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笔记本电脑有线转无线_从有线到无线,笔记本电脑的移动大时代

    时间:2020-03-11 07:23: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就好像没人能解答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法确定到底是产品造就了应用,还是应用催生了产品。即使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没有人能就笔记本电脑和无线应用到底是谁成就了谁的问题给出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论哪个时代的到来都不是瞬忽而至,但凡把眼光看远一点,时间拉长一点,你就会发现所有事件的发生、时代的更迭都是水到渠成,都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对PC而言,无线时代的来临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只是历史自己把时间选在了2003年而已。
      其实早在1997年,无线网络的第一个技术标准IEEE 802.11就已经出台,而1999年发布的IEEE 802.11a和IEEE802.11b标准则开始具备了不错的实用性。到了2003年,更成熟的IEEE 802.11q标准逐渐确立,由于具备54Mb/s带宽,传输速率偏低这个困扰无线网络的最大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再加上可以向下兼容IEEE 802.11b产品,因此从技术上来说,IEEE 802.11g已经能够为无线应用提供足够的支持。
      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逐渐变得成熟。在2003年前后,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便携性,其使用范围也从公司和家庭,发展到机场、酒店甚至是餐厅。在这些非传统的使用环境,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络的需求依然迫切(在经历了互联网大潮之后,不联网的电脑就好像是残缺不全的非完整体)。而在这些地方,无线联网绝对是最佳选择。
      在技术已经成熟,市场需求已经形成,无线应用已经成为明显趋势的情况下,它的普及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
      完成这脚射门的是英特尔。
      2003年3月,英特尔发布迅驰品牌,无线网卡开始成为笔记本电脑标准配置。迅驰的出现,对无线应用和笔记本电脑两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无线应用拥有了当时最好的载体;另一方面,笔记本电脑能够更方便地接入无线网络,笔记本电脑便于携带、随时使用的特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从此,PC网络进入无线时代,笔记本电脑则正式进入消费时代。到现在,支持无线应用的产品已经从笔记本电脑扩展到手机,平板等各种移动设备,无线热点也遍布机场、酒店、餐馆、咖啡厅甚至在家里,你或许都能搜索到10个以上的无线信号。而笔记本电脑也从2003年开始迅速完成从商务办公到消费娱乐的角色转变,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从此开始,移动计算开始真正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2003年到2009年的笔记本电脑基本上只有两类:一类是迅驰笔记本电脑,另一类是非迅驰笔记本电脑。在这6年多时间里,迅驰都是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行业标准,大多数消费者购机时问的第一句话很可能不是价格,而是:“这是迅驰的吗?”
      迅驰正式亮相于2003年3月12日,在此之前英特尔已经持续几年陷入被动。20世纪90年代早期,英特尔的销售额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比率增长。到2002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当年的主力产品奔腾4处理器也没有使英特尔获得预期的收获,反而因为“高频低效”和大功耗被用户诟病,甚至被业界奉为经典的摩尔定律也被质疑失效。同时,用户开始厌倦无休止的频率战争,英特尔必须努力寻找除了“频率”以外,能让整个业界兴奋的新热点。于是作为英特尔“计算与通信融合”战略的重要部分,迅驰高调登场,英特尔在2003年3月进行了大规模推广活动,在电视和平面广告上的支出就超过了3亿美元。
