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英语教学应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

    时间:2019-02-11 03:25: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中国人讲英语可能犯两种错误,即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这是由于不了解中西文化具体差异造成的,要避免这两种失误,英语教学注重教授这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用能力 文化差异
      
      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言语交际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取决于参与交际的人能否在特定的环境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应用语言学把未能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称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本文就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以及英语教学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问题作一探讨。
      语用失误表现在两个方面:语用―语言方面和社交―语用方面。
      
      一、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
      
      所谓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即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不具备表达用意的语用功能。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句准确地表达自己,而中国学生学习使用英语常常根据母语的习惯,选择与汉语相似的表达方式,这就往往导致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比较注重词汇意义的比较和记忆,忽视语境和语用功能的研究。他们常把要表达的意思寄托在词汇意义上,不善于结合语境选用符合英语国家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如某班班长请外教参加周末晚会,他说:“May I ask you to come to our party,please?”从语言形式上看这是一句很礼貌的问话,可是却不具备用于邀请的语用功能。在几种适用于不同语境的相似表达方式中,学生常选用语言形式同汉语接近的方式。以李明和Robert在电话中的对话为例:
      Robert: Hello. I’d like to speak to Li Ming,please.
      李 明:I’m Li Ming. Who are you,please?
      显然,李明的回答不适于电话交谈。中国人面对面交谈和电话里的用语没有什么区别,而西方人讲英语的两种表达方式却不一样。根据英语习惯,李明当时应该说:“Li Ming speaking. Who’s this,please?”
      分析学生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问题大都来自语际迁移,即汉语习惯向英语迁移。学生错误地把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于英语,或者不加区别地使用具有不同语用特征的语言形式。如汉语中对别人的谢意作出反应时常说:“没什么。”如果把“没什么”或者“没关系”所表达的意思用“Never mind”而不是“Not at all”说出来,就出现了语用失误,因为“Never mind”只能用于当别人道歉时自己表示不在意。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与教学不当有一定的关系。Criper和Widdowson就曾指出:“外语教学中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在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之间划等号。”如果教学中我们只讲句子结构和词语用法而忽视语用功能,即使学生能讲一口流利英语,也不能得体地表达自己。教学中除了注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外,还应教给学生一些语用原则,让他们懂得讲英语要结合语境,恰当地遣词造句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
      
      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Hymes曾经指出交际能力既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又包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规则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还包括在教学中帮助他们认识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差异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和英语教师十分注意研究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一些关心中国英语教学的外国学者也在我国撰文阐述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指出英语教学有必要把跨文化敏感性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应逐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待人处世的模式,不然在使用英语交际时就会按自己的习惯来选择表达方式,就会引起误解甚至反感,从而导致交际不成功或失败。这种因不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选用不恰当的或者错误的表达方式即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形式本身有误,另一类是语言形式本身没有问题但不得体。中国学生使用英语交际出现这两类失误主要是因为不熟悉对方的文化。由于与异族文化接触不多,误以为文化的基础是共同的。他们不了解对方文化中联络感情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习俗套用于同西方人打交道的场合。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很重视感情的价值,也都很注重相互联络感情,都常通过打招呼、表示谢意或称赞对方等来联络彼此的感情,然而具体的方式却放映了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就见面打招呼而言,中国人相见常问:“干什么去?”“吃饭了没有?”“最近忙不忙?”等,对方也常作具体回答。不过这一问一答并非具体信息的交换,问答内容对彼此都没有实际价值。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同英语本族人打招呼无疑会引起误会。曾先后在香港和上海工作过的Helen Oatey女士在其撰写的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中介绍说,当她首次到香港时就有这种误会。在去学校上班途中或去银行办事,别人都问她吃饭了没有,她感到很吃惊。因为在英国文化里这种问话可以理解为请人吃饭的邀请,年轻人之间则表示小伙子有意同姑娘约会。对人们反复问她同一问题Oatey女士迷惑不解,她还以为是不是因为自己身体单薄瘦小引起人们对她健康的关心呢。
      又如,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得到别人帮助和服务时都要表示谢意,这是共同的。然而面对别人道谢时作出的反应却是不同的。中国人常说:“不用谢,这是我该做的。”如果把这种表达用于英语则很不得体。有一个学生为她的美籍老师代买回一张长途车票,老师在收到车票的时候对她说:“Thank you so much.”这个学生说:“Not at all. That’s what I should do.”当然学生帮老师代买一张车票不算什么,但是在听到老师的感激之词时他要是说一声“Not at all. It’s my pleasure.”就得体多了。
      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这两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才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用能力,才可能准确得体地进行表达和交际。就目前情况来看,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还大量存在与西方人交流的场合。究其原因,与我国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不无关系。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英语教师应该尽量多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中西文化是有差异的,明白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什么该说而什么不该说。教学中我们应把这两方面的知识作为基本素质来要求学生。除了结合语言教学予以指导外,还可以让学习观看英语录像、电影,请外教作英美文化专题讲座等来扩充学生这两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赵贤州.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3]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英语教学 应注重 培养 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