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不知众嚣,,独具我见”|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的意思

    时间:2019-02-09 03:17: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性格即命运,性格让萧军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且他也因此而守住了鲁迅以来“五四”新文学的某种精神传统。他拒绝像同时代的许多作家那样,在正当的名义下无条件地放弃个人生活和思想的权利。延安时期,萧军以“不知众嚣,独具我见”的勇气做到了“人”与“文”的双重坚守。
      关键词: 萧军 精神人格 文学品格 坚守
      
      一、“人”的品格:自由不羁
      古语云:知人论世。研究萧军自然先从“人”入手。在同时代人及后来人的回忆文章中,作家萧军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比起作家萧军,具有侠者风范、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萧军更能引起人们长久的兴趣与由衷的钦佩。
      1940年6月,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除“鲁迅的弟子”这一煊赫的身份外,萧军的装束打扮也格外引人注目。他经常穿着自己设计、定做的一件俄国式衬衣,紫堇色的布料,绣上白色的花边,胸前还扎上绿树枝的图案,?�?�“总是一个人单独散步,手里提着一根手杖,走起路来很有力,迈着八字步,摇摆着上身,很有一股别致的风度。说起话来干脆、果断、嗓音高亢”。?�?�如此优雅、绅士的装扮在以灰黑为主色调的延安,实在是漂亮又别致,同时也异常扎眼、怪异。萧军因此被称为“延安四怪”之一。延安的40年代是“大合唱”的时代。“大合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具有某种象征性。在众声合唱的雄壮气势中,生性自由独行的萧军选择了“独唱”,这同样具有某种象征性。
      真正体现萧军人格精神是在“王实味事件”中。
      据统计,“仅1942年4月初至6月底3个月的时间内,中共中央党报《解放日报》就在15个版面上刊有关于王实味的评论和报道,百分之百全是批评和批判”。?�?�在对王实味的批判不断升级时,诗人李又然请萧军向毛泽东求情救王实味。毛泽东答复:王实味的问题很复杂,望萧军不要插手。?�?�萧军为王实味求情的传闻不胫而走。1942年6月4日,中央研究院批判王实味的大会,王实味一开口说话,立即被一片呵斥声淹没,不能继续说话,“而主席还纵容着不管”,甚至有人“嚷着叫他去自杀……”,萧军“再不能忍受了”,说:“主席,这是不行的,应该让他发言说全了话大家再反驳他……无论什么会场全有个秩序啊……”?�?�人们的目光一时间集中到萧军身上,他也毫不在乎。这就成了萧军“破坏批判大会”的罪名。?�?�几天后,中央研究院派代表“向他提出抗议,指责他破坏批判会,要他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萧军大怒,拒绝一切要求,将代表赶出门,盛怒之下连夜写了说明真相、表明态度的《备忘录》,送交毛泽东。10月19日,在有两千多人参加的“鲁迅逝世六周年纪念大会”上萧军当众宣读了《备忘录》,立即招致丁玲、周扬、陈学昭、艾青等七名党内外作家的轮番批驳。双方你来我往,辩论得异常激烈。
      在整个批判期间,除萧军外,没有一个人坚持真理为王实味说话。他们虽同列“延安四怪”,却素不相识,卷入“王实味事件”完全是出于义愤和不平。萧军“因而成为抵制批判王实味的唯一的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萧军生来就是无拘束、不服管的性格,到了延安这块想象当中的自由天地里,更是毫不掩饰地挥洒自己的真性情,张扬内心强烈的爱憎。他是流浪到延安的,多次流露出“离开此地”的念头。?�?�对于精神流浪者萧军而言,延安不是目的地,他只是一位过客,真正的精神“圣地”永远只在“远方”。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经过整风,延安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或完成了)‘归依’过程;而萧军则依然故我,还是个精神流浪汉,不驯的野马。”?�?�
      二、“文”的品格:“五四”传统
      萧军以“文”步入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萧军又因“文”罹难获罪,从而成为现代中国最早受难的几个左翼知识分子之一。荣辱皆与“文”有着不解之缘。萧军延安时期有近40篇的作品,大多发表于1941年1月至1942年8月。从形式看,有杂文、专论、杂感,还有小说、诗歌等。而其中杂文就有十余篇,可以说在延安的五年中,小说家萧军高产的却是杂文。
      由于与鲁迅晚年交往亲密,萧军一度成了延安文学圈子中鲁迅的权威解释者。因为敢爱敢恨、敢说敢当的性格,以及对鲁迅思想与精神的推崇和发扬,萧军特别看重鲁迅杂文在延安的战斗作用。抗战初期延安确实显示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象,吸引众多中国年青的文化人将希望的目光投向延安,冲破重重阻挠不远万里奔赴延安,这也使不少人忽视了它本身所存在的一些缺点,常常提出疑问:“我们现在还需要杂文吗?”“杂文时代过去了吗?”对此,萧军在发表于1942年5月14日“文抗”会刊《谷雨》第五期的《杂文还废不得说》中给予了明确回答:“我的回答:对于前者是肯定的,后者是否定的。我们不但需要杂文,而且很迫切。那可羞耻的‘时代’不但没过去,而且还在猖狂。”?�?�“(杂文)这种文体自从到了鲁迅先生手里就不同了,它不但走出了消极的个人感情散步的狭小花园,而且竟积极地在中国变动得最激烈的世纪里,担负起对整个社会污暗面近乎全面战斗的任务!”?�?�他认为:“剑是有两面刃口的:一面是斩击敌人,一面却应该是为割离自己的疮瘤而使用。”?�?�二者不可偏废,而后者在1941年10月至1942年5月延安文坛掀起的杂文创作运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里萧军表达了自己的杂文观,扩而大之,也可以说是萧军的文学观。
      在发表于1942年4月8日的《解放日报》的《论同志之“爱”与“耐”》中,出于对个体与个体选择的尊重,萧军用讽刺的口吻对“从自己的瞳孔里引伸出两条线来,交会在自己鼻子前面,就在那交会点上永久蹲着‘地位’和‘权威’,自己就一直看着这类东西的人说一声:这样你混不下去的”。?�?�秉持“五四”精神对个体的“人”尊重的思想,萧军极力主张同志间的宽容与爱。这种同志间的“爱”与“耐”,发展下去就是随后他宣扬的“布尔巴”精神。在《文坛上的“布尔巴”精神》文末萧军提出,文坛上的“交手”和“竞争”在所难免,“老布尔巴父子们那样交手和竞争的心情和精神是必要的了――一切为了‘爱’的缘故呀!”?�?�只有在“爱”的前提下“交手”和“竞争”“人类才有望,文坛才有望”。?�?�“布尔巴精神”就是提倡为后来者居上而欢欣的精神,为对方超越自己而喜悦的精神。萧军呼唤这种精神早日在文坛出现。
