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跨文化交际 移情【浅析在跨文化交际中移情的恰当使用】

    时间:2019-01-01 03:17: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移情这一原理正在逐渐影响着不同的学科,本文分析了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且指出在有些情况下要区分移情与同情、联想之间的区别,从本质上认识移情,继而提出了如何培养、加强移情的建议。
      关键词: 移情跨文化交际分类本质
      
      一、引言
      
      “移情”一词源于德语Einfuhlung,德国人立普斯将其用于美学欣赏,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将感情移入客体作对象化参照,从而使主体本身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形成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而后移情说被引入心理学领域,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指出移情是由理解某一对象的观点,并作出相应的情绪反应能力组成的。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将其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Hogan(1969)指出移情包含两个重要的要素,第一,个人感觉的自我认识;第二,与别人的认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当中,双方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除言语直接表达外,还涉及许多方面。在与客体交流时,主体应首先真正了解自我,对客体提及的事物不存在任何的偏见或先入为主的原有认知,以客体为主,设身处地地站在客体的位置上,即超越自我,对客体的思想和感情产生共鸣,采取适当的行动通过言语或其它行为向客体表达真正的理解和认同,而非出于表面的敷衍。在我国何自然在其于1991年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首次在国内学术界提出了“移情”的概念,他认为:“语言的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即表明移情要使一方在了解另一方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达到交际目的。因此,移情的使用正在不断地渗入到各门学科,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跨文化领域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分类
      
      如何使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近年来人们不断进行探询的方向。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促成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不断感受到来自不同区域的科技成果;其次是全球经济的高度发展,多媒体的诞生和互联网的运用。这些变化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使人们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逐步形成了全球化倾向,带来了全球化意识,因而使人们产生了想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的强烈愿望。因而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移情可分为言语移情和非言语移情两类。
      (一)言语移情
      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通过言语的表达,在表达中移情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如A是美国学生,B为前往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一天A、B碰面,发生了以下的一段情景:
      A Sneezes violating.
      B:Bless you.
      A:Thank you.
      B由于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因此当A不断打喷嚏时,B就预见A可能有些生理上的不舒服,但没有根据中国的生活习惯直接询问A是不是感冒了或是为什么不去看医生之类,而是根据A所在国家文化进行表达,实现了移情作用,这样既达到了交际目的,又使A感到B的关心,合情合理。
      (二)非言语移情
      是指除言语以外形成的移情行为活动,包括姿势、面部表情、触摸、眼神交流等。这些非言语行为的表现也会涉及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要求交际双方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从而在交往过程中达到默契,实现预期效果。
      例如,当与日本人在正式场合交流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听对方讲话时,总是不断点头附和。比如在商务谈判时,一位美国代表将自己公司的要求一一作出陈述,日本代表听后频频点头,如果美方代表不解日本文化,就会以为日方完全同意自己的要求,其结果会造成双方的误会,可能造成谈判破裂。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移情的本质,善于分辨哪些是与移情相似容易产生混淆的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交流。
      