      迅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体产品,对它的更准确定义应该是品牌或者标准。它由处理器、芯片组和无线网络模块三者组合而成,让消费者的注意力从传统的仅针对处理器的主频拉力赛,转到无线和移动的概念上。这让英特尔的对手AMD等厂商感到空前的郁闷,因为这意味着英特尔再次用概念与标准形成新的技术壁垒。除了概念领先之外,迅驰的设计理念和真实实力也非常出色。第一代迅驰平台Carmel的处理器性能超过了上一代奔腾4移动版处理器,同时具备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大约可在48Wh电池下操作4小时~5小时。Carmel还支持厂商制造更轻巧的笔记本电脑,因为它的功耗和发热量控制更有效,不需要太大的散热系统。因此迅驰在推出之初便大获成功,短短一年时间便成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流。
      2006年,第三代迅驰平台Napa面世。双核Core Duo处理器首次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上,这颗采用65nm制程的处理器性能比上代Dothan核心的奔腾M有了极大提升,同时由于引入了英特尔动态功率调节(Intel Dynamic Power Coordination)、强化休眠模式(Enhanced Intel Deeoer Sleeo)等节能技术,功耗控制依然很出色,双核Core Duo普通版的最大运行功率只是略微提升到了31Wo到了2007年,Santa Rosa平台正式带出酷睿处理器品牌,全新处理器架构提供了革命性的性能提升,Santa Rosa在发布之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超过500万的出货量。
      从2005年开始,迅驰基本保持了每年1次升级的更新速度,这一方面刺激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每次平台更新时的新旧共存现象让消费者认知混乱。2007年发布的Santa Rosa被广泛称为第4代迅驰,但2008年的Montevina却被英特尔官方称为“迅驰2”。这个问题在酷睿处理器获得成功之后变得更加严重,迅驰和酷睿两大品牌同时进行销售的状况让消费者格外迷惑。所以2009年6月,英特尔宣布进行品牌战略调整计划,从2010年开始逐渐淡化迅驰品牌概念,进而使其演变为单纯的无线网络产品品牌,这也意味着功成名就的迅驰退出了主流舞台。
      
      
      Tips:
      迅驰(Cent rino)是Cenlref中心)与Neut rino(中微子)两个单词的缩写。Centrino具有多种含义,第一种意思是中心,另一种含义是轻薄。与迅驰品牌一起面世的还有一个象征着“飞翔、移动和向前”的新图标,由于该图标形似蝴蝶,因此早期的迅驰也被戏称为“花蝴蝶”。
      就时间而言,1992年才正式进入市场的ThinkPad算不上有多早。在此之前,东芝、康柏、NEC和苹果等厂商已经发布了各自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不过当时的笔记本电脑才刚从手提箱式的笨重中摆脱出来,设计和应用模式还有待完善。此时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外观千篇一律,颜色为米色,外观曲线设计,机身遍布按钮、插头和通风口。所以,1992年10月22日,ThinkPad系列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00C刚推出便因为独到的设计迅速受到追捧。
      虽然在重量和体积方面比起同时期的机型没有特别的优势,但是ThinkPad 700C具备让人耳目一 新的简约外观,而且能够提供当时最好的使用体验。它是业内首款采用10.4英寸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当时具备最大显示屏的机型。同样在1992年发布的东芝T4400SXC的显示屏只有8.5英寸,苹果PowerBook Duo也只有9英寸,哪怕是到了1993年,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也只是在9英寸左右。
      同时,它还搭配了后来成为ThinkPad经典设计的TrackPoint(指点杆),这个被小黑迷称为“小红帽”的精巧设置,真正是好看又好用。要知道,当时的笔记本电脑要么不提供操控装置,要么只提供轨迹球。这种半球形的小塑料装置用夹子固定,或者放在嵌入式机身中,用户用食指操纵轨迹球来移动显示屏上的光标。但是这个复杂的装置并不好用,而且容易发生故障,并占用大量内部空间。因此,指点杆成为了ThinkPad带给消费者的最大惊喜之一。
      在让人惊喜的黑色外观以及指点杆等优秀设计的帮助下,ThinkPad 700C迅速成为市场焦点所在,实际销量达到了数十万台,远超原计划的3万台或者5万台。ThinkPad由此名声大振,甚至当时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都对它非常青睐,并买来一台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妻子芭芭拉,后者用这台电脑完成了她的回忆录――《米莉的书》。
