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高一化学有效教学的学案设计] 七年级绩优学案数学

    时间:2019-01-09 03:21: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从学情、课程背景角度论述了学案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示例介绍了几种课型的学案设计。   关键词: 高一化学 学案设计 自主学习   
      如何使教学更有成效,是教育界永恒的课题,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希望寻求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方式。如何以人为本,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呢?新课程改革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完成知识的自我理解和建构,而学案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学案即导学方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编写的文本。学案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学案实施的必要性
      1.高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年龄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起始阶段,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显稚嫩,高一开设科目多,学习密度大,能力要求高,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焦虑情绪和不适应性表现得很明显。对于初中化学,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记忆背诵阶段,还未形成对化学学科系统的学习方法,再加上高中化学思维量的提高,学生深感不适。在这种情况下,高一化学要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而学案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明晰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优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课改理念体现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导演”,学生才是舞台的主角。学案的提出正源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角色。时代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传道解惑”,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发现问题的引路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如何学。同时学案设计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二、学案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课程展现不同功能的教材栏目,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案的设计也是如此,通过它能体现一种舒心愉快的课堂文化。在学案中我尝试使用这样的语言:“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好”、“考考自己,相信自己行”、“这道题虽然综合性有点强,但挺有意思,请你试一试、“这道题你肯定觉得自己会,但很容易出错,不信你试试”等。这样的语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收获。
      2.探索性原则
      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学案”本身就是一份探索性的自学提纲。学案设计时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
      3.梯度性原则
      在学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差异。因此在学案设计中不能跨度太大,人为地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尽量把一个问题按知识梯度,从基础到提高分层设问,循序渐进,分层推进。这样既对学生解决复杂问题作了铺垫和引导,又能把知识间的联系展示给学生,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落实检测已有的知识,同时感受知识向纵深的提高。高一正是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对于初三知识的遗忘及学习中的漏洞,直接影响新授课的学习。因此在学案设计时可以添加“知识牵引”模块,唤起学生的记忆,梯度式设计问题,过渡到新授课知识点,这样学生易于接受。
      4.系统性原则
      新教材高一内容知识点多,许多学生感到化学知识零碎、难以把握,很多知识点属于纯记忆,印象不深,久而久之,学生的记忆逐渐模糊。化学知识体系是有其完整性、逻辑性的。所以教师在学案设计中应注意到该问题,对知识点重新进行整理、归纳,理出思路,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易于学生接受。对于复习学案的设计,除了要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还应该尽可能地挖掘各节课或各章节之间的隐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在各方面的应用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学案设计与实施
      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方法不同,选用的学案也有所不同。
      1.新授课学案――自主探究,启发教学
      (1)性质课学案――问题引导,实验探究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必修一化学中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部分学生在学习这方面内容时,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学案设计要抓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层层问题引导、实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从而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如以《氯气性质》学案为例,课前我引导学生有目的预习,在“知识牵引”板块,回顾、总结已有的相关的元素性质知识,如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激活学生记忆库,从而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类比和迁移。在“预习导引”板块,提出一些通过学生自学,可以在书本上发现的简单问题,如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让学生在自学中归纳总结、体验自我学习的成就感。这样,学生听课的目标更明确了。
      上课时,在“问题探究――共同练”板块,我将课堂实验探究条理化、系统化,以设计的问题作为导引,探究实验为依托,向学生展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问题1:根据结构决定性质,预测氯气的性质。在复习原子结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研究元素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我演示铜与氯气的反应,并提出问题2:金属铜是不活泼的金属,与氯气反应剧烈,说明什么?再次强调结构决定性质,加深学生的印象。根据氯气与铜反应生成高价氯化物,提出问题3:预测铁与氯气反应产物?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很自然地能得到以下结论: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应,得到高价氯化物。再如氯气与水反应部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们利用学案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设问问题1:氯气能不能跟水反应呢,还是氯气溶于水只是个简单的物理变化?如何用实验方法验证?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经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尝试试验氯水的酸碱性。将氯水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试纸中间白,四周红。该现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说明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是什么呢?根据反应物判断很可能生成了盐酸。我适时提出问题2:如何验证盐酸的生成?联系旧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紧接着设问:如何解释pH试纸中间白的现象?我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问题3:设计实验方案推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经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最后演示实验红色花瓣分别放入装有氯气、盐酸、氯水里。到此,揭开氯气跟水反应产物的谜底的时机已经水到渠成。通过探究实验,问题导引,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的逻辑思维紧跟课堂节奏,从一个探究到下一个探究,一直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利用学案启发思维的同时,学生可以将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等直接记录在学案相应要点、关键词空白的位置上,一边上课一边完成学案,节省笔记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为课后整理、复习提供方便。
      (2)概念课学案――课前热身,激发兴趣
      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化学某些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不感兴趣。我们可以设计预习学案――家庭小实验,如在“物质的分散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准备粗豆浆、盐水、糖水、淀粉溶液、茶水、蛋清溶液,放入单层玻璃杯,用激光笔照射杯中液体,从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这样操作无危险且容易成功,不仅让学生提前了解了课堂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实验中粗豆浆不能形成光亮的通路,这与豆浆是胶体的结论形成矛盾。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使学生了解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原因,一举两得。除了家庭实验,我们还可以其他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讲授知识点前,学案以“拓展视野”模块展示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化学发展史、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最新科研成果、生活小百科,等等,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离子反应是较为抽象的一节课,在学案“情境引入”部分,可以展现一则资料: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为什么哑泉水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为什么成为灵丹妙药?学生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上课注意力明显集中,通过学习最终解开了谜底。利用学案,教师可以很好地把握教学契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复习课学案――知识梳理,总结规律
      复习课注重知识的体系和相互关系,学案更多采用章节知识网络、表格形式等。如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里面涉及了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变关系,复习学案只要将各物质之间关系理顺就可以了。如下图:
      在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如果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不强,教师可以给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变化关系,让学生填上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则可以只给出几个知识点,其余让学生自己完成。
      最后精选一些配套的综合习题,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适当练习及时巩固,并体验学习后成功的乐趣。攻克了这一堡垒,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也八九不离十了。
      3.习题课学案――方法指导,精练巩固
      采用学案,弥补了教材编写的大众化,教师针对性选择习题,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思路,预习到位,上课有目的地听课,笔记记录少而精,课后整理笔记有依据、也为以后复习积累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习题课学案主要集中在专题训练上,有针对性地集中教学一类典型例题,归纳学习方法,变式训练、实践巩固,在节省抄题时间上很占优势。当然,教师在编写学案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梯度地设计习题。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有效讨论和交流,而不是完全“放羊”,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不是贪图热闹、流于形式。
      教无定法,每位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类型课堂的学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设计的学案也不同。因此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我们应该深信,只要怀着满腔热情,秉着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就一定能让学案设计教学进一步趋于完善、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业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化学教学,2009.11.
      [2]房宏.以学案为载体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学案 教学 高一化学 设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