      三、移情的本质
      
      (一)移情与同情的区别
      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除语言、文化、交往和认知基本交际系统外,还包括情感系统,在这一点上情感的转换既有“移情”又有“同情”,因此处理好同情和移情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十分必要。移情者是以别人的文化准则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别人的情感和行为,与别人保持同感理解。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民族的文化特征,置身于目的语所在的文化之中,在平等的对话中达到共识。而同情则相反,交际主体仍立于本民族的文化,并以自己为中心尽量对别人充分理解,达到同情。交际主体立足点是主体本身的价值观,潜意识仍存在着自我中心主义情节。
      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准时有不同的理解,在英国通常认为迟到5到10分钟是合适的,而在一些非洲国家,迟到2到3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刚到苏丹的英国人约定和苏丹人8点见面,那么英国人和苏丹人很可能会在10点以后见面,虽然英国人可以理解苏丹人的行为习惯,将其行为尽量与在自己本民族文化中也可能发生的相似行为相比较,但是无论如何英国人始终是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中心,产生的是同情之感并非移情。
      (二)移情与联想的区别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有时会将联想与移情混淆。联想是由一种事物瞬间想到与之相联系的相似事物,而并非情感的转移。伏尔特指出:“联想原则只能指出诸联想之间是一种纯粹偶然性的联系,他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心灵活动,是一种荣华,经由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使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知觉自发地融为一体的。”立普斯后期也反对以联想的经验原则来说明移情的过程。他说:“我们应当注意到,在姿势里、动作里、自然的声音里,或者人的语言里寓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这种内在的生命是直接地表现出来的,它与所追求的物质对象并不仅仅是联想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不论联想实际上在移情过程中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结论必然是:移情归根到底是独立的,并且深深地植根于人类天生的结构之中。
      比如在日常生活的公共场合,甲提及不适合该场合所议论的话题时,旁边有人提示性地轻咳一声,甲会立即作出反应,不再继续该话题。甲不仅仅是根据咳嗽的声音进行判断,而是根据场合换位思考发出咳声的人想要传递怎样的信息,这样甲便能将交际继续进行。如果在交际中,交际一方对另一方在表达时所产生的情感只是存在一瞬间的反应,停留于表层认知,没有溶进内心,吸收、沉淀后再适当地表达出来,那么这种思想的交流就不能使双方达到共识,双方在交际中也会形成障碍。因此,我们更应该注意在跨文化交际中对移情的正确认识,培养移情能力。
      
      四、建议
      
      (一)要对移情的程度把握适度,做到恰到好处。在交际中既不要有“欠缺”的移情,又不要有“过分”的移情。因为这些都会使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很难理解彼此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难以实现民族文化心理的超越。如果双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总有出入,时间久了就会形成陌生感,无法达到默契、产生共鸣,对跨文化交际形成极大的障碍。因此,我们要建立正确的移情适度原则,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交际的正面发展。
      (二)无民族偏见感。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其独具的特色和魅力,因而在触及不同民族和和文化时,我们先要将自己对本民族的印象模式搁置一旁,对于本民族文化不应产生自满情绪,要避免民族优越感;不要认为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将自身置于另一民族文化之中,吸取来自于不同文化的精华。
      (三)注重培养移情的双重性,即强调交际双方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了解对方的世界,而不是单纯的一方向另一方的文化、思想靠拢。如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交流时,我们除了要有意识地做到移情,了解对方,还要在合适的条件下不断让对方知晓我方的文化特点和固有形式。双方只有都不断参与到移情过程中,交流才会不断加深,真正做到换位体验、换位思考,这样才有可能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障碍,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顺畅,彼此得到满足。
      (四)若想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恰当的移情方法,我们就要坚持学习。文化是在变化中不断更新的,知识也要不断累积、更新。因此,长时间坚持学习会对自身的提高和文化的熟悉有所帮助,继而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达到目的。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使交际进行得更好、更顺畅,减少失误。因此我们必须对移情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解决移情不当等问题,跨越自身内有的民族优越感,使移情在交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haney,L.H.,Martin,J.S.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M].(2nd ed)Higher Education Press &Pearson Education 2002:108.
      [2]Hogan,R.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69.
      [3]Sagi,A.,& Hoffman,M.Empathic distress in newborn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M].1976:175-176.
      [4]Samovar,L.A.,Poter,R.E.& Stefani L.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59-262.
      [5]段夏卉.论语言交际的文化意义与移情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
      [6]立普斯.论移情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5-70.
      [7]刘俊升.移情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概述[J].心理科学,2008,31(4):917-921.
      [8]刘世理.跨文化翻译的移情与同情[J].信阳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9]张燕玲.移情论的形成及分歧[J].辽宁大学学报,1996,(4).
      [10]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5-96.

    推荐访问:移情 浅析 交际 恰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