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同文同种――谈中日语言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例子

    时间:2019-02-12 03:31: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纵观日本的历史、文化,无不深深地受到中国的影响。中日语言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中日两国之间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旨在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更好地揭示日本的历史和语言文化。
      关键词:语言 文学 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纵观日本的历史、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烙印。中日同文同种,中日语言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中日两国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1. 语言
      
      日本最先使用的是汉字(叶渭渠等 2004)。日本的文字分为假名和真名。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真名是源自中国的汉字或是模仿中国的汉字。从词汇的角度来看,日语和汉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日语和汉语有些完全相同的词汇,比如“学校”,“学生”,“椅子”,虽然发音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字形和意思却毫无差别。还有一部分日文字与汉字大同小异,如步和�。当然,也不乏和汉字大相径庭的日文字。
      日本古代并没有自己的文字,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汉字通过朝鲜传入日本,并被接受作为记录日语的文字。尽管后来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假名,有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字,但是汉字在日本文字中仍占主导地位。汉字是具有音、形、义的表意文字,它在日语中作为表意文字使用起来,极为简洁精密,有时只从字形就可以了解它的意思,它是汉字文化的精华。有研究者认为日本人的祖先不但接受了汉字作为本国的文字,而且创造了自己的日文汉字,但是这些字的造字方法深受中国会意造字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的日文字是会意字。但是现代日语有很多是用假名代替汉字。在日本社会中,知道汉字,尤其是清楚古代、近代汉字的人大都被认为受过良好的教育。明治维新以后,虽然汉字被限制使用,但日本人仍然崇拜汉字。
      从词义的角度来看,有些日文字和汉字完全相同,例如“自信”、“理由”、“手”和“世界”。也有部分日文字和汉字的词义完全不同,例如手纸(信)、丈夫(结实)、勉强(学习)、�理(勉强)、新闻(报纸)、大丈夫(没关系)。因此,我们在学习日语词汇时,绝对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望文生义,要从日本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去理解日语词汇,这样才能把握日语的精髓,不至于产生歧义,闹出笑话。
      从句子的结构来看,日语属于形合的语种,注重形式;而汉语则属于意合。这一点上日语和英语更为相似,都有很多相对应复杂的句型、时态,及与之相关的词形变化。比如与て形相对应的英语时态就是现在时-ing形式,与た形相对应的则为过去时-ed形式,与なぃ形相对应的则是英语中的否定。而中文句型则只是通过词汇来反映时态,例如“了”,“过”等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日语句子通常是中心词在后,不到最后把整个句子听完不可能知道句子的时态和意义。可是口语中,通常会省略中心词,让听者觉得模棱两可。所以显而易见日本人很会察颜观色。日语的句子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位于句末,而宾语通常放在句中。这便与汉语乃至英语相反,汉语和英语通常都是把宾语放在句末,而谓语通常紧跟主语,即我们所谓的主谓宾结构。同时,在日语口语交流中,“はい(是)”的使用频率很高,但这并不全都表示说话人表示赞同,通常情况下表示“你说吧,我在听着呢”。在日语中很少有词汇能够表示绝对的肯定。因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把日本当作目标文化的人群应当相当小心。
      
