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时间:2020-03-01 07:30: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提出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探索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改善当前高等学校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观念;自由思考;实践教学环节
      
      
      虽然我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居全世界前列,但创新型人才依然匮乏,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差距还很大。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高等学校还缺乏能够担当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缺乏一批思维开拓、精心投入、身体力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良师大师。二是高校目前传授的知识体系还相当陈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严重不足,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缺陷,品质教育存在形式主义,教学方法还相对落后,知识结构也缺乏针对性,与时代科技发展前沿差距较大。三是学校还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的良好环境,缺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和好奇心的良好氛围。
      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是高等学校声誉的重要来源,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改变目前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足的现状,如何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打破常规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
      创新性人才培养对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但到底什么是创新性人才,只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其内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
      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包含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式,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条件。所谓创新型人才指的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并能够运用创新成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拔尖人才。创新内容最基本的要素包括,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爱思考、爱提问、敢争论、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要培养学生能将学习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会举一反三。而创新方式最基本的内容包括,切实推进学生培养的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给学生提供最适合应对未来事业发展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去主动学习。清华大学朱邦芬教授曾经说过:“一流人才主要不是课堂教出来的”[2],这一观点反映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因此,高校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精心设计和创新教学内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具有全面系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同时具备某些专项素能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担负着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单从教育功能来说,高校并不具备单独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但高校一直承担着为创新人才进步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术界与社会上都更加关注高校的教育质量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钱学森先生关于目前为何未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热烈讨论,正是这种关注的集中体现。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首批“211”和“985”建设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西安交大立足本校实际,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分别在招生机制、教育观念、教育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尝试。例如,在招生方面,在每年新生入学之际,专门组织多方面的综合测试,选拔其中佼佼者进入钱学森实验班、理科拔尖人才实验班等。其目的在于发现和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为了培养好这些智力超群、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校聘请和选配优秀的师资力量进行授课、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制、对学生实施双导师管理制度、加强有学生参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定期举办多课程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和创建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社团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
      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首先是更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教育观念。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任务,其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1)通过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实现教育目标。(2)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并将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实现教学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因此,要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首要任务在于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
      1.更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观念
      第一,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纵观世界名校,无一不将“育人”作为办校的头等大事。早在1828年,耶鲁大学阐明办学宗旨的报告中就写道:“一个人除了以职业来谋生以外就没有其他追求了么?难道他对他的家庭、对其他公民、对他的国家就没有责任了么?为了让学生完成本科教育,他的专业教育有可能会有所推迟,可是这种牺牲难道是不值得的么?它所换来的是全面教育与片面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别。”最近,哈佛大学有一门课“幸福课”深受学生欢迎,这门课的主题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学生学习后向学校反映,这门课“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把育人为本放在首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素质高、品德好、负有责任感的人,切实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作为高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第二,要在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基础上,不断改善教育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杜威说过:“学习是学生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传递”。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还是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每每记下老师所讲授的各种知识点,然后通过看书复习来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要求。虽然现在的教育模式有其优越之处,但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而言,就显得不足了。如何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学习、自主创造和思考研究的空间,是培养创新性人才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之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学要引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体会和探索。在这方面,我们探索了多种形式的讨论课,由教师精心准备需要讨论的课题,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展开充分的思考、讨论和总结。
      第三,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上多下工夫。实践证明,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如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造性的人才,必须要有想象力。一个人如果缺乏想象力,很难做出原创性的工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要引导学生善于对通常公认的结论、权威提出的观点、书本上的知识等提出疑问和思考,这往往是培养学生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因此,我们要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提问题”“好奇心”成为一种习惯,掌握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开展学习,这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中的又一重要观念,学生往往是充满了好奇心跨入高校之门的,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慢慢淡化了积极思考的动力,因此配备优秀的老师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经常给他们燃起好奇之心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第四,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什么能教,什么对学生最重要,学生最需要什么,怎样教能让学生成长最好等。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个学生的不同,才能扬其长,避其短,才能做到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黄昆教授有句名言:“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且应当与自己驾驭知识能力相匹配”。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学习,把学习知识与自己把握知识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也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使得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当前几乎各高校都不乏一批优秀的科研团体和重点实验室,引导学生及早介入这些创新团队与创新基地,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深化与内化,更能够使得学生充分了解掌握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如何深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创新知识。
      2.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广大学生的需求,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在激励学生自由思考中培养创新性人才。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自由思考,教师们要善于拓展教学内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由自在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较好地实现学生自由思考与学习任务的有机统一。学生在大学一、二级阶段不仅要学好基础课的内容,受到严谨训练,同时还要逐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模式与方法。大学课程里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很多,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领会实质,让学习带有科学研究的性质,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让学习成为探究知识、挖掘知识的过程。要鼓励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学生保持零距离交流,引导学生找到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火种碰撞。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会读书和会找参考书,增强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学术讲座和听取学术报告,帮助学生选择选修课,不断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活跃思想,激发好奇心。
      第二,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创新性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通过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兴趣。高校应给学生增加面向科研前沿、科技实践、生产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要积极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最直接最好的科研训练场所和锻炼平台。例如,我校近年来建设的工程坊就是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需求,为学生建立的科学探索与工程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实践教学平台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创新知识以及提出并实现各种创新性的设计构想,并通过工程坊结合课堂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科竞赛、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高校要不断推动与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部门等的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锻炼资源。
      第三,在深化因材施教过程中培养创新性人才。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个性化教学环境,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不足是高校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感到一方面是高校教师对如何实现因材施教研究探索不够,一方面是还缺乏因材施教的软硬件条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是实现因材施教的基础。我校针对这一特点,在一批拔尖人才实验班的学生中开展了一些改革尝试。在分析每个学生的特质后,推进了分层教学,实施了导师制,通过构建“2+4+X”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一、二年级阶段加强他们的理科和文科教育,从三年级起由学生自己根
      
      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同时还鼓励帮助拔尖学生参与导师的创新团队活动,自我组织一些研讨会、报告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在改革质量评价体系中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目前,一些学校由于政策导向方面的偏差,片面强调教师的科学研究成就,使得很多学有专长的教授、专家学者不大关注和重视本科生教学,尤其是不愿教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基础课程,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高校与国际一流大学教学中的突出差距。如果这些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不够理想,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会造成重大影响。国际一流大学高度重视业务水平高、富有丰富经验的教授担任一、二年级本科生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需要我们在教学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层面上加以改革。要积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科学化程度,发挥好管理部门、教师、专家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科学评价的作用,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符合学生全面成长的质量评价体系。
      第五,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与高校普通专业人才培养孤立开来,只要大的教学环境良好、教学措施得当,即便不是针对成绩非常优秀的小班教育,创新性人才也有可能脱颖而出。我校近年来推行了大学生住宿制的书院育人体系,作为第一课堂外的重要育人平台,学生除了完成第一课堂学习之外的其他育人功能都在书院中予以实现。书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品德教育、人格养成、科技训练、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等一系列教育与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体会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课堂内,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修养的人文熏陶,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在课堂外,环境育人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要积极探索大学精神和文化对学生培养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得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三点希望就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希望。高等学校要顺应国家要求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将这三个紧密结合落实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
      
      [责任编辑:文和平]

    推荐访问:拔尖 人才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ppt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