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两化融合带动消防行业 [以国企两化融合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时间:2019-04-26 03:24: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近年来,湖北工业经济呈现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重工业比重较高、中央企业比重高、传统产业比重高等特点,国有企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简称“两化融合”),对推动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实的基础:湖北国有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推进两化融合,“十一五”期间,湖北国有企业的研发经费由2005年的8.7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7.2亿元,增长了5.51倍。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特别是企业的研发水平、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管理升级、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2家企业被工信部命名为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等6个项目被工信部评定为首批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项目。包括5家省属企业在内的49家国有企业被命名为湖北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
      (一)两化融合创新了国有企业研发手段,新产品研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各种数据分析软件、产品设计软件、工艺制造软件以及现代设计技术在国有企业得到广泛运用,创新了企业的研发设计手段,激发了企业的创造热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以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为例,2006年开发新产品22种,2007年开发新产品40种,2008年开发新产品52种,2009年开发新产品76种,2010年开发新产品达到103种。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湖北省三分之一以上的获奖项目由国有企业主导和参与;2011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排名前十企业,80%是国有企业,授权专利数占88.2%。
      (二)两化融合提升了国有企业装备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智能化的生产装备和自动半自动生产线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产量达到新的高度。东风汽车公司将两化深度融合贯穿于生产制造、客户关系管理、全价值链服务等过程,两化融合走在同行业前列。2010年5月,公司《企业集团全球采购协同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在“2010机械工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上向与会代表进行了推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企业近十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1年,企业位于世界五百强第145位、中国企业五百强第25位、中国制造业五百强第2位。
      (三)两化融合提升了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升级。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推进了企业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促进了现代经营管理体系的建立。借助信息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实现了流程再造,一部分企业实现了精益管理。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是中央在鄂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企业存货周转次数由2.3次提高到3次;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1.5次提高到2.5次;库存占产值比由66%降低到41.7%;管理费用占比由12%降低到8.5%;年产值从1.2亿元发展到3.1亿元。整个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四)两化融合推动国有企业绿色发展,促进企业节能降耗。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是湖北国有经济的传统支柱行业,也是能源消耗量较大的行业。两化融合加快了各行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加强了对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利用。武汉钢铁公司在推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中,一方面以铁前工艺为切入点,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不断提高节能减排装备水平。先进的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运用,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能耗指标全面优化,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大治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资源消耗型国企,“十一五”期间投资16亿元进行铜冶炼节能减排改造项目。2011年达产达标后,年产粗铜30万吨,粗铜冶炼回收率提高1.1个百分点,粗铜综合能耗由每吨499公斤标煤下降至319公斤标煤,硫回收率达到96.9%,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000吨以上,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5%,发挥出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
      (五)两化融合促进国有企业机制创新,激发了国有企业活力。经过不懈努力,多数国有企业已建立了“管控衔接、产销一体、三流(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同步”的信息化体系,国有企业走向经济实用、有效适用、与业务高度融合、重视自主创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两化融合道路,加速了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步伐。2004至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3.43%,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1.53%,实现利润年均增长17.1%,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9.25%,为全省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两化融合带动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国有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十一五”末,全省共有10302家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总体改制面达97.23%,盘活存量国有资产770多亿元,7861户企业通过民营化经营、兼并和破产等途径退出了国有序列,涉及资产超过600亿元。国有资本逐渐从不具优势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汽车制造、能源电力、冶金、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全省地方国有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58.2%,有16家企业的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湖北国有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湖北国有企业两化融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有差距,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差距,与一元多层次战略的要求有差距,同时也与调动国有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要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不够合理。鼓励企业加强两化融合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推动两化融合的领导机构层次不高,联席会议制度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企业领导人的考核评价与两化融合工作还不完全匹配;一些企业内部对两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还有较大差距,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两化融合的要求还不适应。   (二)人才队伍不相适应。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企业需要大量具有丰富专业技能、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高素质人才。企业新招录的毕业生往往只能操作计算机而不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企业原有的一部分员工受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有限,现有的既懂专业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尚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国有企业的两化融合投入大多依靠企业自筹资金、自制规划、自找地盘。而一些国有企业规模偏小,实力有限;一些基础性、公益性的重大两化融合项目因补偿机制的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投入热情。当前设立的两化融合专项资金,仅面向中小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一批信息化专业服务平台建设,缺乏面向大中型企业的两化深度融合配套资金和土地、税收优惠政策。
      (四)政策的法律效力层次不高。我国现有两化融合相关政策,大多以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和一般文件的形式下发,最多属于政府部门规章,没有以国务院令,甚至人大立法的形式对该项工作予以系统规范和强力推进。法律效力不高使得工作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有限,从而导致政策执行不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未来的建议: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创造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环境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动力。贯彻落实《湖北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彻底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外延发展方式,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开展自主创新,注重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之路。
      (二)健全体制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加强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建设,形成定期沟通、协调行动的部门间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领导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共同推进的企业示范工作机制,建立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机制,完善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建议由国务院统一制订各行业信息化评级和考核体系规范,以此为依据,结合各地实际,建立企业两化融合评级和考核指标,引导企业加大两化融合投入,加快转型升级。
      (三)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加大信息化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信息化职业技术教育,推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加快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拿出专项资金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培养信息化建设急需人才。
      (四)提供优惠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各级政府从制度层面综合考虑,采取适当的途径增加对企业两化融合项目的资金支持。提供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对国家级和省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提供配套的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提供优质的信息化平台服务。制订政策,引导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低廉、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服务。
      (五)提升政策效力。通过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建议参照日本的《产业振兴法》和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出台类似国家法律法规,如:企业转型升级条例或两化融合促进法、结构调整促进法,将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提升到法律的层面,提升政策效力,使两化融合、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共识、全民共识。
      (作者彭瑜系湖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总经济师)

    推荐访问:国企 带动 融合 结构优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