      2. 文学
      
      从日本文学的特点来看,日本文学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时代:首先是贵族文化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学总的可以分为上古文学,中古文学。在古代前期,日本文学的类型主要是神话、传说、祭祀和汉诗,全用汉字记载。中古文学处于九世纪到十二世纪的平安时代,这段时期日本出现了自己的文字。在古代后期,文学的类型主要是诗歌(汉诗与和歌)、物语、日记和随笔。女性文学在这段时间红火起来。这一时期出现了“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日本文学的第二个时代是武家文化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学主要属于近古文学时期,此时期日本文学的类型主要是:诗歌、歌谣、连歌、历史、战记物语、日记、随笔、游记、能剧和狂言。日本文学的第三个时代是商人(手工业者-町人)文化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属于近世文学。草子(小说)、诗歌、俳句、用柳、狂歌、歌舞伎、太平和锁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形式。日本文学的第四个时代是市民文化时代,这属于近代文学阶段(19-21世纪),包括明治文学(1868-1912)、大正文学(1912-1926)和昭和文学(1926-1989)(现代文学)。
      从日本文学的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游戏的:自我玩赏;感悟兴叹:“物哀”;崇尚自然,继承了“茶道”所崇尚的“清和、古雅和闲寂”(叶琳 2002),例如《雪国》;“物我一如”-自然神道,人类要与自然亲近;玩味:悟性;风雅:这一点与中国的“诗言志”不同,后者主要起着教化的作用,为阶级政治服务,讽刺、抨击。
      与中国文学相比,日本文学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超政治性。在这点上,中国文学正好顺应了世界文学。中国历来的文人墨客一直注重在政治关系中来发展文学,总爱把文学与政治联系起来。与此相反,日本文学具有明显的超政治的倾向。这一倾向的根源在于日本文学的真正传统主要在宫廷女官、法师、隐士和市民等人之中形成。无论是古代的贵族文学,中世的武士文学,还是近世的平民文学,近代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三大文学,从事文学的人都不是很关心政治。日本文学的核心是由非政治性的文学家形成的。因而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文学特点的差别显而易见。
      
      3. 文化
      
      总的来说,文化决定语言和文学。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言和文学肯定是有根本区别的,而语言正好可以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日本人宣扬的是一种“忍”的精神,以致整个民族都很内敛,表现得很谦逊。而中国人与之相比则比较强调自我。日本人喜欢漫画,因为想象的空间很大。日本人吃生鱼片“自然崇尚、原汁原味”。文学也如此:修饰的东西不能太多,“顺从天地自然,以四季变化为友”,“顺从造化而归造话者”。从交际方面看,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在与他人交往中比较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是否得当,而对方的反应同时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反应。日本人与他人交往中很注意对方的言语行为,从对方的言语行为中揣摩对方的心理,小心翼翼地与他人交往。日本社会等级森严,日本人大多安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于不属于自己的序列保持敬畏和戒备,因此在日本历史上几乎没有篡夺皇位的事件发生。同时,日语中有敬语和自谦语的使用,这一点也能看出日本人的交际心理。敬语在日本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最能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交际艺术。正确地使用敬语是日本人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同时日本人很强调集体意识,注重集体的荣耀,因而日本这个“大和民族”的凝聚力便不言而喻了。
      自古以来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所涉及的区域十分广泛,有过宗教的交流,有过学术的交流,也有过制度的交流(宛金章 2003)。文化方面中国对日本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儒学思想的传播。儒学东传相传在公元四世纪,以《论语》和《千字文》等典籍传入日本为标志。儒学在当时的中国盛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学在汉代已经在中国形成了政教一体的学问,并且深深融入法律而成为中国法文化的基础。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实现统治的目的而从中国引进了儒家文化以加强其集权统治。儒学对古代日本的法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日本的律令及司法文化中表现出来的主体价值观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礼”的精神。儒学通过立法、司法、法律解释及法学研究已经全面渗透入日本的法文化中(吴之桐 2004)。
      日本文化总体上讲比较轻视形而上学。这具体表现在日本文化轻抽象重具象,轻来世重现世。与这种特征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事物的形而上学性,往往从包罗万象的角度来对事物进行抽象归纳。尽管中日两国目前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和其他西方国家和民族相比,相似之处甚多。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不断加深,相信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中日交流会取得更快的进步,以达到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宛金章. 中日文化比较的视角与方法[A].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从[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吴之桐. 从中日法文化的历史性比较看日本文化的基本结构[A].佟君等.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C].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3] 叶琳. 近现代日本文学:作家作品研究[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4] 叶渭渠等.日本文学史(古代)[M].昆仑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同种 千丝万缕 中日 语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