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关于电大教育科研现状的多维思考及对策研究_电大教育科研方法

    时间:2019-01-15 03:34: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科研水平是学校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电大教育事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科研工作的保驾护航。本文主要从教育科研地位、教育科研策略、教育科研组织、教育科研队伍、教育科研机会等五个方面来分析电大教育科研现状,目的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关键词:电大;教育科研;现状;多维思考;对策��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一,是衡量学校学术水平乃至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电大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科研的促进功能也日趋凸现。但纵观电大教育科研现状,存在较多亟待改善的问题,首先电大教育科研还缺乏科学的定位,科研促进功能的发挥不充分,整个电大系统学术氛围还比较淡薄,国内学术声誉较低,很多电大的科研工作仍处在“从内打不开,向外走不出”的窘迫境地。目前,电大正步入内涵式发展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来推动学校内涵品质的提升,增强办学实力。�
      
      一、电大教育科研现状分析�
      
      (一)教育科研地位�
      大学自产生之始,就被认为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在经历了长期的以科研为方向和以教学为方向的分化、整合后,大学逐渐成为科研、教学、学习的联结体,“现代大学在最高层次上全心全意并毫无保留地致力于增进知识、研究问题与训练学生。”科研成为大学日常活动的中心工作之一。�
      
      电大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长期走以教学为绝对主导的“一条腿走路”发展路线。电大所着重的是关于如何开展教学的具体工作,而对影响教学工作进程和质量的基本原因缺乏理论上的重视。学校没有把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科研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缺乏高校应有的学术气氛和科研环境。科研在整个办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目前,我国电大教育科研远远滞后于实践,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理论体系,照搬国外远程教育理论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情况对电大今后发展至少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教学质量无法保持持续提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大学在理论指导或支持上会遇到障碍;不利于综合实力的提高,使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缺乏竞争力;我国高教系统存在一种现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地位靠的是科研,所以科研滞后影响了电大的社会形象及认同感,为很多工作的开展制造了不必要的障碍。�
      
      (二)教育科研策略�
      教育科研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科研取向和科研适应性。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科学分类标准,高等教育研究可划分为三个取向类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实践开发研究(发展研究)。 �
      
      到目前为止,电大还没形成一个明确的科研策略,最明显的特点是缺少有特色的电大远程教育理论体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表现为:�
      
      1.基础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进行发展性、创新性研究,制约了整个远程教育研究的深度。此外,我国的远程教育理论大部分直接引自国外,没有结合中国特色去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2.一般理论研究缺乏针对性。满足电大实践工作的需要应是电大教育科研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但很多科研是为理论而理论,为研究而研究,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应用性研究缺乏理论性。应用性研究可以说占据电大科研的很大比重,但这些研究都过分偏重具体工作与实践经验的探讨,没有进行应有的反思,没有很好地从个别引出一般,从而削弱它的理论性和普遍指导意义。�
      
      (三)教育科研队伍�
      电大已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网络远程教育时期,有很多新的课题或问题亟待去研究与解决。电大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机构,很多研究课题都同时涉及教学、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即在某一个课题研究上需要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专职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协作参与。电大科研的跨越性特点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电大有必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但现实情况是,电大缺乏一个科研氛围,科研队伍比较薄弱,很多教师、管理人员尚不了解科研对本职工作的促进作用,甚至造成只有少数的专职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且这些研究大多仅限于对实际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很少进行理论层面的反思。虽然有的电大加强了人才的引进力度,却又忽视了对校内人才的培养,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挫伤了校内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在引进人才过程中,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不注意完善人才的层次结构及科研梯队建设。�
      
      (四)教育科研组织�
      经过长期的发展,普通高校有着较成熟的科研组织。从组织结构上讲,普通高校一般都设有科研处,由一位副校(院)长领导,负责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鉴定、评奖、成果管理等工作,它是一个管理、协调机构,具体科研过程是以系或研究所为单位进行。从组织方式上看,普通高校通过政策支持、经费保证、设施建设、科研交流等措施来促进科研的发展。�
      与普通高校相比,电大科研组织还很不完善。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有中央和省级电大才设有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研究的机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下电大几乎没有。电大的研究机构兼有双重身份,既是科研实施机构又是科研管理机构,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集中做好某一项工作。科研机构、教学机构之间的地位很不平衡,前者往往被视为学校的附属机构。此外,与改进教学或办学条件的投入相比,电大的科研投入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发展的需要。�
      
      (五)教育科研机会�
      科研机会的情况可从宏观和微观二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也就是�
      学校科研机会的获得方面。从微观上分析,指学校内部人员的科研机会的获得方面,包括学校为其人员从事科研工作提供的课题申报机会、保障条件、交流机会、培训机会等。�
      与普通高校相比,电大的科研机会获得存在先天不足。首先是本身科研力量的薄弱,包括缺乏一支层次结构合理,有着较强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科研配套措施也很不完善,使电大无法大量提出或承接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其次,电大的社会地位与普通高校不可同日而语,受外界关注的程度较低,导致一些重大课题来源的缺乏。最后,外界对电大办学存在一些偏见,电大在课题申报、成果评审等方面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使电大丧失部分科研机会,也挫伤了电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电大教育科研发展对策�
      
