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想象思维的培养

    时间:2019-01-26 03:41: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爱因斯坦说:“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高尔基也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世界的思维。”没有想象,不可能有诗,也不可能有文学。试想,如果茅盾没有对白杨树的联想,就不可能有对北方农民乃至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赞扬;杨朔若没有对蜜蜂的想象,就不可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创造世界的哲理。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也就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同时,要努力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在教师的教学中去驰骋语文大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联想,利用想象去遨游思维的太空。
      
      1.阅读教学和想象思维的关系。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语文教学中想象思维的运用会使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总之,想象力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语文思路就会闭塞,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对语文世界的实践靠想象去创造,跋涉靠想象去拓展,对世界的思考靠想象去开拓,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2.阅读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能力涉及阅读写作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大纲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语文训练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离开想象力语文就像一杯白开水。
      在教学中,组织创新性阅读课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师即作为阅读主体存在,同时也是阅读计划的拟定者,阅读信息的提供者以及阅读情境的设置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采取多元化阅读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想象力,使阅读教学生动有实效。
      2.1 情感式阅读激发学生想象力。古人云:“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要使学生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诱导情感因素的激发。
      2.2 品读、细读体味文章培养想象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细读文章时及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会激发学生创造出新的精神世界。例:在学习《芦花荡》一文中,让学生细细体味老头子因没有圆满的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本题引导学生品读两个片段,在品读中细细体味,在品读中展开想象。学生在仔细阅读、品读过程中了解了生活,产生了情感共鸣,获得思想认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品读中学生抓住老头子的外貌、动作、心理等归纳出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把二菱心中老英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激发创造思维。
      2.3 结合当代精神、生活解读文言文让学生与古人对话。由于历史的长河隔开了古人与今人的生活时空,对于初学文言文的中学生来说,思想上的隔阂远比语言障碍难以解决。毕竟古人的思想情怀距离今天已经十分遥远,古代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卷,所展示的思想情怀,学生往往难以想象。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了学生的思想特征,引导他们找到自己与古人思想的交叉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发挥想象,设计合理情节,通过听、说、读、写、画,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情感。
      2.4 品味诗歌意境激活想象力。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28个字凝练地写出羁旅之思。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把这首元曲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散文语言,使简练的语言成为联想和想象的依据,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添油加醋,把诗歌语言形象化、具体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教师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眼,引导学生口述画面。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融入了散曲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文中强烈的羁旅之情:凄凉的环境,孤独的人物,游子惆怅的心情。
      创新思维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得)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充分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新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联想和想象。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的这一主线,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创作高品质的作品。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想象 思维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