      在2000年左右,ThinkPad达到了顶峰。不但市场主力T系列和X系列大卖,而且唯一能对其造成威胁的康柏也在2002年被惠普收购(康柏Compaq后来逐步演变为惠普低端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系列),此时的ThinkPad完全是商务笔记本电脑界独孤求败式的人物,风头一时无两。事实上,这既是ThinkPad最好的时代,也是整个商务笔记本电脑最好的时代。除了ThinkPad,惠普、戴尔和富士通也陆续推出了多款经典商务机型,而且只要有足够的预算,消费者总会优先选择商务型号。但是随着2003年迅驰的发布,笔记本电脑市场重心偏向娱乐消费的趋势愈发明显,以ThinkPad为代表的纯正商务机型难以保持以往的市场关注度和利润率。因此,2005年,作为IBM个人电脑部门的一部分,ThinkPad品牌被联想收购,开始另外一段冒险。
      与大多数的并购故事一样,从IBM转投联想的ThinkPad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人们担心ThinkPad的创新精神和可靠品质是否可以得到延续,还担心联想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驾驭ThinkPad这样的顶级国际品牌。事实上,就在并购完成不久的2005年底,ThinkPad就发布了在当时看来离经叛道的Z系列,它不但采用了宽屏设计,而且外壳颜色也从传统的黑色变为“轻佻”的银色,这让忠实的ThinkPad拥趸一时很难接受。同时,机身材料处理、按键设计等方面的一些细节变化,更加深了忠实用户对ThinkPad退步,或者说只能吃老本的担忧。不过ThinkPad始终是ThinkPad,2008年初发布的ThinkPad X300,就是对ThinkPad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最佳展示。
      ThinkPad X300基本上集中了笔记本电脑行业的所有先进技术,从外壳材质到机身内部重新设计的镁合金防滚架,从芯片主板到触摸板、电池,ThinkPad X300的所有设计都经得起推敲。事实上,除了是一件外观精美的艺术品,ThinkPad X300还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办公电脑,在性能、安全性、扩展能力、使用舒适度等各个方面都代表了13英寸笔记本电脑的最高水平。
      不过,ThinkPad X300的成功更多局限于技术端,并不能改变传统商务市场下滑的大趋势。在笔记本电脑整体向娱乐消费转型的大环境下,ThinkPad必须拿出相应的对策。于是2010年1月,全新ThinkPad Edge系列问世。与其他ThinkPad系列不同,Edge引入了银色和红色之类的时尚元素,并着力控制成本降低价格。这样的改变很好地迎合了人门级办公人员的需求,因此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ThinkPad Edge迅速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入门级商务机型,并与定位相似的惠普ProBook系列和戴尔Vostro系列一起,成为销量最大的商务笔记本电脑。这意味着传统商务笔记本电脑的地位,正在被融合了时尚、低价、个性等元素的新形态商务机型取代。
      没错,商务之后,现在是消费为王的时代。
      
      纯正商务的兴衰成败
      
      就时间而言1992年才正式进入市场的ThinkPad算不上有多早。在此之前,东芝、康柏、NEC和苹果等厂商已经发布了各自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不过当时的笔记本电脑才刚从手提箱式的笨重中摆脱出来,设计和应用模式还有待完善。此时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外观千篇一律,颜色为米色,外观曲线设计,机身遍布按钮、插头和通风口。所以,1992年10月22日,ThinkPad系列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00C刚推出便因为独到的设计迅速受到追捧。
      虽然在重量和体积方面比起同时期的机型没有特别的优势,但是ThinkPad 700C具备让人耳目一新的简约外观,而且能够提供当时最好的使用体验。它是业内首款采用10.4英寸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当时具备最大显示屏的机型。同样在1992年发布的东芝T4400SXC的显示屏只有8.5英寸,苹果PowerBook Duo也只有9英寸,哪怕是到了1993年,火多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也只是在9英寸左右。
