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在传承文化中创作自己的生命美学] 生命无常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0-03-14 07:19: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获得中国新闻奖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毕生的追求和梦想。特别是全国“多媒体”专家组成的全国大评委海选机制下,获奖唯有靠实力。这个实力,是全国视角下的题材选择,是前沿水准下的精品制作,更是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只有这样,承载着多重内涵的作品才能在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记录历史,同时列入广播历史的优秀作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获奖作品《战火中的青春》,谈一谈广播社教类稿件写作。
      
      一、题材选择:把握不变的精神内质
      今天的纪录即是明天的历史,记录与传承,向来是媒体人的责任。虽然年代不同,事迹不同,采写方式不同,表现手法不同,但每一篇能够成为优秀作品的稿件,精神内质都是一致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记录或回首,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以《战火中的青春》为例,在选题方面,《战火中的青春》体现出了鲜明的主流文化特色。稿件中采访到的两位抗美援朝老兵,分别来自当年朝鲜战场上威名赫赫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和27军,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用60年的记忆、60年的荣光、60年的骄傲,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勇敢与不屈,展示了中国人的力量和尊严!
      确定选题之后,报道角度和深远立意也决定着稿件的新闻价值。201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面对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抛却历史书上早已存在的公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那些铁马金戈、战火销烟的过往,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会是怎样的影响?他们的人生由此出现拐点,在轰轰烈烈的战争过后,他们又有怎样的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在这样的一些探寻下,切入点找到了,那就是,从一个或几个退伍老兵的人生轨迹中,窥视出整个抗美援朝老兵的风貌,从而发掘战争对于人性最真切的考量。从《战火中的青春》获奖来看,优秀的广播社教节目完成的不仅是对一个简单新闻事件的报道,而是以个人为背景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展示,它的新闻价值就蕴含在发人深省的故事背后,它的深远立意就隐藏在主题人物的悲喜命运之中。
      记得一位前辈说过写稿的四个层次:一是写了一件事或讲了一个人,这是新闻作品所以存在的理由,这是平平的作品,是初级水平;二是写了件生动的事或人,这是较好的作品,能够吸引人,这是及格的作品,中等水准;三是写了件让人难忘的人或事,让人过耳不忘,欲罢不能,这是良好级别的作品,达到我们的目的;四是透过这个人或事,让人们得到启发和引导,给人心灵以震撼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或一代人的观念和理想,这是上乘的优秀作品,是我们追求的极致。
      
      二、写作手法:用真情讲出饱含人文关怀的故事
      社教专题写作有别于新闻采访报道,新闻最关注的是事件本身,是速度和时效,而社教专题注重的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流露,进而实现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情感,不是技巧或手段,而是生活的一个内容,是人的一种本质状态。最终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在语言之外的未尽之意,是要留给受众和评委去体会和品味的。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注视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体现出浓浓的悲悯心和人情味,这些对于社教类稿件创优至关重要。有句古话:“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文关怀是传媒人成熟与否的一项“软实力”。