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建设具有探建究性学习环境的语文课堂]

    时间:2019-05-04 03:24: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愉快的精神体验,更是一种有趣味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在语文课堂上营造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就要求教师拉近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创设亲善、协作、乐趣的人际环境。并更新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法为孩子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体验成功;探究成长
      学习新课标,其中最让人有深刻印象的就是其大力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即要求:“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让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使语文课堂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摇篮呢?我认为较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内涵,使他们在情与理的考验中,自我探究,深入领会,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情感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它是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的源泉,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语文不是无情物,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要开创具有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环境的语文课堂:
      一、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语文教学要有创意,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境教学法的创始人,江苏的李吉林曾认为:“多少年来,学校的教育活动是被动式地进行,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二是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三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改变这种局面,其实只要教师树立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即可:
      1.创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课堂、充分地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去年在栾川听课,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草原》上,谁愿意把你心中的草原给大家说一说,让大家一同来分享草原的美景呢……”这样,学生在极其放松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教师。
      2.创设亲善、协作、乐趣的人际环境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组织活动,共同参与活动,珍惜学生的情感,奉献自己的爱心,使师生关系首先成为一种可以进行情感交流的、十分亲善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期待,帮助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心,在教学中“以教为乐”引发学生“以学为乐”。
      如:《萧山杨梅》一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文章,文中介绍了一位工作认真,与生为友的恩师。学生在学习之前,我先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说说心中的恩师。许多学生都积极发言,我发现很少学生说现任的老师怎么怎么样,都是说以前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了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为什么没说老师我呢?平时我对你们也不错呀!”“老师在课堂上,我们不敢说。”一个个稚嫩的童脸,顿时激发我内心的酸楚。与学生边聊天、边与课文相对照,同时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作过多的点评,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喜欢探究是少年儿童非常宝贵的心理特点,他们遇事爱问个“为什么”“怎么样”等。但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量“注入式”的教学观念,使儿童的探究兴趣越来越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就要使学生重新获得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让课堂上有儿童“发问”的声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再从如何教入手,而应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跳水》一课结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提出问题向其他组质疑,并告诉他们问题可以自由延伸。这时,没有了教师的束缚,学生们都各抒已见。有的问:“为什么船长拿枪指着孩子,他不怕吓着孩子吗?”还有的说:“能不能在下面用一张打渔网把孩子救下?”(因为他们在船上,所以学生可能想到会有渔网)。从孩子们的发问到自已解决问题,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上,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设计教案及选择教法时都应考虑到这一因素。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良好情境,促使学生敢于交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从而培养良好的创造性个性品质。
      2.让课堂上有儿童的新发现、新想法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光凭教师单一的、死板的说教是不行的。学生都有好动、喜欢玩乐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教法,让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不打击他们的标新立异。春天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很多同学想到了花,特别是月季、牡丹等常见花。有一次,我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你看,窗外的桐树花开得多漂亮,咱们来观察桐树花怎么样?”我们的教室在三楼,我和同学们这时都注意到了那满树清紫飘香的桐树花。同学们都唧唧喳喳地议论起来,“这是个好主意”。在这种情况下,我说:“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以后也应像他一样,发现生活中的美丽。”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引导下,自觉进行观察写作,避免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意志,很好地调动了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写出具有新意的好文章来。
      三、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鼓起他们不断探索的勇气。以学生为起点,以兴趣为桥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良好师生关系为保证,以鼓励学生为基本教育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降低起点,小步前进
      把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层层推进,使学生步步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自己“我能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鼓起探究学习的勇气。我在执教《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时,先让学生明确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即所要探究的对象。然后分步进行:针对课题展开思维:这是份什么礼物?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她收到礼物时什么心情?你能读出她心情的变化吗?这样的教学思路便让学生在踊跃发言之后明朗了,学生也能从中找到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能从自身的起点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对象,使他们轻松应对各种问题进行探究。
      2.发言交流,展示成绩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交流的机会,一是课堂上的个别发言,二是小组内的相互交流。学生会常常为自己独到的见解,优美的朗诵而感到喜悦和欢乐,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设计一些有让学生讲收获的环节,先小组内讲,再找学生在班里讲。比如,展示自己的钢笔字,展示自己的朗读等。通过这一环节,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
      总之,要使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真正走进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求变、求新,求真,开创具有探究性学习环境的语文课堂,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情感流淌,畅所欲言,探究升华!

    推荐访问:性学 语文课堂 环境 建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