      同时,它还搭配了后来成为ThinkPad经典设计的TrackPoint(指点杆),这个被小黑迷称为“小红帽”的精巧设置,真正是好看又好用。要知道,当时的笔记本电脑要么不提供操控装置,要么只提供轨迹球。这种半球形的小塑料装置用夹子固定,或者放在嵌入式机身中,用户用食指操纵轨迹球来移动显示屏上的光标。但是这个复杂的装置并不妤用,而且容易发生故障,并占用大量内部空间。因此,指点杆成为TThinkPad带给消费者的最大惊喜之一。
      在让人惊喜的黑色外观以及指点杆等优秀设计的帮助下,ThinkPad 700C迅速成为市场焦点所在,实际销量达到了数十万台,远超原计划的3万台或者5万台。ThinkPad由此名声大振,甚至当时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都对它非常青睐,并买来一台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妻子芭芭拉,后者用这台电脑完成了她的回忆录――《米莉的书》。
      在2000年左右,ThinkPad达到了顶峰。不但市场主力T系列和X系列大卖,而且唯一能对其造成威胁的康柏也在2002年被惠普收购(康柏Compaq后来逐步演变为惠普低端消费类笔记本电腑系列),此时的ThinkPad完全是商务笔记本电脑界独孤求败式的人物,风头一时无两。事实上,这既是ThinkPad最好的时代,也是整个商务笔记本电脑最好的时 代。除了ThinkPad,惠普、戴尔和富士通也陆续推出了多款经典商务机型,而且只要有足够的预算,消费者总会优先选择商务型号。但是随着2003年迅驰的发布,笔记本电脑市场重心偏向娱乐消费的趋势愈发明显,以ThinkPad为代表的纯正商务机型难以保持以往的市场关注度和利润率。因此,2005年,作为IBM个人电脑部门的一部分,ThinkPad品牌被联想收购,开始另外一段冒险。
      与大多数的并购故事一样,从IBM转投联想的ThinkPad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人们担心ThinkPad的创新精神和可靠品质是否可以得到延续,还担心联想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驾驭ThinkPad这样的顶级国际品牌。事实上,就在并购完成不久的2005年底,ThinkPad就发布了在当时看来离经叛道的Z系列,它不但采用了宽屏设计,而且外壳颜色也从传统的黑色变为“轻佻”的银色,这让忠实的ThinkPad拥趸一时很难接受。同时,机身材料处理、按键设计等方面的一些细节变化,更加深了忠实用户对ThinkPad退步,或者说只能吃老本的担忧。不过ThinkPad始终是ThinkPad,2008年初发布的ThinkPad X300,就是对ThinkPad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最佳展示。
      ThinkPad X300基本上集中了笔记本电脑行业的所有先进技术,从外壳材质到机身内部重新设计的镁合金防滚架,从芯片主板到触摸板、电池,ThinkPad X300的所有设计都经得起推敲。事实上,除了是一件外观精美的艺术品,ThinkPad X300还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办公电脑,在性能、安全性、扩展能力、使用舒适度等各个方面都代表了13英寸笔记本电脑的最高水平。
      不过,ThinkPad X300的成功更多局限于技术端,并不能改变传统商务市场下滑的大趋势。在笔记本电脑整体向娱乐消费转型的大环境下,ThinkPad必须拿出相应的对策。于是2010年1月,全新ThinkPad Edge系列问世。与其他ThinkPad系列不同,Edge引入了银色和红色之类的时尚元素,并着力控制成本降低价格。这样的改变很好地迎合了人门级办公人员的需求,因此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ThinkPad Edge迅速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入门级商务机型,并与定位相似的惠普ProBook系列和戴尔Vostro系列一起,成为销量最大的商务笔记本电脑。这意味着传统商务笔记本电脑的地位,正在被融合了时尚、低价、个性等元素的新形态商务机型取代。
      没错,商务之后,现在是消费为王的时代。
      
      拉开娱乐与消费的大幕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5年前,1996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是与现在基本相反的另外一番景象。当时的笔记本电脑刚刚摆脱笨重的外形不久,所有厂商的注意力都还停留在怎样减小体积和增强性能方面。而随着重量和体积的减小,以及奔腾处理器和光驱等配件的加入,此时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显现出摆脱商务印记,向消费类产品发展的苗头。
