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和印度:龟兔赛跑的故事_龟兔赛跑的故事300字

    时间:2020-03-30 07:28: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现在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总会不自觉地将亚洲两个正在崛起的巨人――中国和印度作比较,而中国总是会在各项指标上脱颖而出。   中国高效快速的政府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实施着新政策,这使得印度支离破碎的政治体系看上去迟钝无力,且混乱不堪。然而,现在印度也许有许多方面令中国望尘莫及:成熟的金融体系、人口优势、活力的私营企业……
      哪个经济更具有活力?中国龙还是印度象?换句话说,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私营经济?这些问题的答案,全世界都想听,也亟需知晓。
      
      中、印两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们是拉动世界经济的双头火车,火车即将驶出站台,你已经听见了汽笛的声音:急剧增长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富裕的消费群,还有地缘政治影响力――新秩序的号角已然吹响。而其他国家的经济却只是火车残骸。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异乎寻常,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抓得住、跑不了。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正迈向一个新阶段。
      而印度,最近几年也在竞争中崛起,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每年8%左右。这给那些相信民主和资本主义结合的人吃了一服定心丸。它是一个尚待成长壮大的超级大国,人民投票选举,社会吵嚷躁动,企业活力充沛,正迈着大步走向世界舞台。
      但印度还是一直让那些信奉民主的人感到尴尬,尤其是拿中国作为参照物之后。在消除贫困方面,中国共产党确实比印度民选的政府要好得多。尽管印度容忍异见人士,但它也容忍了低效、疾病和文盲。
      中国和印度,一个是看得见优势的兔子,一个是稳扎稳跑的乌龟,谁更占据优势?
      
      文化鸿沟
      最近,在香港影院就可以看到印度大片《三傻大闹宝莱坞》。按常理,普遍认为港人对印度片没兴趣,所以宝莱坞电影极少打入香港商业院线。但礼拜天的早场,上座率竟有八成,看影片的人大多是华人,且年龄段差异很大。有的观众就为图个热闹,浅触皮毛,只看到了片中三个印度大学生的滑稽搞笑,但大多数观众都领会了影片所表现的普世寓意:冲破社会禁锢,争取自由。香港观众都笑到了点子上,也晓得在什么时候应该严肃安静,他们是真正看懂了影片。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外国片票房狂好,而同时中国国际巨星成龙主演的大片《辛亥革命》却票房狂泻。这一仗,印度对中国,1比0。
      罗萍•梅瑞狄斯在她极富影响力的著作《龙与象》中写道,“中国和印度之崛起已让我们看到全世界经济及政治版图的转变。”
      西方经济步履维艰,全世界都特别把中国和印度看作是大救星――买意大利国债或意大利皮包。欧盟甚至乞求中国政府慷慨解囊,为欧元区提供救助资金。然而,这只是硬币的一面;无论中印内部还是中印之间,都存在两面性――现实与疑惑混在一起。
      中印关系盘根错节,这两个处在权力尖端的超级巨头,与其说是搭档,不如说是对手。尽管两国成就斐然,但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虽然两国人口占全世界70亿人口的40%,却各行其是,几乎就像活在平行宇宙一般。
      中国人和印度人――正如印度记者帕拉维•艾雅尔在她视角敏锐的新书《烟与镜:亲历中国》中所述:“文化上的鸿沟无法跨越,互不可译。”
      