只有饱含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作品,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战火中的青春》在创作过程中,处处着力体现“人文关怀”这一主题,例如:其一,王凤和参军入伍,与妻儿洒泪而别;其二,刚到朝鲜战场,王凤和面对残酷的战争,也有人性中的脆弱,怕死。但真到打起仗来,又表现出了人性中的坚强,为了胜利,勇往直前。其三,邱树林谈到和美军陆战7团遭遇,肉博战中,幸存的18个人最终战胜了敌人;其四,王凤和谈到自己的一个小战友张兆库,就死在自己面前时,老泪纵横。其五,离家八年,杳无音信的王凤和,复员回家后在母亲面前的一跪;其六,两位老兵用如今苍老的声音唱起当年的战歌……60年间,有保家卫国、九死一生,有回乡务农、平淡终老,人物大起大落的命运际遇,牵动听众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去感念,去感慨。这些从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有情有意,满足的是受众对新闻事件或人物内心深层解读的需求,实现的是对内心情感家园的追寻。
      
      三、精细制作:细节决定成败
      广播是听觉的艺术,声音是广播的生命。广播是声音的载体,广播是由语言(包括同期声)、音响(包括现场实况)和音乐、音效等多种元素构成的。因此以声音为主的多种音源的综合运用,是广播的魅力所在。
      广播节目的最高境界是用声音去打动听众,从而实现广播属性的回归。仍以《战火中的青春》为例,之所以好听,就是因为它运用了多种声音元素,主体音响资料丰富,旁白演绎精彩、采访录音、背景音乐,包括枪炮响等效果音乐,穿插交替使用,再加上合理的剪辑编排,给节目增添了现场感、真实感和亲切感。
      配乐也是重要的一环。好的广播节目,配乐和内容要做到水乳交融、自然贴切,相得益彰。在《战火中的青春》一稿中,创作团队就准备了大量的配乐,战争场面用壮烈激昂的,痛苦回忆用低沉徘徊的,情之所至用缠绵细腻的……通过对配乐的选取,或引领特定场景,延伸听众情绪;或抒发内心情感,渲染背景气氛;或深化内容主题,加重节目厚度。所以,配乐运用得当,胜过万语千言。
      广播剪辑手法可以借鉴电影蒙太奇的技巧。《战火中的青春》在创作过程中,就采用了时空穿插的写法,把两个人在战场上的对敌路线交织在一起,让两个在不同空间的人,因时间的重合而联系在一起。用以表现不同场景下不同人物的命运和经历,再把两个人这些经历串在一起,构成叙述主体。这里就借用了电影编辑的手段。和其他任何一种文艺创作一样,广播节目的创作,也在追求一种内在和外在相融合的美。这种内外结合的美,声音的图像感、作品的节奏,都可以借鉴电影的蒙太奇的组接法,以求得整个节目的流畅。作品内容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作品形式作用于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时,创作者、受众、节目也会混然一体。
      精品创作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从笔者个人的体会来说,还是期待能有一个合作多次,关系密切,各有所长,彼此了解的团队。这个团队当中,成员各有分工,都能独挡一面,又有多年合作的默契。这样的组合,可以彼此鼓励,共同进步。《战火中的青春》的创作团队就是这样一个组合:策划选题,大家一起侃;采访和写稿的事,一般笔者来做;录旁白这样的大事,仰仗的是我省广播界的大腕,德高望重的张国平老师;配乐、编辑这一关,学艺术的好姐妹刘晓佳是笔者的战友,每年都在制作间互相“摧残”;而后期工作,就交给细心的科班出身的好姐妹商越洋。大家多年的默契,共同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战火中的青春》。
      
      四、厚积薄发:不懈追求新境界
      广播社教专题,也被很多专业人士称为时代的立体档案、历史的备忘录,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让作品具备深度和广度,才有可能成为经典的记忆。在近几年的创优写作中,笔者一直在尝试做“声音的记录片”,一直在抢救性地发掘一些即将永逝的“历史的声音”,从寻访解放长春这一历史事件亲历者的《两个人的城市记忆》,到讲述开国大典亲历者故事的《我的1949》,从揭密新中国第一代特工真实生活的《现实版“潜伏”―― 信仰与爱的简史》,到亲历者讲述长春在新中国历史上创造的三个“第一”的《声音》,从采访唐山大地震亲历者的《我的1976》,再到这篇描写抗美援朝老兵今昔的《战火中的青春》,这几年,笔者和伙伴们正尝试用手中的话筒,记录那些随时可能“消逝”的声音,想把这些宝贵的声音留下,多一些,再多一些,一直怕,来不及。这些亲历者所讲述的重大事件,或影响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或因自身的经历成就了生命的传奇。其实,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战士,每个人的经历都创造着历史,每个人的生存都书写着传奇,梳理这些历史瞬间,不只为了回忆,不只为了解更为真实的真相,更是为心中的梦想,肩头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声音会渐渐湮没于历史,身为声音的传播者,历史的纪录者,对广播有着深切热爱的我们,有责任把这样的声音记录、保存下来,这是一种担当!是对职业的贡献,对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的一个交待。摈弃功利心,把传媒人的责任上升为文化传承的高度,把作品先放在自己的生命美学上去衡量,那么作品的品位、层次就有大幅提升的可能。
