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综述】踏入社会必须懂的道理

    时间:2018-12-23 19:53: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青少年社会适应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的学术形态。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虽已取得长足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深入挖掘。
      关键词:社会适应 青少年 心理
      
      青少年处于人生阶段心理变化和身体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这是个体身体、心理逐渐成熟,迈向独立生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时期。青少年最善于抓住时代的潮流而适应变化的社会,但是由于年龄特征和多种原因,他们也容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往往无能为力,仅仅限于养而忽于教;而学校教育则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青少年的智力,提高学习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上,相对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和良好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以致青少年中出现了许多的适应不良和问题行为。
      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影响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环境因素青少年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更多社会适应的心理技巧,比如提高情绪智力,改善个人因素中的保护性,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十分有意义。
      
      一、社会适应的定义
      
      1953年,美国心理学家Doll提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Heber(1961)代表美国智力缺陷者协会给适应行为定义为“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适应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效能”。Grossmanz(1973)则把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人承担起他所在文化群体中对他这个年龄期望承担的个人及社会责任的程度”。Greenspan于1997年提出的“社会性能力模型”理论,认为适应行为包括了社会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社会性能力包含了个人情感能力中的气质和性格,以及日常能力中的社会性智力。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中将社会适应定义界定为: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顺应环境,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和平衡的状态。而研究社会适应则必须从研究社会适应行为着手,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了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个体满足与其年龄相符的所处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二、社会适应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机制
      
      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就发现社会适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Doll在编制文兰社会成熟量表时就指出,适应行为有一个多维的结构,它包括多种行为,他的量表中就涉及了八个方面。Nihra(1969;1974)在编制和修订“适应行为量表”时将题目分为“适应行为”与“不适应行为”两个部分。Meyers(1979)的研究发现适应行为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自我满足和社会责任。
      聂衍刚(2005)提出可根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适应行为,包括内在适应行为和外在适应行为。内在适应包括:(1)自我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变化自我调节和行为反应,如人格发展适应、情绪调节、行为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行为等。(2)青春期适应行为是指青少年随着进入青春期而对自己性生理成熟而表现出来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反应,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对性知识的了解、对性行为的态度、对恋爱的态度及异性交往的方式等方面的行为特点。(3)身体变化的适应是指青少年对自己身体机能、生理状况、体貌特征变化的适应行为。外在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与学校适应、社会交往适应、社会规范适应、就业与职业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
      聂衍刚同时提出,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良好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自我定向、社会认知、身体与性、计算机与网络等。适应不良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七个领域。三个方面是社会不良行为简称社会行为、品德问题行为简称品行行为、心理问题行为也称神经症行为。七个领域包括社会性行为、服从行为、可信赖性行为、刻板行为和活动过度、自虐行为、社交活动行为、令人烦恼的人际行为以及补充题精神药物使用行为。
      我国学者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提出,社会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适应,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具体的心理操作和行为表现的过程。根据心理操作和行为表达的差异,个体的适应分为“掌握”、“应对”和“防御”三个层次。掌握层次实际上就是个体学习行为的获得机制。应对层次的适应就注重于探讨在应激源背景下构成的适应问题,以及人们所采取的应对风格和应对策略。防御是个人调节和管理消极情绪(诸如焦虑、沮丧、自尊受挫)的过程。
      李冬梅等(2007)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差异性: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发展性:社会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正常个体还是非正常个体,其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所发展;并发性:许多社会适应问题是共同存在的;期望性:与个体所在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密切相关,又随文化而异。陈建文(2001;2003;2004)通过对大量有关文献分析,发现在研究影响社会适应机制的因素中,学者们较多地集中于对个体因素(乐观、好脾气、敏捷等)和环境因素(良好家庭气氛、亲密的同伴友谊、和谐的社会环境等)的研究。近来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被引入社会适应的研究当中。
      
      三、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是研究社会适应行为、了解个体适应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国外常用的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有:AAMR适应行为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独立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项目、社会表现调查表等。国内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姚树桥1995)、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聂衍刚2005)、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崔丽霞2005)及国内学者对一些国外量表进行修订和使用。
      由于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标准和维度的划分有很大差异。但不同测量工具也有共同之处:测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积极适应而是消极适应;大多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非正常群体,因此使用这些工具对正常群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测量,其结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四、社会适应的研究范式
      
      陈建文(2001)根据大量有关社会适应文献的分析,提出社会适应性结构的研究有两种研究范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一个是“功能-结构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通过确定社会适应评价标准去选择和确定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两种人格类型,然后再通过考察两种人格类型的行为倾向和人格特征就可以得到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第二种研究范式是“过程―结构研究范式”,该范式将社会适应过程看做是可以被解剖成连续性的、但又具有质性差异的几个环节,即:(1)心理发动环节,(2)起始比较环节,(3)内容操作环节,(4)适应持续环节;这样通过考察社会适应过程的几个环节中人们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就可以揭示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
      
      五、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少,主要集中在对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如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儿童、弱智儿童等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行为的研究等领域。
      基础性的研究包括各类量表的设计,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姚树桥、龚耀先(1984)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陈建文(2004)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等12篇有关量表研究(王光,2002;陈慧萍等,2002;钟佑泉等,1997;戴育红,1998;张凤等,2002;长凤等,2002;范希文等,1997;易欢琼等,1999;袁水平等,2000;闰瑰娟等,2001;罗昭逊等,2002)。
      由于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纷杂的状况。例如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研究(孙春晖等,2001;王惠萍等,1998;李政云,2001;鞠红霞,2002;韩启放,1994;冯廷勇等,2002)与适应不良行为研究(邓世英等,2001;霍金芝等,1995;韩萄等,1995);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可以分为内在适应研究(鞠红霞,2000;李政云,2001)与外在适应研究(张凤,2002;王惠萍1998;潘昊,2002);从社会适应因素的研究又分为家庭因素研究、学校因素研究和生活经历因素研究等。
      
      六、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局限
      
      虽然目前国内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工作较为充分,但是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在研究对象上,对社会不适应的研究对象还没有扩展到偏差行为青少年,即工读学校学生;
      (2) 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上,对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青少年的量表往往使用不同的量表,使得这两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2]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李冬梅.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崔丽霞.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05.
      [5]王光等.学龄前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状况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
      [6]吕陈慧萍等.浙江省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比较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02.
      [7]钟佑泉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在例儿童中试测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8]戴育红.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与教育对策研究.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8.
      [9]张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0]长凤等.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1]范希文等.名儿童美国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测定结果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
      [12]易欢琼等.广州市一岁儿童适应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
      [13]袁水平等.城乡儿童适应行为特点比较.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
      [14]闰瑰娟等.适应行为量表郑州市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2001.
      [15]罗昭逊等.寄宿制小学与普通小学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分析.贵州医药,2002.
      [16]孙春晖,郑日吕.《学习适应性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学探新,2001.
      [17]王惠萍等.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应用心理学,1998.
      [18]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19]鞠红霞.关于中学生人格特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20]韩启放.人学新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健康心理学,1994.
      [21]冯廷勇等.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
      [22]邓世英等.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心理与发展教育,2001.
      [23]霍金芝等.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5.
      [24]韩萄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结构和群体差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
      [25]李政云.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水平特点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26]鞠红霞.关于中学生人格特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27]潘昊.早期教育对儿童气质和适应行为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

    推荐访问:综述 青少年 社会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