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探究教学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高中自然地理

    时间:2019-01-06 03:21: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学生最好的探究状态就是进入“琢磨”状态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是这三个词的核心,因为学生是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自主”,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中都包含“探究”。
      二、“问题”是学生进入琢磨状态的导火索和发动机
      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发现问题――尝试错误――体验成功――趋紧目标”的过程。“问题”是探究过程的导火索和发动机。只有当学生确认问题之后,探究行为才真正开始。A
      三、怎样确定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探究问题
      1.教师设计探究教学的过程。
      (1)从社会实践中萃取案例、萃取活动、萃取问题;
      (2)让知识的获得是方法运用的结果;
      (3)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琢磨状态;
      (4)搭建学生和课程标准之间的桥梁。
      2.什么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呢?
      能引起学生探究动机的案例或问题常常有以下特点:
      (1)矛盾性。
      问题的本质是矛盾,包含矛盾的案例和问题,容易引起人的探究兴趣。
      (2)近体性。
      问题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使学生感到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用,从而产生探究动机。
      (3)实践性。
      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探究动机。
      (4)信息不饱和性。
      对于学生来说,“似知似不知”、“似懂似不懂”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相反,对于完全不知道或完全知道的内容,学生往往缺少探究兴趣。
      3.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探究。
      对于太阳高度角,教师则组织探究,但大气三圈环流往往采用讲述法,为什么?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探究。
      问题至少要具有下列三个条件才能成为探究问题。
      (1)要有相关基础知识。
      (2)要有相关的经验支持。例如大气三圈环流空间尺度太大,难以进行模型模拟再现,因此大家常常采用讲授法。而太阳高度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观测,因此常常作为探究问题。
      (3)这些内容要能组织在一个教学情境下,即能组织一个教学空间包容这些内容。
      4.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
      第一个层面:一节好课最基本的标准是“达成课标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第二个层面:一节好课一要“有诚”,就是老师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真心实意地和学生交流对话;二要“有层”,即教学有层次,不要让人一览无余;三要“有魂”,我们常常听一节课后总觉得不过瘾,问题和素材零散无力,这往往是因为这节课缺少灵魂;四要“有亮点”,一节没有亮点的课很难说是一节好课,好课总有至少一个亮点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第三个层面:一节好课最重要的特征是“学生处在琢磨状态”。
      5.教师常用的设计探究问题的方法。
      一个好问题是研究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最大的苦恼是找不到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我们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涉及探究问题的常见方法。
      (1)从身边地理环境中寻找问题。
      例如,让学生们绘制城市热岛分布图,进而调查热岛成因,研究治理热岛的办法。
      (2)从科学史中挖掘探究问题。
      如在教学《我看地球,我看星空》时,我让学生想象在没有交通工具时,古人眼中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平原、山区、海边,不同生活环境的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相同吗?(让学生们画不同地区的古人眼中的地球的样子。)
      托勒密提出地心说,托勒密在地心说中怎样解释金星的运动的?你能画出来吗?托勒密伟大吗?伟大。在一千八百年前,他不用上帝解释宇宙,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宇宙规律,虽然他没有到达真理,但他毕竟带领人类迈出了远离谬误的一步。他的理论也能够解释很多天文想象,因此,他的地心说在天文学上统治了1500年。托勒密聪明吗?聪明。什么样的人聪明?比古人聪明的人,不算聪明。比同时代的人聪明才算聪明。比后代人聪明的人就更聪明了。
      我们都是站在地球上看宇宙,但是,有一个人和我们不同,它能站在太阳上看宇宙。他是谁呢?――哥白尼。
      怎样运用哥白尼的日心说解释我们观测到的金星忽快忽慢的运动现象?你能画出来吗?……
      哥白尼伟大吗?哥白尼的日心说有错吗?
      (3)把历史文献资料转化成问题。
      师:楼兰在今天的哪里?
      生: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部。
      师:这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如何?
      生:干旱,多沙漠。
      师:如果昔日的楼兰是今天的样子,就不可能这么繁荣,也不可能养得活这么多人了。昔日的楼兰是什么样?史料中有记载,我根据史料记载找了几张图片,你看看昔日的楼兰是不是这样的?(展示湖边有胡杨林,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照片。)史料中说,楼兰靠着水,人们的生活十分富足。这是胡杨林,据说胡杨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展示今日楼兰的照片。)这是今天的楼兰,昔日的胜景已经不再,这是故城遗址,到处是残垣断壁。楼兰怎么消失了?什么时候消失的?
      (4)通过新技术、新视角、新理论设置问题。
      如老师带领学生在google earth上观看全球各地的缺水图片:这是非洲一片干旱荒漠上的一口井,你看有多少人围着这口井打水。这也是非洲,一个小孩正在用马尿洗头。我们再看看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这么多孩子拿着盆等着政府送水来。我们再到近处看看,这是北京郊区的一个农民正在望着干旱龟裂的土地发愁。地球为什么缺水了?
      又如我在讲气候类型时,制作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动画,在动画上出现任意一点,请学生分析这一点的气候特征。北纬40度出现一点A,学生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分析出这个地方应该是一个全年较湿润的地方,这时我在这张图上叠加世界政区图,学生们发现这一点是“北京”,刚才的推断显然和生活实际感受不符合。为什么?经过思考,因为三圈环流的三个假设条件不能满足,当时假设的地表性质单一不存在了,当时假设的地球不自转、不公转的条件也不存在了。因此,气候特征也就发生了变化,海陆分布对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鼓励批判性学习。
      好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解惑,更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例如教师授带学生在河北尉县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学生发现洪积扇是相对较危险的地貌条件,但当地的村庄却分布在洪积扇上。教授重视学生发现的问题,当即决定带学生们沿着洪积扇向下游徒步考察,研究洪积扇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推荐访问:自然地理 探究 高中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