      王国维把诗词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广播作品中,作者在节目里进入“有我之境”就是:有我的采访、我的议论、我的情感、我的思考。“无我之境”则是:我只是一个讲述者, 只是真实的人物或事件的代言,我隐在我的作品背后,把我所知道的通过作品告诉你,由你自己去评价与感受。王国维先生的创作理念,无疑也适合我们今天的新闻写作。而一旦由“有我之境”上升为“无我之境”,我们距离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要求,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潘跃民】
      
      附获奖作品原稿:
      广播专题:《战火中的青春》
      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勇敢。60年后,让我们重访他们的故事,穿过历史的硝烟,追忆永不再回的《战火中的青春》……
       王凤和,82岁,吉林省农安县华家桥村人,1950年参军入伍,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高射机枪连班长。
       邱树林,78岁,吉林省农安县杨树林乡人,1947年入伍,1950年随部队入朝参战,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特务团侦察兵。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无数热血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22岁的王凤和即将踏上战场:
      (音响)
      胸前戴着大红花,我记得我们是12个人,用马车送到区政府,区政府吹着喇叭、唱大秧歌,来欢送新兵。(唱)父送子来妻送郎,人人参军上战场,上战场来上战场,抗美援朝保家乡。扭完秧歌,叮叮铛铛的,我要走了,我老婆抱着孩子,问我说:老王,你啥时候回来呀?你走了啊,我说等战争结束我再回来,你回去吧,当时我就掉眼泪了,我媳妇也哭了,但是没有办法,我必须得走啊。
      (音响结束)
      告别了妻子和不到200天的儿子,王凤和开始了他作为一名战士的人生,那一天距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
      (音响)
      我们正走到鸭绿江大桥,快有这一步要迈过的当中,我们的连长叫盖景文,我还记得呢,同志们,记住吧,今天是1950年10月25号8点30分,现在我们一步迈出去就要出国了,都回头看看,向祖国告个别。在心里也叨念了:亲爱的妻子,请你做好思想准备,不要悲伤,一旦我要牺牲以后,你把咱们的儿子抚养成大,做个有用的人。
      (音响结束)
      就在王凤和所在的40军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桥时,另一支志愿军精干力量27军也从集安方向挺进朝鲜,我们今天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时年18岁的邱树林,就在其中。刚到朝鲜战场,邱树林所在的部队就在元山遭遇了美国王牌军队陆战一师,狭路相逢勇者胜!
      (音响)
      10月25号,我们从南方坐闷罐到的集安,参加的抗美援朝,我是27军,元山这个地方是个海港,空降时候吧,也能降兵,轮船啥的都停,人家麦克阿瑟就想在元山登陆,他就没登上来,我们给那块儿给它占领了,这个陆战一师啊,是美国王牌军队呀, 120多年的历史,给他消灭掉,剩了20%啊还不到,完了给南朝鲜的军队呢,吞了四个师,接着我们就往南插的,打到37线哪,过了汉城了,中国人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剩一个我也跟你拼,你一百个,我也给你拼倒了拉倒。
      (音响结束)
      和已经打了三年解放战争的老兵邱树林相比,新兵王凤和则是在朝鲜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
      (音响)
      打的相当惨,美国骑兵一师,就败在我志愿军40军手里,在那个山坡往下一看哪,山坡啊都盖满了,武器、弹药、死尸啊,特别是一接近战斗当中,相当害怕,怕啥呢,怕不就是怕死吗?以后打起来,根本就不在乎这个事儿了,不在乎,时间长了,多少天没见面,看着我,哎呀,说老王,你还活着呢,我说,我还寻思你也死了呢。
      (音响结束)
      虽然在武器装备上远远落后于联合国军,但是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诱敌深入的“口袋”战术,我军全歼美国二战常胜军骑兵一师,攻克平壤,这场战役胜利后,王凤和和战友们又参加了著名的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而他所经历的最艰苦卓绝的战斗就是马良山保卫战。上千中国士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音响)
      三九天,零下四十度的情况下,发块儿雨布,这个雨布,这边是绿的,这边是白的,躺在树枝上,把这白的往身上一蒙,就和雪一样,战场纪律,不准许动!飞机武力侦察,咔咔、咔咔扫射,看你有没有人,打死你也不能动啊,你要动,这山全完,那时候就没有饭吃,饿的没有办法,拿那固体牙膏,都偷着吃了,有的用刺刀把那松树那老皮秃噜掉了,吃那嫩皮,实在渴了没有办法,搁那小壶接着尿尿,自己都喝了。