      除对延安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批评之外,萧军在涉及现行政策的话题时也是无所顾忌。1945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讲话(即“引言”部分)后萧军第一个发言:“党内人士、非党人士、进步人士是一家;政治、军事、文艺也是一家。既然各是一家,它们的辈分是平等的,谁也不能领导谁。”强调文艺的独立性,同时还表示作家要有自由,其地位也应该是独立的,“我们革命,就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旧世界砸得粉碎,绝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并指出鲁迅在广州时就不受哪一个党派的指挥。?�?�萧军的文章话语尽如其人,桀骜不驯,直言不讳,若无其事地谈这些敏感话题,而当时延安整风及对王实味的斗争已经逐步升级,文艺界的气氛也很严肃了。他的发言当时受到胡乔木的反驳,但5月14日萧军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发言稿《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底我见》?�?�时,仍保留了与这种意见有关的内容。全文共六部分,一,立场。他认为作家创作的立场是为“求得民族底解放”,是为“求得人类底解放”。二,态度。关于创作、批评要有“科学者的态度”和“现实主义的手法”。三,给谁看。考虑到当前读者的水平,提出创作要“深入浅出”,“提高和普遍”要并行,但是强调“还应该抱一部分文学上的‘启蒙’目的”。四,写什么。“从卑污中寻出美的来――发扬它;从美的中寻出卑污来――消灭它”。五,如何搜集材料。“不独深入,更重要的是‘要融合有要独立,要独立又要融合’”。六,学习。学习对作家很重要,从人、事物、书本那里学习。以上六方面总体来看,萧军着重强调的还是作家的独立、自由与启蒙精神,一是前提,一是责任,这些都来自于“五四”传统。在最后一部分“补充几个问题”中,萧军提出了八条建议,如“可能时建立一个独立的文艺出版所。按计划出版文艺作品,代售一般文艺上的用品”,“较大数目筹设一笔文艺奖金与基金”。所提的这些都是作家能够保持“独立”的必要条件。他还不无针对性地主张对作家的批评“尽可能要公正,所谓‘名正言顺’,堂堂作战。多下说明功夫,少用打击力量”。这里有当时目睹延安整风和批判王实味所遗留下来的情绪在起作用,其中有太多对个体的伤害,萧军对此印象极深,有感于内,发言为文。最后他建议“可能时应制定一种‘文艺政策’,大致规定共产党目前文艺方向。以及和其他党派作家的明确关系”,这实际上是在争取非党作家相对独立的地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结语
      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西渭(李健吾)对萧军的“人”与“文”曾作过非常精当的评价:“萧军先生不苟且。行文犹如作人,他要的只是本色。”?�?�性格即命运,性格让萧军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且他也因此而守住了鲁迅以来“五四”新文学的某种精神传统。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渐趋归于一统的政党社论话语中,萧军此时期的文章仍然时时流露出不合时宜的思想,“不合时宜”的根源即在于他为文的“五四”话语方式与时代主流话语的冲突。他拒绝像同时代的许多作家那样,在正当的名义下无条件地放弃个人生活和思想的权利,延安时期(1940―1946),萧军以“不知众嚣,独具我见”的勇气做到了“人”与“文”的双重坚守。
      
      注释:
      ①高阳.第五次巡回座谈会风景线.文艺月报(第六期).1941.6.转引自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00-101.
      ②刘蚬.忆萧军.新文学史料,1989.2:127.
      ③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07.
      ④张毓茂.萧军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238.
      ⑤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382.
      ⑥⑦张毓茂.我所知道的萧军先生.新文学史料.1989.2.
      ⑧⑩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45注12,133.
      ⑨《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中所载萧军延安日记中有22次提到要“离开此地”。《我和萧军风雨50年》中保存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写给萧军的10封信,其中有5封与萧军“离开此地”有关。
      萧军.杂文废不得说.廖沫沙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杂文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508,506,509.
      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600.
      萧军.文坛上的“布尔巴”精神.萧军思想批判.1958:239,237.
      萧云儒,高杰.延安文艺座谈会写真(之三).陕西日报.1992.7.2.转引自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29.
      萧军.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底我见.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603-607.
      刘西渭(李健吾).八月的乡村――萧军先生作.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8.
      本文是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萧军:“人”与“文”的双重坚守》(08GK00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我见 独具 不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