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关于政治效能感的概念界定及其思考_社会资本与政治效能感

    时间:2019-02-08 03:28: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20世纪5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政治态度,会影响到公民的政治行为。为了更好地从公民的政治态度中预测公民的政治行为,必须首先了解清楚政治效能感这一复杂而丰富的政治现象。本文作者通过梳理,试图厘清西方学者在概念上是如何界定政治效能感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思考。
      关键词: 政治效能感 单一维度政治效能感 双维度政治效能感 三意涵政治效能感
      
      一
      概念为科学研究的基石,这是一个常见的共同论点。在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学者必然会从界定新的概念着手。西方学者最先介入对政治效能感①的研究,其概念界定亦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下面将按照我的初步理解梳理一下他们对政治效能感的概念界说。纵观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对政治效能感的探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维度政治效能感
      早在1954年,以坎贝尔(Campbell)为首的研究团队就注意到影响选民选举行为的因素,不仅仅是政党认同、问题取向和选民取向,还应该包括更重要的且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即选民的政治态度,在此社会和文化背景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最初,坎贝尔(Campbell,1954:187)把政治效能感界定为:“个别政治行为对于政治过程确实有或能够有所影响的感觉;这即是说,去履行个人的公民义务是值得的。它乃政治和社会变迁是可能的感觉,也是个别公民能在此类变迁的推动上扮演部分角色的一种感觉。”②从这个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政治态度,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取向,通过政治效能感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特定的概念,很自然地把自我和政治有机地联系起来了,自我是政治效能感的主体,而政治则是政治效能感所指向的态度客体,它和自我效能感有着质的区别;同时这个概念把自我作为研究对象,把政治和社会的变迁作为参照系,强调自我所拥有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的重要性,以检测自我对政治影响力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概念是单一维度的政治效能感。
      与此同时,早期的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影响巨大的是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他们利用类似于政治效能感的主观政治能力施测于英、美、西德、意大利和墨西哥公民,发现这五个国家主观政治能力高、中、低的公民数量并不平均。主观政治能力高的公民,他们一般比较关心政治,政治信息比较灵通,更愿意参与政治讨论、参与选举,对政治系统也更忠诚,主观政治能力低的公民则相反。很显然,主观政治能力与政治效能感是有一定区别的,但主观政治能力是强调个体对自我参与政治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其实这正指出了政治效能感的核心实质,因为坎贝尔对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的界定强调的也就是对自我政治能力的主观评估。
      2.双维度政治效能感――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
      随着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发展变化,以及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对坎贝尔的概念界定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认为他的概念有失全面的。在社会中,并非所有的公民都拥有相同的个人性格,有些人认为自己拥有一种支配的性格特点。根据这样的思路,莱恩(lane,1959)从心理层面来探讨政治效能感,他认为,有某种特殊性格的个人会相信自己相较于他人更具有优势,在政治效能感这种态度上也不例外。虽然政治效能感的实质是对自我政治能力的评估,但面对不同的评量对象时也应有不同的政治意义。其中应包含两个不同的维度:首先,相对于他人,个人认为自己对政治更有影响力;其次,对于政治体系,个人认为政府会对自己的要求更快、更好地回应。与此同时,莱恩从理论上把政治效能感区隔为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两个维度.莱恩的提法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多数学者比较一致认同,政治效能感应该至少包含两个维度,这样才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政治效能感这一代表特定政治现象的概念的丰富和复杂的特质。
      同时,政治效能感除了理论上的区隔外,学者们开始从实证的角度来验证并力求找寻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它们各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布莱克(Balch,1974)采用坎贝尔等人所建立的政治效能感的测量题目施测于1000名大学生,证实了政治效能感确实具有莱恩等人所言的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同时他还证实了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分别和不同的政治心理有着关联度,也就说明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联度是比较弱。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关注美国选民这些年来投票率不断下降的事实,大多数学者仅仅从政治信任感的角度来考察这种现象,而Muller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政治信任感,它本身就不是政治参与水平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因此Philip H. Pollock Ⅲ(1983)从政治效能感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发现这些不投票的公民,尤其是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也愿意参与政治讨论和助选活动,这只是他们的外在政治效能感被侵蚀所造成的,这就说明了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并非平衡发展。与此同时,台湾学者黄信豪(2005)曾对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长期趋势作了分析,他根据政党轮替前后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分布情况,发现台湾民众的内在政治效能感虽然也有下降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相对比较稳定;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则会随着民众所属团体在政治体系中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外在政治效能感从长期来看,它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总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政治效能感都应该包含两个维度,即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因此,我们把莱恩的这种概念界定叫作双维度政治效能感。
      3.三意涵政治效能感
      1967年伊斯顿和丹尼斯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探讨美国儿童的政治效能感,他们③认为:“政治效能感作为一个概念,它应该包含三个彼此独立但却绝不能分开的三个意涵,即作为一种规范的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感觉的政治效能感和作为一种行为的政治效能感。”为了检测儿童政治效能感的发展,伊斯顿在S.R.C.量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题目形成了自己的量表,研究发现,美国国小三年级的儿童在早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态度结构。这种态度在个体的生命早期可能就具体化了,包含公民应该影响政府和政府应该回应民意两个维度。这就是政治效能感的规范,而且这种态度能够保持很多年且很稳定,表现为对民主政体的依恋,它成为支撑民主政治系统的一个根本规范;随着个体不断地被继续政治社会化,作为一种感觉的政治效能感体现为公民能够影响政府和政府能够回应民意两个维度,个体必须对自己的政治能力具有相当的自信,它是一种持久性的政治态度,指出了政治效能感的实质;当政府损害到个体的合法权利,个体就会把他持久的政治态度转换为政治行为,这就是作为一种行为的政治效能感。这就说明了具有政治效能感的个体与采取政治行为的个体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只是政治效能感的感觉蕴含着采取政治行动的行动意向。总之,作为政治态度的政治效能感包含三种意涵:个体生命早期的政治效能感的规范、其后的政治效能感的感觉和必要时转化为行动的政治效能感。正是公民个体和政府精英的这种政治社会化过程,才使得民主政治体系得以维持和继续。阿尔蒙德在1963年也发现,具有主观政治能力的个体并不一定都会采取实际的政治行为,个体感觉到政府侵害到民意时,才会采取实际的政治行为。
      二
      总而言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时间的推移,对于政治效能感,后来学者的概念界定并没有完全否定前者的研究成果,而是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使之完善,只是这三个概念界定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治效能感丰富和复杂的特质,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和完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态度,它必然符合一般态度的特征,但同时它又具有一般态度所没有的特质。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④很显然,政治效能感的态度主体是个人,态度客体是政治,它是个体对政治的意义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价值或感情,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复杂的内在的心理倾向。然而,政治效能感作为一个心理学和政治学相互交叉的概念,它具有自己特有的特质。首先,政治效能感表示的是特殊的政治取向,它的态度客体指向政治系统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并且,一国公民对各种对象的政治效能感并不一定平行发展,它们之间互有影响同时也有可能交叉。其次,面对不同的评估对象,政治效能感表现为相对应的特定的结构,莱恩首次提出政治效能感应该具有两个维度,即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同时后来的学者也比较认同他的观点,认为政治效能感应该至少包括两个维度,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政治效能感丰富和复杂的特质。最后,任何态度都包含认知、感情和行为三种成分,但一般态度的行为只是一种内隐的行动意向。而三意涵的政治效能感,儿童时期形成的应然的规范,随着成年时期的继续政治社会化便会形成能然的感情,能然的感情一般来说相当稳定,只有公民认为他们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必要时才会转化为行动,这种行动则为一种外显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内隐的行动意向。
      任何一个新概念的形成以至于后来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而不是仅仅依靠人们凭空捏造出来的,政治效能感当然也不例外。政治效能感这一重要的政治态度之所以孕育并形成于1954年的美国,这就说明了美国当时正好符合政治效能感形成的各种条件,且它肯定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民主政治的稳健运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任何历史概念的出现并不是想要以抽象的普遍公式来认识和理解历史事实,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实际发生着的各种复杂关系。民主从来就不是什么整齐划一的东西,它在现实世界中也呈现为丰富的多样性。经研究发现,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政治效能感的概念在西方比较发达的民主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比较适用。当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实际发展状况,也一定会体现在各个国家的公民的政治效能感上。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效能感,必然会在西方学者所界定的政治效能感的基础上增加更加丰富和有特色的内容。这样,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必将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绚丽多样之态。
      