      不过绝大多数厂商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趋势,或者说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却不以为然,即使东芝等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已经开始内置光驱,但它们依然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就连现在极富个性与时尚色彩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在当时的产品也有些乏善可陈。事实上,当时的苹果一片愁云惨淡,乔布斯刚刚完成回归,PowerBook 1400也只是随大流地加入了内置光驱。只有索尼敏锐地觉察了个人电脑从商务向个人家庭娱乐的转变趋势,于是在1996年,索尼成立50周年之际,专门针对个人和家庭用户的VAIO诞生了。
      作为索尼时任社长出井伸之提出的“数字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索尼从传统电器厂商转向数字产品供应商的重要一环,VAIO从诞生之初便与其他笔记本电脑不同。它尝试创造可以提供新的娱乐,以及会对生活形态有重大改变的产品;它拥有视听娱乐处理能力,可以享受影音娱乐乐趣,追求个人电脑娱乐效果。这与当时还仅仅围绕商务人士开发产品的其他厂商做法大相径庭,针对个人和家庭用户的产品定位,以及多年来积累的家电风格的工业设计经验,让VAIO笔记本电脑从一开始就成为了笔记本电脑业界的时尚代表。
      1997年,VAIO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PCG-505就震撼了整个行业。PCG-505不但超轻超薄(厚度为23.9mm,重量仅为1.35kg),而且采用了当时比较高端的Pentium MMX133MHz处理器,保证了比较出色的性能。更让人叹服的是它的外观设计,优雅的机身线条和营造出三维立体效果的VAIO Logo让人印象深刻,而大胆的银紫色调机身在当时几乎只有黑白灰三色可选的笔记本电脑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创举。即使是苹果在同年发布的,后来被证实是苹果笔记本电脑翻身之作的PowerBook G3,也难以在工业设计和时尚风格方面与PCG-505媲美。凭借超乎寻常的外观风格,PCG-505一举奠定了VA10在笔记本电脑业界的重要地位,而这种设计风格也―直延续至今。不论外形设计,还是色彩搭配,VAIO―直都是时尚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的标杆。
      现在的市场上,彩壳机型已经很常见,华硕、宏暮、戴尔等众多厂商都推出了相关产品,而以娱乐为卖点的产品更是市场上的绝对主流,几乎所有的14英寸以上笔记本电脑都具备了能应付3D游戏的娱乐能力。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消费类机型,他们的择机标准都少不了时尚的外观和出色的娱乐能力这两条,而这与以VAIO为代表的消费类品牌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
      
      关于超便得另类诠释
      
      如果说聊起笔记本电脑,大多数人脑中浮现的第一个名词是ThinkPad的话,那么提起上网本,不少人会下意识地想到EeePC。其实,EeePC是英特尔与华硕合作的产物,英特尔的Classmflte PC和后来华硕发布的EeePC是基本相同的产品,只不过前者只针对行业用户推广了一段时间,而后者则被华硕推广到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
      EeePC 701的发布是上网本历史的开端。它首次采用了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配备了7英寸的屏幕,使用SSD固态硬盘,未配备光驱,推荐使用Linux操作系统,能够进行基本的文字处理和网络应用。这一新形态的产品在上市之初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7年10月,EeePC 701一经发布即创下了每3秒钟销售一台的惊人成绩,并在当年被亚马逊购物网站评为2007“最想要的圣诞礼物”。
      眼见市场反响强烈,前景看好,众家笔记本电脑厂商纷纷跟进。2008年,上网本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为50万台,2009年则暴增到2009台。上网本的火爆也引发了“山寨本”在这一时期泛滥。不过开创上网本历史的华硕却没有成为这一市场的最大赢家, 宏暮后来居上成为上网本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厂商。
