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国际结算课本第六版pdf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时间:2019-01-01 03:26: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国际结算》课程既有系统理论和实务规范、法律规则和惯例,又有较强操作技术和实用性的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推广双语教学,实行案例教学,着重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标准意识,跟踪学科动态发展。
      关键词: 《国际结算》 双语教学 案例教学 模拟教学
      
      《国际结算》是高等财经类院校国际贸易和金融学等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既有系统理论和实务规范、法律规则和惯例,又有较强操作技术和实用性的课程。《国际结算》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仅凭课堂上的讲解,没有实践操作,学生很难对国际结算的理论和实务有一个系统深刻的了解。在专业课课时有所压缩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领悟程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国际结算工作,成为该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具体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根据课程特点,实行双语教学
      
      国际结算的实际业务不仅涉及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部门,而且涉及外贸企业、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众多相关单位和业务环节,所出具、办理的各种单证、票据都大量涉及英文。因此要想读懂英文单证,了解和弄清那些专业术语的真正涵义,相关业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还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事这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是必要的,即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讲授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还要教会学生制作和审核各种英文单据。
      但是从实践上讲,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较为严峻的挑战。双语教学要求学生既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然而对学生来说,接受新的知识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要接受用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专业信息,难度必然很大。一般来讲,各高校的国际结算课都会开设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实施双语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鉴于此种情况,双语教学应该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将其编入不同的班级,调节授课时的英汉比例,因材施教。此外,要想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还应该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否则会限制讨论、问答、对话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师来说,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但熟谙专业知识,而且精通英语,并且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否则很可能词不达意,让学生不知所云,教学效果难有保障。而且,《国际结算》是一门涉及面极为广泛的业务课程,包括法律、保险、贸易等多个领域,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二、实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国际结算》课程的讲授中,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讲课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理论部分的理解。
      国际结算实务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内容涉及《国际结算》课程的各个方面。教师应从实务中搜集较新的相关案例,在课堂上先讲述该案例中所要运用的专业理论知识,然后对案例进行简单的介绍,接着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在分析过程中,可以运用讨论、辩论、提问等启发式教学法,推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教师对本案例的讨论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述并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重点。这样,通过实际的案例,学生既能充分体验实战感受,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从实际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国际结算方式非常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传统的教授方法,一般都是按照结算程序、步骤、特点的顺序介绍各种结算方式。然而,如果完全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学生面对众多相似的结算方式,往往会觉得很枯燥,且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对于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最佳的结算方式难以把握。此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模拟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案例教学虽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仍然属于口头的讲解和想象,没有真正实现实践操作。因此,教师在《国际结算》课程中应该引入模拟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模拟教学法指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一组模拟情景,让学生根据设定的条件或借用现实条件,自主决定采取何种虚拟的经济行为,然后观察和分析这种行为的结果。模拟教学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演练,采用这种方式时,利用网络汇集和共享高水平的软件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途径;二是建立相关的有形实验室或实验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训练的场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内高校很少能在校内建成国际结算实务实验室或实验基地,因此第一种方式是最适合一般高校的。
      国际结算中有关票据的知识就较适合采用模拟教学法。票据是国际结算中非常重要但又非常难学的一个部分,专业术语非常多,如果仅仅借助于课堂讲授,效果一般都不大好。而通过模拟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票据的要式性特征、票据流通的各个环节和票据行为的发生等,不仅可以变枯燥为鲜活,加深学生对票据有关知识的印象,还能为学生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依据国际惯例,甄别中外差异
      
      国际惯例是指导各国进行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为了避免和解决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法律冲突,促进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作为清算国际间债权债务活动的国际结算,必须以国际惯例为基础。因此,在《国际结算》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国际惯例渗透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无论是关于票据要式性的要求,还是单据的制作、结算方式的使用。
      为了适应不断开放的经济形势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必须以国际惯例为准绳来指导和开展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部分内容条款规定多,学起来枯燥,记忆起来困难,因此,教师除了对一些关键条款和难以理解的条款进行讲解外,绝大部分内容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己去体会和理解,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测试来检验学生理解掌握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和外汇银行由于在国际结算业务的实际操作中和国际惯例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而在出现问题和纠纷时,国际上又往往是以国际惯例为标准来进行仲裁,这种情况一方面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尽管从总体趋势上来说这种中外差异将不断缩小直至消失,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为学生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跟踪发展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国际结算》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经济学课程,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多端的影响下,国际结算实务、有关国际结算的国际惯例、各国对国际结算的政策等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结算》课程的相关内容也应随之变化,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向学生介绍国际结算的最新发展。
      事物的变化与教材上的反映客观存在一定时滞,往往导致课本知识与实际可能存在脱节现象。例如,几乎所有现行的国际结算教材中的信用证业务所依据的国际惯例都是UCP500,信用证的审核单证都是依据UCP500开展的,但实际上,最新的信用证国际惯例已经更换为UCP600,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有些条例与UCP500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UCP600,同时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务操作中转变观念,以UCP600为依据处理信用证业务。
      一般来讲,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国际结算领域的新变化,就是明天有关国际结算政策、管理改革的依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结算的现实做法、现行政策及惯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结算的最新发展和变化,以实现该门课程的“务实性”。
      
      参考文献:
      [1]张宇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下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经济,2009,(4).
      [2]赵汴,邹帆,张丽娟.开展国际结算课程网络教学的探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7,(2).
      [3]费钟琳.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实践[J].教学研究,2008,(1),4.

    推荐访问:结算 课程教学 改进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