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浅析中职学生就业问题|中职学生就业

    时间:2019-02-06 03:30: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中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密不可分,它关系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切身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旋律,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职业设计为核心,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观念;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71-01
      
      在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中职教育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可是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能适应就业的市场化形势,现状令人堪忧。
      一、就业指导工作滞后。近几年来,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重视,即使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所占课时较少,指导课往往安排在学生毕业前。这种工作定位,造成只有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才会去关注就业问题,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效果。
      二、就业指导工作重点不突出。造成学生求职障碍的根本原因是思想问题和职业观问题,就业指导工作中没有针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进行深入细致的引导,忽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三、就业指导教师相对较少。有些中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安排的就业指导教师相对较少,而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了“发布的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养少”的现象。
      四、学生就业认识上的误区。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专业与职业理想是否一致比较盲目,普遍存在着就业观念不科学、准备不充分、期望值过高、就业定位不准确的状况。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吸引生源的最佳宣传手段。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施行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主线的办学策略。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措施来思考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一、改革教学模式,开通校企合作的“绿色通道”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上,基本上是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按照学科体系来安排教学进度。这种课程设置方法,强调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不出职业要求,不利于学生技能培养。为此,可根据学校与固定企业的合作及需求人才,制定适合用人企业的特有教学模式,企业根据需求确定用工计划和人才标准,学校依据企业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然后到企业实习,企业利用先进的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这种合作办学方式,实现了培养、培训、就业一体化,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节约了教育资源,而且有利于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证,构建起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配套的供需平台,开通了学校直达企业的“绿色通道”。
      二、有效整合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
      学校必须培养和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真正把就业指导作为中职学生发展的头等工作。不定期的送职业指导教师或有一定资质的班主任进行岗位培训等等。就业指导若只是当做一项学生部门的工作之一而不把它当作重点工作,那教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就会不全面,就业指导工作的功能就不能完全发挥。其次是发挥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和影响,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力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就业协会、学生心理协会等社团,让教师及学生间形成就业的良好循环状态。
      三、开展就业方面的心理咨询
      通过咨询,帮助学生克服择业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使他们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择业心态,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能正确地估计形势,面对求职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能沉着应变和处理,对就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业务准备和心理准备。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适应新的环境,实现由学生到从业人员的转变。
      四、明确就业方向,提供就业信息平台
      在学生入学时就启动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要伴随学生完成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它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更不可能通过单一渠道进行,它必须向广泛综合的方向发展。入学时启动就业指导,使学生形成就业紧迫感,增强其职业意识。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性质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学习专业课和强化技能的意义,启发他们在学校期间有目的、有方向地充实自己,以满足未来职业对其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需求,教育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意识,使学生的职业理想与所学专业有效的结合。
      其次,学校应提供就业信息平台,开设有关职业信息方面的讲座,请企业、用人单位人校宣讲,同时组织学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认清用人单位的要求,形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指导工作上要注重抓落实,始终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以便选择和确定未来最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帮助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
      五、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在就业指导中要引导学生自信、自强,注重对学生的意志、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协助学生解决好在学习和就业中出现的不如人意的问题,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就业趋势及“万事开头难”、“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逐步提高心理素质,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一种绩效主义,在教育层面上一味追求职业技术的培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关注不够,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道德水准较低。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人日常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中,使就业指导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德育的载体。
      职业德育教育要针对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的思想品德,学好专业知识,增强职业能力,全面提高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才能做到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聘、就职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到人才交流中心去调研,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状况,对照自身素质找差距;探求求职方式和方法,反复实践,增强自身求职功底,勇于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主动适应,迎接挑战。
      教师应在课堂上传授面试应聘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
      七、强化技能,鼓励学生考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并要求学生“双证毕业”。目前,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已成为就业的“绿色”通行证,持“双证”者就业率远远高于其他求职者。
      因此,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中职生的技能比赛及鼓励学生多考证。学生通过技能比赛不但能锻炼自我能力、开拓眼界,还能通过比赛证明自己的实力,为日后就业铺好路。
      八、倡导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
      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事实上,中职生成功创业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屡见不鲜,不可否认,一个中职生创业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掌握扎实的技能,结合不断更新的知识,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中职学校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创业。
      为了日后学生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相关课程。学校可通过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事迹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常见也最快见效的方法是邀请部分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鼓励学弟学妹。因为师兄师姐的学习工作经历、经验是最好最生动的例子,学生们爱听,也听得进去,能学到很多东西。
      总之,中职学校应该转变观念,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要把就业指导贯穿整个职业教育的过程,通过多样、灵活的就业指导方法为中职生开拓广阔的就业之路。

    推荐访问:就业问题 浅析 中职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