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关于闯红灯的教育理解] 闯红灯扣几分

    时间:2018-12-29 03:25: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从闯红灯这一事件出发可以看出,当前社会公德的根基比较脆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当今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外在性与“无我”的性质导致道德教育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是现实生活中的曲折掩盖了主人翁的精神。同时,目前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阶段,我们的血缘社会和地缘社会都逐渐解体了。随着公德领域的扩张,公德根基脆弱带来的负面效应必然会越来越显著。只有在学校实行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在公共领域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连贯统一,才可能真正使每个人树立公德意识。
      关键词: 闯红灯 公德 主人翁意识 对策
      
      在北京街头,红绿灯下的许多挥舞着小旗的督导员是绝对必要的。如果没有督导员,只有红绿灯,我确信,对于很多人来说路口就如同没有红绿灯一样,必定时时刻刻都有人闯红灯。那些在国外规规矩矩遵守交通秩序的人回国后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一段时间以后有一部分人也习惯按中国的“国情”遵守交通规则了。我也一样,有时候在没有督导员的情况下,会跟着大家一块闯红灯。我觉得在某些人责备国人没有公德心的时候应该多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否则在不满之余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和种种呼吁就有可能把矛头指错方向,头痛医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公德的根基
      
      大家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接受公德教育。可是面对闯红灯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我不得不说:很多人这十几年所受的公德教育可以说是效果甚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有的人说,这是学校的公德教育出了问题;有的人说,这是个别人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的缘故。我觉得,这是公德的根基不牢固的结果。在我看来,公德是一种对自我与公共事务关系的判断和肯定,是一种主人翁的道德,若不是主人翁,那道德便没有了根基。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国家的主人,交了税,雇人来管理交通,这些交通管理人员是我们的公仆,那么,我们又会如何看待委托他们照应的事情呢?我们大概会像一个主人那样,自觉小心地遵守家里的秩序,并且提醒雇用者要认真负责地维护秩序,好好干活,不要偷懒。毕竟我们是给他开工资的,我们不会把公共交通当成他们的事情,明白这是我们的事情。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这样想,很少有人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因而很多时候公共交通完全就被当成政府的事,人们在这方面缺少公德心。
      
      二、“无人”的道德教育和主人翁意识的缺失
      
      公德的根基是从哪里开始松动的呢?
      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很重要:一方面,当今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外在性与“无我”的性质导致道德教育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十几年的公德教育过程中,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到中学的思想政治,再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把道德教育视为外在于学生,与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幸福关系不大的行为规范,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视学生的道德需要,只是告诉大家这样做好、那样做不对,再加一些举例说明,于是学生们就晕里晕乎地应承下来,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灌输模式。若是学生本身就处于仿佛“物”一般的被动状态、听从状态,那就最适合不过,教学效果也较好。但很不幸,这种教育不论被演绎得多么动人,不论披着多么美丽的外衣,实际上都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这种漠视人的教育必然也会被人漠视。人是有自我的,如果所有外力都不能进行自我的内在转换,根本就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这种道德教育就只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说法,或是苍白无力的教条,没有触及人们内心的道德需要,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树立起公德意识,而当个体周围环境中的种种制约因素暂时缺失的时候,很多人自然从行动上也不把公德当回事了。
      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阅历对人的指导作用远比书上的道理更有影响,更发人深省。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人走过的路愈漫长愈坎坷,就愈应该理解“道理是直的,路却是弯的”这句话。有的人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作格言,但却对这句话太较真,直来直往。在现实的生活中,走曲路线才能完成的事很多,因此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人往往会碰壁,甚至头破血流,在这过程中一些人疑惑了,动摇了,主人翁的精神逐渐所掩盖,认为公共事务不是我的事情,既然不是我的事情,那么只要不被惩罚,就可以不理睬它。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之下,人们是无法树立起主人翁意识的,再加上原有道德教育的缺陷,最终人们没有把自己看作公共领域的道德主体。主体性的缺失,导致公德的根基极度不牢,只要约束不严,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地出现种种不符合公德要求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
      
      三、改变当前中国公德的对策
      
      目前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阶段,血缘社会和地缘社会都逐渐解体了,而所谓的“市民社会”又没有建立起来。满大街的人想闯红灯就闯红灯,只要能躲过警察就不必承担责任。在公德根基如此脆弱的情况下,随着公德领域的扩张,这种负面效应必然会越来越显著。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加强管束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只有在学校实行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在公共领域做到以人为本,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连贯统一,才可能真正使公德意识树立在每个人的心中,这种改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当务之急。
      面对这样的状况,巩固公德的根基既然是当务之急,那到底该怎么落实呢?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公德是主人翁的道德,主人翁的精神的树立是公德心树立的前提,这就要求政府不仅仅要在执政过程中以民为本,因为以民为本本质上还是一种臣民教育,这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权利,只有政府以实际行动让人民权利得到保障,才可能使人产生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即以实际行动让人们明白,自己作为国家一份子的重要存在意义。这样的权利不是政府赏给人民的,而是人民自己争取来的,即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人民通过良好的制度选出自己认为合格的“管家”管理国家,保障自己的权利。这时公共事务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以培养道德律令的自律者为目标。前文谈过,人是有自我的,所有外力如果不能通过自我的内在转换,根本就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德育只有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及需要,尊重人性,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因而道德教化必须把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动力和最终目的,尊重人格尊严。也就是说,只有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问题。虽然道德教育是一种外部的引导力量,但是它不是决定人的道德生活的“他律”。道德教育以人为绝对目的,而不是以道德的约束为手段,它仅是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下对人的一种道德的关切和尊重,道德教育不把人当作表现一定道德的工具,不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把人作为绝对价值和终极的目的加以尊重。只有个人在道德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尊重,个人的自律能力得到肯定,对道德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自由地以行动履行和承担道德责任,才能使履行和承担道德责任成为自己的意愿,才能真正地树立公德心。
      
      四、展望
      
      随着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公德教育愈来愈以人为主体,我相信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每一个个体,都会越来越自觉地遵守国家公共领域的道德要求,不会再去闯红灯,因为这样做等于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虽然这种转变的道路会非常艰辛,但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总有一天会完全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3]杨絮.康德的“人是目的”命题与当代道德教育[J].莆田教育学报,2006,(3).

    推荐访问:闯红灯 理解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