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诗歌教学三部曲]诗歌《在路上》

    时间:2020-02-21 11:58: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入情,即设置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情是诗歌的生命,一首好诗,一定是作者感情的浓缩与结晶,“根情、苗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同样,诗歌欣赏也需要激情,学生的激情从何而来?来自于教师的诱发。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可用与诗作内容相连或相似的情景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进入特定情境。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可联系《后序》一文,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介绍文天祥在国事危难之际,锐身自任,出使北营,忍辱负重的壮举,特别要突出他为图谋再举,从北营逃脱时,在“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的情形下,避渚洲,出北海,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至永嘉这九死一生,非人世所堪的脱逃经过,以文天祥苦难的经历及一腔爱国热情去拔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扉。善感的心灵必定会产生共鸣和“移情”,不知不觉为文天祥的命运而担忧,心理上的感受与震动就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激情,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趁热打铁,及时将学生带人新课。
      “入情”这一酝酿情感过程在诗歌教学中不可忽视,它是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前提。
      入画,即启发学生根据诗作内容,产生联想,发挥想象,进入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如果说,激情是诗歌的生命,那么,形象即是诗歌的血肉,诗是形象思维的花朵,诗的情感与思想皆附丽、依托于形象,形象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因素,因而,要读懂诗,再现形象、进入画面就是一条必经之路。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形象美的诗歌佳作,即便是一些以流血牺牲为题材的诗作,形象也是美好感人的,如“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入选的许多古典诗歌.更是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而豁人耳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绘形绘声。辅助学生再现形象,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学贺知章的《咏柳》,眼前应现出一幅碧玉妆成、枝垂叶绿、迎风低昂、袅娜婆娑的春柳图,并为“春风”这一“剪刀”形象而拍案叫绝;柳宗元《江雪》一诗,眼前应是一幅群山众壑,大雪纷飞,飞鸟绝迹,不见人群,唯孤舟独钓的江雪图;欣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可想到明朗寥廓的天宇,轻尘不染的道路,青青客舍,依依杨柳。
      另外,一首好诗,往往富于启示性,言近而旨远,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再现画面形象,而且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联想,对画面进行再创造。如从《咏柳》中的柳树联想到整个春天的春意盎然;从《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联想到设宴饯别,频频举杯,殷勤话别等等。学生一旦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诗歌的画面,就容易身临其境,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唯有如此,方能自然进入诗歌欣赏的更高阶段――入理。
      入理,即在把握诗歌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诗中蕴含的哲理,领悟诗的主旨。文学作品决非以理取胜,否则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但对诗歌而言,“理”是灵魂,它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正如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所说:“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入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形象,推导并领悟诗的哲理。还以柳宗元《江雪》为例,教师可从江面上孤舟渔翁的形象入手进行诱导:在这种风雪满川,几乎看不见任何生命的地方,却有一条孤舟,舟上老翁蓑笠独钓,相形之下,就不难看出渔翁与恶劣环境对抗的气度和精神,这种催人上进的抗争精神即“理”之所在。尽管画面上多少呈现出一种孤独感,但并不能掩盖作为此诗主要一面的积极斗争精神,这个孤舟独钓的形象是诗人不甘寂寞又不能摆脱孤寂感的矛盾心情的反映。至此,方能说学生已基本读懂了该诗。同样,贺知章的《咏柳》中也蕴含着深意,它不仅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春天,表现出作者对春的赞美与热爱,更主要的是借助了“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形象,赞美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这才是本诗的主旨所在。
      “入理”应是教学中难度较大也至为重要的一环,学生可以在“明理”的过程中,或受启发,或得净化,或受教益,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从“入情”到“入画”到“入理”,这三个步骤在使用时应环环相扣。诗歌教学若能长此以往,定能激发学生“悦读”诗歌的热情,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推荐访问:诗歌 教学 三部曲 诗歌教学三部曲 纳西三部曲舞蹈教学 张大仙露娜教学三部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