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润物细无声_润物细无声的深刻含义

    时间:2019-04-08 03:10: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不是所有的作文教学都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科学的教学观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方能产生正效应,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呵护学生作文的个性是当今作文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实,学生作文不乏新奇之意和惊人之语,甚至常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壮举。可惜的是,当这些“个性”的幼芽刚一露头时,便被一些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给“棒杀”了。不是有这样一个例子吗?一位同学见到一位老师在车棚取车时,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车,结果旁边一大排自行车都相继倒掉。这位老师看了一眼,没有扶起倒地的车,而是径自推上自己的车走了。这位同学很气愤,便以《多米诺骨牌》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批评了这位老师的不道德的行为。且不说文章写得如何,单看文题便很高明:既形象地反映出当时车棚内倒车的实景,又生动地比喻了这位老师的行为在师生中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这令人惊叹的创意,老师在讲评作文时不但没有表扬,反而批评这位同学选材不积极,有“阴暗心理”。结果不言而喻,这位同学生动丰富的生活体验被轻易地否定了。若此,凸显自我才情的娇艳的花蕾怎能不凋零、枯萎?这个事例启人深思,它以雄辩的事实对日前作文教学中普遍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置疑,有力地说明:作文教学呵护学生作文个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作文教学须还学生以灵性的天空
      其实,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灿烂阳光,还会有雨雪与雷鸣。人性也是多棱镜,既能折射出真善美,也能反映出假恶丑,甚至还会有调和的中间色彩。例如,一位同学写《我的父亲母亲》,用白描手法质朴地叙述了漂亮的母亲由农民改当工人以后在穿着、消费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当了工人后逐渐不回家,最后终于与当农民的父亲离异的家事。文章结尾写道:“从此,父亲仍是农民,母亲却……”既看不出作者对父亲的歌颂,又看不出作者对母亲的批评,而是以十分平静的心态很客观地描述了这一事实。谁能说这样的作文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谁能说这样的作文不能感动人、启迪人?谁又能说这样的作文不该提倡呢?可见,作者张扬个性,表现个性,完全是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结果,是再自然不过、再真实不过的事了。
      著名作家陈燕丹在为《萌芽》杂志发起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所作的评论中说:“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在拾到一分钱的主题上开始作文的孩子们,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他们还是会迅速洗净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那些长长的句子,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作文的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可见,关键是教师要解放思想,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打破条条框框,肯定、激励那些在立意、构思、语言,或无论在某一点上有点新意的文章;要敢于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用惊奇、赞叹”去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让学生在作文中敢吐真意,发真情,冲破一切虚伪的自我包装和他人设下的牢笼,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内心世界。
      二、作文教学须呵护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也是展示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重视呵护学生灵性的思维的同时,也应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言。所谓个性化的语言,是指那些新颖、独特能启人深思、引人联想的语言,是那些富含韵味、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智慧的语言。有些学生作文,从整篇看,在立意、结构或技法方面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有闪光的语句,或锃亮的语丝,也应予以肯定。如“岁月是我,青春是棱。”“纯真的友情——生活中的糠和盐;高山上的白雪和青松;征途中的指南针。”“雾色是一笛悠远的曲,是一幅幽淡的画,是一酽耐品的茗,是一樽醉人的酒。”“微笑是最美的行囊。单调的生活里,我挎上它,即使独来独往,也永远不会寂寞。”“真爱就是母亲在父亲归家时为他开门、泡茶;真爱就是父亲对母亲为节约一块钱而冒雨回家的了解。真爱原来是平平淡淡,不需要密码的。”……这些语句虽稚嫩,但颇具智慧灵光;这些闪光尽管只有萤火之微,但如果教师富有爱心地细心呵护,不断添柴、助燃,一定会发展为焰火之著。  特别是对于那些突破了一般语法、修辞、逻辑的“常格”,濡染着作者灵动的“情愫”,富有韵致的语句,更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胆呵护。例如,一位同学这样写:“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因为里面有太阳的味道。”表达出自己真切的生活体验,如果老师或视而不见,或见了禁欲除之,批阅道:“不合逻辑,太阳怎会有味道?”就会扼杀学生灵性的率真剖白。
      事实上,只有鼓励学生大胆突破“常格”,语言才能出“彩”。《沈从文自传》中有这样一件事:一次,作者路遇学生在操场踢球,就驻足观看,恰巧,球被踢到作者身边,便帮忙把球抛了回去。对这一情节,作者描写道:“我便愉快把球拾起,且仿照他们把脚尖那么一踢,于是那皮球高高地向空中蹿去,且很快的落到那些年轻学生身边了。那些人把赞许与感谢安置在一个微笑里……”加点的句子并没有形容词,也没有用修辞格,只是将几个词语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仅用“安置”一词,境界全出,令人想见到那些学生们真诚的微笑。如果从语法或逻辑上讲,沈先生的句子岂不是病句?
      三、作文教学要呵护学生新奇的技法
      在写作实践中,同样的题材或内容,如果能精心设计开头结尾,层次之间巧妙过渡,讲究铺垫和照应,熔倒叙、插叙于一炉;行文一波三折,巧妙运用抑扬法、悬念法、虚实法等,效果会迥然不同。
      技法运用巧妙娴熟,是作文成熟的表现。因为作文的目的并非技法的刻意的炫耀,而是在作者生命状态的燃烧与释放的过程中,在作者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中,为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自然选择和需要。因为,当作者将已内化为情感认识的与其血脉相连的客观对象外化为语言文字时,所使用的技法也会打上其观照客观对象时的主观差异性的烙印。这也正是“文有法而无定法”的根本原因。
      既然技法的个性化是作文与生俱来的特性,作文教学就要遵循这一法则,破除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结构套路及写作模式;在技法上尊重学生的创见,鼓励标新立异,评价标准上对新颖的结构或独特技法的文章应敢于肯定,及时勉励,特别是对于技法上有新意但行文稚嫩的作品,更要倍加宽容,不可随意否定。此外,要鼓励学生运用拟题的方法和技巧也十分必要。题好一半文,题目亮丽出彩,也反映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功。对于那些巧用修辞格,化用俗语,套用歌词、诗句的题目,教师当加以呵护、肯定。
      总之,反思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上存在明显的弊病。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更新观念,在写作的目的上正本清源,在评价标准上去伪存真,还学生张扬个性、抒发心声的本能愿望,在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能力。

    推荐访问:无声 润物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