      (一)确立电大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
      普通高校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与科研是不可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本的辩证关系,即在教学基础上开展科研,在科研指导下进行教学。面对着普通高校涌入远程教育市场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竞争,电大必须及时扭转科研滞后的局面,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向,才能做强做大自己。科研一方面能为电大各项工作提供理论导向,使之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能通过与具体工作的融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增强电大科研的理论性与适应性�
      对于电大教育科研而言,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使其跟上电大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稳住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要放开各种应用性研究,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着眼于应用研究,致力于开发性研究,使三者有机结合,即理论研究有适应性,应用研究有理论性。在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引进先进理论和发展自我特色的相互关系,尽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大远程教育理论体系。�
      
      (三)完善电大科研系统�
      第一,关注电大科研“小系统”建设。�
      电大科研“小系统”建设是指各电大内部科研组织建设。电大科研涉及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可把他们分为四个研究梯队,分别明确各自的科研目标、科研任务与科研职责。各梯队之间并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能够互相沟通,能够进行协作研究。�
      第二,关注电大科研“大系统”建设。�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电大是一个由中央电大、省电大、市县电大构成的大系统,各级电大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为此,可充分发挥系统易于沟通的优势,建立一个科研交流机制,各级电大可借此相互交流,以便集思广益,共同完善电大科研工作。�
      方案一:基于互联网,在校园网上开辟一个科研专区,其内容可涉及科研信息、科研最新动态、各级电大科研最新经验等。这种形式操作方便,信息包容量大,利于各级电大适时交流信息,不断改进各自的工作。�
      方案二:设立专门的科研交流协调小组,制定科研交流计划,组织各种科研交流活动,保证各级电大交流渠道的畅通。�
      方案三:细化到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职科研人员,要求他们主动建立起与上下级电大的信息交流渠道。科研交流应被确定为他们的一项工作职责,规定职责条例,设置监督机制。学校应尽量改善他们科研交流条件,比如配置长途电话、联网电脑等。此外,还应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和其他电大人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或者定期召开科研交流会,邀请各级电大人员参与交流,交流体会或结果可以简报形式甚至形成论文予以公开发布。 �
      
      (四)优化电大科研队伍�
      第一,大力实施“名师”工程,以名师带动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带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项目的开展,产出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科研成果,改善电大教育科研的社会形象。�
      第二,重视科研梯队建设,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应建立在有利于科研梯队建设的基础上,保证科研队伍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等的有效组合,保证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
      第三,针对电大教职工职称评定难、课题申报难、科研成果评定难等现实情况,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获得电大系统内外的认同,树立其科研信心。�
      第四,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参加国内外科研学术活动,参加进修、访问、讲学、合作研究等。�
      (五)构建科研考核机制�
      电大教师除了承担教学和教学管理双重任务外,还应和普通高校教师一样,定期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任务。对此,学校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制度规定,包括科研考核机制的建立,即把教师科研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纳为年度考核或专业技术考核的重点内容,在评优和分配政策上与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一起统筹考虑。为强化科研考核工作,建立教师科研业务档案,以此为依据奖优罚劣。�
      
      三、广东电大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做法�
      
      (一)建立电大科研基金�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为契机,广东电大加大了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推动全省电大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设立了“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并提出课题招标,鼓励电大教师及管理人员以个人名义或科研小组的名义竞标。�
      (二)开辟课题申报绿色通道�
      在校级课题管理上采取“宽进严出”,降低申报门槛,特别是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申报,课题项目只要符合电大科研的基本标准,一律给予批准立项。在纵向课题申报上,学校制定“积极推荐,积极扶持”的政策,凡经科研处报出的国家级或省部级(含省教育厅)纵向课题立项申请,被批准立项的,学校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科研资金支助;课题申请未立项的,学校给予项目申报费补贴。�
      (三)实施“251”人才工程�
      “十一五”期间,广东电大全面实施“251”人才工程,到2010年,培养和引进20名学科带头人;聘请50名在本学科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培养100名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各主干课程和专业教学科研任务。“251”人才工程的实施将为学校锻造出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科研人才。�
      (四)精简科研管理机构�
      2006年底,广东电大改革科研管理机构,把学报编辑部和校报编辑部从科研处剥离,专门引进新人才,配强科研处科研管理科。精简的目的是强化科研处科研管理的专项职能。�
      (五)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
      制定《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扩大科研成果奖励的范围和幅度,强化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美].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78-282.�
      [2]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37-141.�
      [3]胡晶.科研在电大教师及管理人员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 .开放教育研究,2003,(3)24-25.�
      [4]丁新译.远距离教育研究[J].中国电大教育,1995,(5)72.�
      [5]李力,李光先.关于目前远距离教育研究的思考[J] .中国远程教育,2000,(11)42.�
      [6]杨永裘,吴晓波.湖南远距离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大教育,1997,(1)13-14.�
      [7]王淑娟.简论电大的科研管理[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50.

    推荐访问:多维 电大 教育科研 现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