民们非常喜欢的赵本山主演,但“有基本的常识问题,四川那么热的地方,尸体放个一两天就有味道了,你还到处背着走?农民一看就是大笑话呀”。孙友清说,农民观众爱看的是打仗的、武打的、能逗乐的, 场面热闹、贴近生活就好。
      《男妇女主任》大概就属于这一类影片,放映现场聚集的观众越来越多,好多人看得张着嘴直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影人曾经创作出一批“好看又亲切”的农村题材电影。
      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90年代的《秋菊打官司》、《被告山杠爷》、《那山那狗那人》以及新世纪出品的《暖春》、《马背上的法庭》等,都一度成为观众们热切讨论的话题。
      “《喜盈门》等一批深受中国农民喜爱的电影,其共同特点是以喜剧方式向旧的生活告别,从农民自身的视角出发, 最大限度地贴近了当时农民的生活与欣赏习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说。
      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后中国“三农”问题的日益复杂,这种喜剧精神渐渐消失,“能逗乐的”、有喜剧品格的农村片越来越少。一些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大多聚焦现实问题,影片往往有些沉重乃至悲剧性,如《那山那狗那人》、《马背上的法庭》等。
      吊诡的是,这些电影在得到众多城市知识分子肯定的同时,却难如《喜盈门》那样获得农村观众的高度喜爱。
      
      
      从大好之局到难局
      
      改革开放之初,曾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大好之局。
      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喜盈门》曾创下新中国观影人次最多的纪录:放映当年观众达5.7亿人次。而80年代初出品的《咱们的牛百岁》,也有着相当骄人的观影纪录和社会反响。
      但在上世纪90年代国产电影开始整体下滑的态势下,农村题材电影也似乎不可避免地步入困境、日渐衰落。
      虽然从那时起至今也出现过《那山那狗那人》、《暖春》、《马背上的法庭》等在艺术上堪称佳作的农村题材电影, 但总体看来,相比此前曾有的地位和影响,农村题材电影显然已成明日黄花。
      这一现象的原因,就电影本身而言,可以从创作和发行放映两方面来探讨。
      创作方面,多位参加本次“农村题材电影30年及未来展望”论坛的导演、研究者都指出,目前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者无法如前人一样贴近农村生活,是最大的问题。
      “创作者们大都是依靠自己少年、青年时的记忆描摹农村,或者干脆出于臆想,他们没意识到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影集团副总裁、曾编剧《篱笆、女人和狗》等三部曲的韩志君对记者说。
      韩志君认为,今天农村电影的创作者们主要是接受的城市教育,又迫于竞争压力无法或不肯深入生活,导致农村题材电影对农民来说日益隔靴搔痒。
      创作方面的另一问题是“历史的道德化”,即对历史的评价局限于当时的道德标准,而缺乏宏观的历史视角,从而导致影片难以经受时代变迁的考验。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电影《不该发生的事》,原本是要批判那个偷偷上集市卖鱼、“破坏经济政策”的共产党员,但 “过几年再看,不对了,人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率先致富的‘先进典型’啊!”韩志君举例说。
      在韩志君看来,今天的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仍存在这一问题:跟随政策太紧,试图将电影作为新出台政策的图解,说教味道浓厚。
      “如果人民群众需要维生素C,我们不能直接拿大量的药片给他们灌下去,而是要种植苹果培育橘子,让大家产生食欲,有滋有味地把维生素C吸收进去。”韩志君说。
      创作不力,必然导致发行放映的困境。本来优秀的农村题材影片就少,即便有那么几部,也难以进入常规城市院线公映――农村题材电影的票房通常较难预估,推销成本和风险都大。
      难放映,票房低,收入少,就更没有人愿意去创作或投资农村题材电影了。
      “目前农村题材电影的生产制作仍处于这种恶性循环里。”长影集团董事长、吉林省广电局副局长赵国光说。
      
      
      一个基地和一项基金
      
      也有好消息。那就是一个基地和一项基金。
      在长春电影节“农村题材电影30年及未来展望”主题论坛期间,长春得到中宣部、财政部、广电总局等部门的批准,将设立全国唯一的农村题材电影基地。
      长影还申请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金一亿元,目前已基本落实。长影集团决定依托该基金,对农村题材电影采取多种激励办法,还将面向全国征集剧本,甚至到国外找优秀的编剧、导演,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
      对赵国光以及其他长影人来说,这为突破当下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难局带来了一些希望。
      “这会是我们的一个转折,”赵国光希望通过基地和基金的设立摸索出中国农村题材影片的良性循环之路,“我相信三五年内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起色。但以目前局面来看,中国农村题材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刘芳、孙轶玮)
      (摘自《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29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