      但是由于大多数消费者都不自觉地将上网本与低端笔记本电脑概念混淆,而上网本却难以提供与笔记本电脑相近的性能。因此很多按照笔记本电脑需求购买上网本的用户,往往会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愿望落空。这样的落差打击了消费者的积极性,上网本在迅速发展了2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市场热度开始降低。而在入门级笔记本电脑领域,采用新一代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在性能上已经令上网本望尘莫及,更关键的是不少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下降到3000元左右,因此上网本渐渐式微。再者,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的兴起更是将上网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虽然上网本在PC发展史中可能只是一款过渡产品,但是它对笔记本电脑设计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从上网本开始,光驱不再是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件,低价低功耗平台开始流行。不管日渐没落的上网本还能在PC的舞台上存在多长时间,它确确实实在PC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辙印,成为了笔记本电脑进化树上独有的一支。
       Air与“空气”竞技的极致轻薄
      
      2008年1月,MacWorld大会。
      站在旧金JU莫斯科恩会展中心的舞台上,习惯于身穿蓝色牛仔裤和黑色高领毛线衫的乔布斯首先扼要地介绍了苹果公司一年来的卓越业绩,iPod和iPhone的销售仍然呈上升势头;最新的Leopard操作系统非常成功,而微软windows Vista系统则黯然失色。乔布斯把推出新的笔记本电恼的消息留到了最后宣布:“There’s something in theAir,”一张高分辨率的大幅照片出现在身后的屏幕上,他比划着这款电脑的尺寸,最厚处0.76英寸(19.3mm),然后逐渐变薄,边缘部位的厚度只有0.16英寸(4.06mm)。紧接着,他转身从桌上举起一个办公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台MacBook Air电脑。台下的果粉顿时为之疯狂。
      陷入疯狂的还有会场之外的人。当天中午,北卡罗来纳州莫里斯维尔郊区的联想办公大楼里就像是拉响了火险警报,负责笔记本电脑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彼得・霍腾休斯(Peter Hortensius)冲他的秘书大喊:“菲莉丝,快给我拿一个办公信封来!”菲莉丝翻遍了整个文件柜,终于找到了一个信封,急忙递给了正在紧张等候的霍腾休斯。霍腾休斯从桌上拿起ThinkPad X300笔记本电脑,塞进信封中,随之激动喊道:“能装下,能装下!”是的,联想从2006年开始研发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X300正处于正式发布之前的最后生产阶段,乔布斯的炫耀险些对ThinkPad的创新造成致命打击。
      MacBook Air是笔记本电脑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精品,单就产品,设计而言,它代表了当时工业设计的最高水准。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个重量只有1.3kg、最薄处只N4mm、采用一体成型金属机身的13英寸机型完全是一款艺术品。哪怕存在扩展接口不够用的缺点,消费者仍然对其趋之若鹜,这让MacBook Air在2008年第1季度的销量即超过15万台。
      从整个业界来看,MacBook Air让“轻薄”这个笔记本电脑最基础的本质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在此之前,虽然偶有让人惊艳的顶级超轻薄机型出现,但绝大多数人消费者更关注如何买到价格更便宜、性能更强劲的机型,厂商则专注于如何提供这样的产品。MacBook Air的出现带来了改变,消费者和厂商的热情将超轻薄市场重新激活,市场上除了MacBook Air之外,还有联想Thin kPad X300、惠普Voodoo Envy和戴尔Adamo系列这样的顶级超轻薄笔记本电脑。
      除了高端市场,轻薄概念在主流市场也开始逐渐流行。2009年4月,采用英特尔CULV平台的宏�TimeLine系列上市,在5000元左右的主流市场上掀起了空前的轻薄热潮。其他厂商迅速跟进,推出大量CULV机型,甚至一些15英寸机型也采用性能偏弱的CULV平台,并强调轻薄设计概念。现在,英特尔正在大力推广超极本(Ultrabook)概念,而超极本最吸引人的要素就是极致轻薄设计,已经面世的部分超极本的轻薄程度甚至超过了MacBook Air,今后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值得期待。

    推荐访问:笔记本电脑 时代 从有线到无线 笔记本电脑的移动大时代 笔记本电脑有线无线都连不上 笔记本网线连接不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