      (音响结束)
      正在王凤和和战友们饥寒交迫的时候,炊事员冒死挑上山一筐萝卜,每个人都很自觉地只吃了一小块,因为剩下的,还要留给伤员:
      (音响)
      萝卜还没等吃完呢,敌人又开始进攻了,这回进攻相当疯狂了,用五、六十架飞机进行轰炸,树木已经打光了,一片火海,炸了多少遍,把那个黄土都震得飞起来了。敌人顺山爬上来,咱们居高临下,上级命令30米开始打,到30米,连手榴弹带手雷,一下子就推下去了,推完了还往上,打几次反冲锋,他们也挺坚决,往上上,意思是拿不下你这个山头?他就拿不下!最后,我有一个战友叫张照库啊,是18岁呀,还没娶老婆呢,就牺牲在我的面前。
      (音响结束)
      在新兵王凤和参加马良山保卫战时,老兵邱树林也经历着刺刀见红的生死瞬间:
      (音响)
      美国的陆战7团,我们就拼上刺刀了,他就对我这胸膛来了,我一搪,他没插上,给我这胳膊的肉啊,打折了,我们都带的卫生袋,各个搁药包上了,轻伤没下火线,重伤不叫苦。最后就剩我们18个,他服咱们了。
      (音响结束)
      这是一场力量并不均衡的战争,现代军事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当时,志愿军一个军的重火力不如美军一个师,且没有空中火力支援,物质条件更是艰苦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血肉之躯将现代化的联合国军稳稳挡在38线以南,志愿军之所以能在朝鲜和美军抗衡,战斗精神最为关键:
       (音响)
      不退缩,国难当头赴战场,人在,这阵地必须得在。我们这一个班12个人吧,都是东北人,打了一年多,牺牲的牺牲,大部分补江西的和四川的,这一个班的,也就是东北三省的剩三、两个,又打了几年,打没有了,又来补充新兵。
      (音响结束)
      胆量与智慧,向来是战争中的克敌法宝,机枪手王凤和在正面战场上与敌人硬碰硬,侦察兵邱树林则周旋于侧翼,几次乔装侦察,深入敌军指挥部抓大官儿,像一把尖刀直插敌军心脏:
      (音响)
      人要师长就得抓师长,要军长抓军长,抓过两个军长、两个师长,你要他的军长,你必须比军长衣裳还得高级,哎,小轿车进去,不用进屋,你就站到那门口,痛快的,外头有什么、什么人请你,他一看,这是大官啊,咔、咔一门儿立正啥的,其实呢,咱不是,把他引出来以后,上车了,出来我们是共军。
      (音响结束)
      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邱树林的侦察手段越发老练,王凤和也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久经沙场的老战士。三年过去了,朝鲜战争接近尾声,而此时的朝鲜大地,已经是满目疮痍:
      (音响)
      朝鲜妇女背着小孩啊,牵着黄牛,在稻田地里头,被美国飞机炸死了,小孩儿哇哇哭,小孩儿也就是吧,两、三岁啊也不到,我们连长一看,就停下来,给这孩子解下来了,小孩儿身上净血,他妈妈的鲜血,这抱着孩子也不是办法啊,说那怎么整呢,就轮着抱,等轮到我抱这孩子,抱起来的时候,想起我的孩子来了、想起我的孩子来了。
      (音响结束)
      这个朝鲜小孩儿的出现,触动了王凤和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入朝参战三年,王凤和没有办法和家里取得联系,家人也无法确定他的死活,1953年7月27号,《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王凤和回到了祖国,在随部驻守南疆五年后,他返回了阔别了整整8年的家乡:
      (音响)
      我一进屋,我老婆啊,马上就扑上来了,嚎啕大哭,说老王你可回来了,说我寻思你不能回来了呢,给我们娘俩扔家,怎么办呢?后来我母亲也下来了,也哭,我给我母亲跪下了,我说我没死,我回来了,完了我那孩子都8岁了,他奶奶说,叫爸爸,那你爸爸,那孩子“噌”下子就跑了,不认得、不认得啊。
      (音响结束)
      1958年复员后,王凤和一直在家乡务农。比他早复员4年的邱树林同样在家乡务农至今。60年后的今天,邱树林用苍老的声音唱起当年的战歌,这声音穿过历史的硝烟,追忆永不再回的战火中的青春:
      (音响)
      (唱)美国强盗你来侵犯,我们向前,一起打,打他个丢盔卸甲,滚出那鸭绿江。声援朝鲜邻邦,捍卫祖国边疆,要把那强盗消灭在太平洋!
      (音响结束)
      60年的岁月静静流淌,当年纵横战场的热血男儿,如今已是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60年前,数百万中国军人跨过鸭绿江,投身于抗美援朝的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总数达三十六万六千人,其中,十多万中国军人埋骨他乡。这场战争虽然使新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打出了国威和军魂,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钢铁意志和民族尊严!
       60年后,硝烟散尽,我们纪念这场战争,重温这段共和国壮怀激烈的往事,是因为――我们珍爱和平。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