      是对手?还是盟友?
      在印度,似乎出现一种全民狂热:用中国的尺度来衡量其国家的经济发展。印度报纸充斥着比较两个国家的文章。印度高管将中国当作一种发展模板。政府官员则一会儿将北京视为威胁,一会儿又视为伙伴或者模范。
      “印度人痴迷于中国,但中国人几乎不关注印度,”在中国出生,为印度全国性报纸《印度快报》每月撰写一篇专栏文章的经济学家裴敏欣说。同时还应注意到,几乎没有任何印度经济学家在中国大陆报刊中定期撰写文章。
      中印兴趣差异的证据从两个国家的主要报纸中也能看到。据Factiva数据统计,2011年前7个月,中国共产党内部喉舌的《人民日报》的英文网站上,只有24篇文章提到印度。相比之下,印度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印度时报》仅在7月份就有57篇文章提到中国。
      自然,中国人在发展阶梯上看到的只是美国,这个世界上经济规模超过中国的国家,中国不会朝后看经济排位处于第九位的印度。尽管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但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则销往美国。
      这种差异使得梅瑞狄斯关于中印合作的情况变得不太现实。在她的书《龙与象》中援引印度企业大亨拉丹•塔塔的话:“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则可看作亚洲地区的知识中心……如果我们携手合作,两股绳拧成一股,势不可挡。”
      谈及两国之间的交往,要追述到大约两千年前。那时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印两国曾是精神伴侣,心有灵犀。之后,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传播禅宗教义;杰出的中国人则前往印度:虔诚的信徒玄奘取经,以至于后来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被神化,还有了不起的航海家郑和……那是一个相互发现、互相学习的时代。
      到17世纪,神州大地和印巴次大陆成为这颗星球上的贸易列强。后来,两国又都沦为了殖民地,亦饱受封建主义之苦――中国经历了清朝的衰败,印度则迎来了一位英国籍的女皇。接下来,是数十年此起彼伏的革命,还有沸沸扬扬的社会主义运动。两国现代关系的亮点则主要都是相互猜忌,以及时不时来上一场的边界战争。
      当前两国关系友好一些了,两国政府都说要和平、繁荣,然而中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链”战略令新德里感到不安,印度在中国南海的油气田开采计划也激怒了北京。
      此外,国与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时常能够避免冲突,而这一纽带关系在中印之间却不太充分。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只占其全球投资总额的0.05%;印度对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更是微乎其微,甚至任何统计表上都找不到这一数据。
      双边贸易在增长,特别是中国对印度出口量,可依然只占两国全球贸易总量的一小部分。而且,令人十分吃惊的是,两国之间只有很少几个城市之间有直航。
      
      “感知”对“现实”
      话说回来,印度给世界的印象至少比中国更好一点。
      西方人观察这两个国家,总是透过一副兼具浪漫主义与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有甘地,有瑜伽,有《一辈子做女孩》里丰富的饭、祷、爱;是一只温顺的大象;是一个出口商;不出口非法压价的廉价商品,只出口文质彬彬的CEO,他们住在纽约的家中,就如同在孟买时一样怡然自得。这不是中国,这是印度。
      有“地沟油”,让你又爱又恨,通常恨多于爱;是一条暴躁的龙,不是一只可爱的熊猫;重商主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颇具威胁;给脸不要脸,任谁吃力都讨不着好。这不是印度,这是中国。
      两个国家天差地别有两个原因:一、北京高调,其招摇傲慢较之新德里更甚,于是印度得以免受同样的苛责;二、印度是民主政府,而中国独裁专制。
      北京的领导人全年无休,全面、系统地镇压政治异见者和网络上的“非法”活动。今年夏天新德里发生了反腐抗议的活动,北京不可能容忍这样的“暴乱”在首都发生。然而印度说的比唱的好听,却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自由,这一点无可争辩――民主不见得能带来清明的政治。
      印度政府机关办事不力,侵犯人权的情况也并非鲜为人知,而且钱权确实可以换来免罪卡。《烟与镜》的作者艾雅尔写道:“印度穷人有投票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话语权。”印度甚至也有自己的“西藏问题”――克什米尔。
      搞经济,选哪条路?优势明显的中国兔子还是稳扎稳跑的印度乌龟?简而言之,这也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经济的对抗――哪一种更具可持续性?哪一种体制下的社会能更持久?这些问题的答案,全世界都想听,也亟需知晓。
      找出确切答案并没有那么容易,这可不是“杀手级的应用程序”,非得争个你死我活,为了苹果就得放弃安卓。然而全世界人民都不消停,这场赛跑中的获胜者或许就将为多数人提供更广大的正义和尊严――论此比分,中国对印度现在仍然是0比0。
      

    推荐访问:印度 赛跑 中国 中国和印度:龟兔赛跑的故事 龟兔赛跑教案中班语言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