      注释:
      ①Political Efficacy:美国政治学家坎贝尔(Campbell)于1954年首次提出。台湾政治学家基本上都采用政治功效意识而加以研究的。大陆在翻译西方政治专著时,采用了不同的术语,汪晓寿1989年翻译的《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表达成政治功效感;而陈尧2006年在《参与和民主理论》则为政治效能感,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李蓉蓉副教授采用了政治效能感进行专门的研究。
      ②Angus Campbell GeraldGurin and W.Miller The voter Decides[M].Row,Pet erson and Company,1954:187.
      ③David Easton,Jack Dennis.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Regime Norms:Political Effic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161,No11,1967:125-126.
      ④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4-195.
      
      参考文献:
      [1]Angus Campbell GeraldGurin and W.Miller The voter Decides[M].Row,Pet erson and Company,1954.
      [2]Lane,Robert E.Political Life.New York:Macmillan Co,1959.
      [3]Balch,George I.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seearch:The Concept’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Methodology 1974.
      [4]Philip H.Pollock Ⅲ The Participatory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A Research Note University of Utah on behalf of the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3.
      [5]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Regime Norms:Polit-ical Effic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161,No11,1967.
      [6]阿尔蒙德,维巴.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7]黄信豪.台湾民众政治功效意识的持续与变迁:政党轮替前后的分析[J].选举研究,2005,Vol12,(2).
      [8]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J].晋阳学刊,2010,(2).
      [10]李蓉蓉.海外政治效能感研究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10,(9).
      [11]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推荐访问:效能 界定 概念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