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如何增强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_浅析德育的实效性

    时间:2019-01-17 03:26: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当之势对抗着“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推行正在面临危机。最突出的就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德育内容脱离现实,德育方法简单化,以及德育过程空洞化。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呢?
      一、在德育目标建设中,实现德育工作与时代接轨
      德育目标建设必须充分运用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新风尚来武装学生的头脑。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只有吸收和运用体现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德育工作才会爆发出蓬勃生机,才会是一棵常青树。“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中学青年学生精神风貌的主流。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结合起来,在学生知识增长、提高素质中感染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
      二、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对青少年的教育,如果是“学校抓得紧,家庭放得松,社会空对空”,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和持久的教育效果。我们知道,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内容、方法、方式以及教育主体上,都是各有特点,难以相互替代的。如果将他们协调,取长补短,就必然会产生多渠道教育影响的整体效应,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最优效果。由此可见,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形成三方面教育互促互补的效应,就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
      三、校园文化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使学生生活在具有道德价值的情景中,学校应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向学生潜在地或公开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虽滴水击石,润物无声,却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鲜明的指向性,进而造就校园群体的共同特征和鲜明的个性。所以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具体布置时,做到高标准、高品味,让学生在其中沐浴、熏陶、感染,就有可能形成美德。例如我校建设有文化墙,上面镌刻名人字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文化立校方略及培养学生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师生齐动手,发挥集体、个人的积极性,达到优化育人的环境。
      四、加强学生的自主道德教育意识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主教育,故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律。自主教育是培养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人,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身教育。自律是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准则。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做事是为自己还是做给别人看;是有利于事情做得更好还是为了表现。如很多学校组织的“珍爱生命,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学生在上面签名仅仅是服从规范的一种道德他律,这种他律的道德具有某种外在的强制性,所以我认为这种活动基本上没有实际意义。教育者应该做的是即使不签名,学生自己对上网有真正的免疫力,让学生真正能从“他律”到“自律”。道德价值的根据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于人之外。真正的道德境界应该是自由的、自发的,不带有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治校、明确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全方位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时时、处处、事事育人,把学校德育与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责任编辑王波

    推荐访问:浅析 德育 实效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