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试析《窦娥冤》中窦娥形象的现实性] 窦娥冤中窦娥形象分析

    时间:2019-01-26 03:27: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窦娥冤》是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著名悲剧,剧中窦娥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是封建社会里开始觉醒的被压迫阶级一个成功的悲剧典型,反映了关汉卿和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思想和愿望。
      关键词:窦娥 悲剧 社会现实
      
      《窦娥冤》是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著名的悲剧,作者关汉卿(约1224-1300),号乙斋叟,大都人,一生从事杂剧创作和演出。由于社会地位低贱,生活道路坎坷,使他有可能观察和体验下层人民群众的疾苦,摔打出一副铮铮铁骨。《窦娥冤》中窦娥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是封建社会里开始觉醒的被压迫阶级一个成功的悲剧典型,反映了关汉卿和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思想和愿望。
      故事发生在十三世纪中叶,由于农业生产受到掠夺战争的破坏和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高利贷盛行。剧中窦天章借蔡婆婆二十两银子,一年后利四十两,无力偿还,被迫拿女儿去抵债,就反映出当时高利贷剥削的残酷。生活中的窦娥和蔡婆婆二人两代守寡,相依为命。流氓无赖张驴儿心生歹念,逼其改嫁。本分的窦娥只想安安分分守寡。尽心尽意地孝敬婆婆。毒害蔡婆婆不成反害死自己父亲的张驴儿利用这一新的事态发展要窦娥选择“官休”和“私休”时,她选择了“官休”。她不再逆来顺受,开始为维护自己的人格抗争。这时的窦娥对官府还存有幻想,认为官吏们都是“明如镜,清如水”的清官廉吏,是能够照出“肝胆虚实”,替老百姓做主的靠山。然而,她错了,心地善良的窦娥进入公堂后,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严刑拷打破灭了她的幻想,但受尽折磨的窦娥誓死抗争。可太守竟让给蔡婆婆上刑,善良孝顺的窦娥不忍年老的婆婆受刑,甘心蒙冤含冤屈招。桃杌太守一审定案,不再复勘,说明当时法律的野蛮、吏治的黑暗。善良的窦娥处处替婆婆着想,怕婆婆伤心难忍,竟不顾自己披枷带锁之身、饱受蹂躏之躯,舍近求远不走前街走后街。官府没有复勘,“天地鬼神”没有为她伸张正义,一切幻想都破灭之后,窦娥开始对人生进一步思考,性格发展进入觉醒阶段。严酷的现实使窦娥认识到不仅仅是一个楚州太守贪赃枉法,造成她的冤狱,而是天下衙门都一样的昏暗,百姓们无不受害蒙冤,“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由只否定楚州太守到否定所有官府,对原以为“公正无私”的天地鬼神也开始怀疑和否定。它已经超出了自身的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觉醒的窦娥在行动上有了崭新的面貌,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窦娥胸中的激愤之情汹涌澎湃,犹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而此后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等曲情绪陡然转化,从另一侧面表现了窦娥深沉细腻、忠厚善良的性格,窦娥满腔悲愤。呼天抢地:“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窦娥冤》第三折是全戏的高峰。开始的〈正宫端正好〉、〈滚绣球〉等几支曲子,把窦娥的满腔怨恨如火山爆发般倾泻出来。最后窦娥发出三桩誓愿:若是屈死,死后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这是作者一种大胆的艺术处理,着重描画窦娥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气,同时细致刻画了她内心的矛盾冲突,成为一个令人同情和崇敬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其精神是浪漫主义的。窦娥没有怜悯,不再幻想公正,不是弱者临死前的哀叹和呻吟,爆发出的是索然无辜百姓对罪恶社会的愤怒吼声。这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窦娥不仅希望人们知其冤,还希望通过感动天地来惩治邪恶,女主人公用整个生命进行抗争的精神,不可遏止的复仇意志,终于感动天地,使誓愿变成了现实,完成了对社会的警示作用,窦娥由弱者变成了强者。剧终时窦娥鬼魂托梦父亲,诉说冤情,窦天章对案情的重新审理,表现了作者对窦娥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善恶有报的良好愿望。窦娥除了具有美丽善良而又坚贞不屈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特征外,她的价值在于她的善良、孝顺、本分,即使是冤情大白,恶人得到惩治后,窦娥的冤魂还嘱咐父亲好生收养蔡婆:“可怜她无女无儿,难管顾年衰迈!”其善良、孝顺、本分,如在眼前。人们不由不为这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做童养媳,二十岁即已守寡三载,遵守礼法、苦度青春的女子一洒同情之泪。
      窦娥恪守贞节,“一马不鞴双鞍”:侍奉婆婆,竭尽孝道:公堂上为使婆婆免遭毒打而屈招罪名,甚至因此而死也对婆婆毫无怨言;死后还不忘嘱咐父亲将蔡婆“收恤家中,替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在家庭伦理中,窦娥是贞节、贤孝的化身,具有苦己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久形成的道德,在古代统统被认为是美德。作者把这些被民族群体认可的美德赋予女主人公,就使女主人公的毁灭更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愤慨,产生敬意,从而接受道德的洗礼,净化心灵,起到惩创人心的作用,使之与主人公的美好品德出现共鸣,激发起人们反抗邪恶的自觉和勇气。当然,道德是有时代性的,窦娥身上的某些道德,如贞节观念,在今天已不应当再加提倡。这是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但需要指出的是,剧中人的思想并不等同于剧作家的思想。之所以用贞节观念塑造窦娥形象,是从批判当时社会的深度力度方面考虑的,这正是戏剧家艺术匠心的体现,为后世戏剧人物塑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汉卿虽具备了当时所可能有的先进思想,却不可能超越时代,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窦娥冤》中,他怀疑和否定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天地鬼神,又不能完全抛弃它,最终还是“皇天也肯从人愿”,靠了“感动天地”,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创造具有奇幻色彩的境界,来显示窦娥的愤怒和冤屈:他否定封建官府,却又找不到可以替代它的、代表民众的力量,窦娥的冤案最终还是假清官(窦天章)之手得以昭雪:他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鞭笞,而结尾又喊出了“与天子分忧”、“王家法不使民冤”的颂辞,表现了对明君、王法的企盼。窦娥鬼魂重翻案卷、拨弄灯烛,在伸冤过程中的主动性,可视为生前斗争的延续,但毕竟是对官府依赖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窦娥没有力量保护自己,也没有复仇的手段。她的反抗之所以有力,之所以震撼人心,在于她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看,窦娥是强大的,官府可以杀死她,却不能使她屈服,不能打倒她,她是用自身的毁灭来肯定和张扬了有价值的东西。

    推荐访问:现实性 形象 窦娥 窦娥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