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意思【千呼万唤始出来】

    时间:2019-02-11 03:31: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教学是一个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在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有许多不良倾向。因此,笔者想就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研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
      我们知道,矛盾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而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问题难易适中,体现教学的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力求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设计好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那么,如何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呢?简言之――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因为好的提问正是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的,它绝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以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前提的,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含蓄性。当然,这个难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跨越,是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是已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地靠拢与衔接。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如阅读、口头表达等),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大为小,深入浅出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可设计四个台阶式问题:
      1. 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基本特征是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善变)
      2.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善变,变得愚蠢可笑,逻辑荒谬)
      3. 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半数学生能答: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
      4. 什么因素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能答出:决定他一变再变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教师再适当点拨,便可使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个形象,讽刺的锋芒不是指向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是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目的是让全体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以培养和锻炼练其思维能力。
      正如《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功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五、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羚羊木雕》一文中的一段话。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可以让学生讨论,这里的“不好”到底指什么?通过讨论、读课文,学生自会得出“大人因为种种原因伤害孩子纯真的友谊是不好的”这一认识。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六、“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哪些耐人寻味的哲理?这些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控制教学进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叶圣陶曾说:“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古有“引而不发,跃如也”,今天,我们更要追求“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

    推荐访问:千呼万唤 始出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