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选择与微调】 评价渐进式改革道路

    时间:2019-04-11 03:18: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心理都是支配人类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力量。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选择,国民心理作为内因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关键作用,国民的传统心理反映了渐进式道路选择的主动性,国民的情境心理说明了渐进式道路选择的被动性。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民心理正在发生嬗变,影响渐进式道路的心理基础日益薄弱,这就要求对渐进式改革道路做出相应的微调。
      关键词:国民心理;渐进式改革;情境心理;微调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09-04
      去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今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又指出,“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在这次讲话中,温家宝不仅再次肯定改革的重要性,而且直面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强调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渐进式道路,并指出包括人民的觉醒、支持和积极性以及创造精神等在内的国民心理因素对改革成功的决定作用。本文肯定国民心理和渐进式道路这两个因素对改革成功的重要影响,认为国民心理与渐进式道路选择是有关联的,国民传统心理和情境心理是影响渐进式道路选择的主要内因,而现阶段国民心理的嬗变必然要求对渐进式改革道路进行微调,以促进改革的推进和成功。
      一、心理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心理是大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并引起人脑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心理活动。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行为,无论是大的社会实践,还是具体的社会行为,无不受到人的心理的制约。人的心理是内在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它只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体现。个体或群体的一切行为选择,无不受到心理的支配。
      1.个体心理与行为选择。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性质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关系论同样适用于人的行为研究,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人的行为,这里的外因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环境,而个体行为的内因主要是指个体的心态、精神、情感、意志、认知等,即内因就是个体的心理。根据唯物辩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共同作用个体的行为。环境影响个体的行为,这是共识。根据环境的变化,人会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那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这就得提到心理的作用了。心理是连接环境与个体行为的媒介。环境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它刺激个体形成心理。心理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个体心理的形成不能脱离环境。不同个体对环境刺激的感知形成不同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影响个体的不同行为。由此可知,心理直接决定人的行为,但个体心理形成是环境刺激的结果。因此,在强调心理对行为的直接决定作用时,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
      2.人心向背与行为选择。社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样也决定着群体的行为选择。这里所说的人心,在本文中等同于国民心理,是指中国人个体心理中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1]国民心理归结到底是群体心理,它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累加和聚集,而是在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和环境的刺激下国人形成的共同心理特征。某一阶段的国民心理会具体表现为国民的愿望、心态、情感倾向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可以等同为民心。国民心理不同于个体心理,它更复杂,更富于变化,对群体行为选择例如国家和政府决策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决定作用。国民心理是群体行为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国民心理的实际状态、演化趋势,甚至可能是行为选择的关键力量。国民心理也是制定行动方案的重要依据,行动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必须依据国民心理,考虑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行为选择即改革方式决策时,应重视国民心理状况。
      二、渐进式改革道路选择的国民心理基础
      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场复杂的制度变迁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改革道路的选择即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尤为关键,关系改革的进程和成败。我国之所以逐步走上渐进式改革道路,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渐进式道路的选择中,以国民心理为代表的内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前苏联选择激进式改革道路,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两国当时所处的环境极为相似,道路选择的不同更多的是国民心理作用的结果。因为国民主体的庞大和复杂性,国民心理具有复杂的结构。梁漱溟认为国民心理有两面,首先“为其可能遗传递衍之一面;还有一面则是后天习惯,主要因社会环境之刺激反应而形成”。 [2]据此,笔者把国民心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心理,它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关,是历史形成的国民社会心理的沉淀和积累;一方面是当时环境刺激形成的国民心理,笔者将其定义为情境心理,它与时代的具体环境直接联系在一起,是情境的直接反映。传统心理具有隐藏性和稳定性,不会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轻易变化;而情境心理常常是表面性和变化性的,容易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1.国民传统心理:渐进式道路选择的主动因素。这里所说的国民传统心理,主要指国民在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下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改革的初始阶段,传统心理往往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由于传统心理的根深蒂固,人们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往往主动选择渐进式改革道路。传统心理包含广泛,但深刻影响我国改革选择渐进式道路的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因素:

    推荐访问:微调 道路 渐进式 改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