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记忆中的庙会(外两章)

    时间:2021-07-11 00:02: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我的记忆中,少年时期翘首期盼、心向往之的事情就是过年和赶庙会了。过年是吃好饭,穿新衣,打灯笼,放鞭炮,煞是热闹,但和赶庙会比起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其热闹程度又稍嫌逊色。过年是分散在家家户户,是一个面,而赶庙会是集中在某个地方,是一个点,所以一个集中点和一个分散面相比,当然更显得红红火火。
      那时农村的商品交易很简单,主要靠平常的集贸市场,在我们周边稍远的地方,每天都有大集可赶。比较有名的集市,老百姓都能用顺口溜把日期连在一块:“一六三八南旺集,二七四九赶康驿,三八五十赶站里(即南站)”,这几个地方都是原来的公社驻地,每个地方十天之内有四个大集。集上有卖吃的喝的及日用杂品的,还有少量生产工具。集市虽多,但每次时间都很短,只有一个上午,下午就没人了。更短的集市交易在拂晓时分进行,天一大亮就散了。庙会就不同了,一般每年只有一次,每次时间至少四天,项目庞杂,气氛热闹。我印象最深、赶得最多的是附近村柳林的庙会。
      我国的庙会历史悠久,由祭祀活动而产生,因娱乐大众而发展,为商品交换而兴盛。据《礼记》中记载,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观摩为酬谢农神而举办的祭祀活动,并评价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可见当时狂热非凡的场面。原来佛教传入我国,人们又把祭祀神仙和烧香拜佛结合进行,场面也越来越壮观。象柳林的庙会,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这是佛教中开庙门的日子,原先的地点在村外的蜀山附近,那里有座庙,前往祭祀和参拜的人数众多,有经济头脑的人就为他们提供饮食茶水,挣点小钱,再往后蜀山慢慢地被开山打石采挖成坑了,庙也不存在了,庙会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方便人们赶会,逐渐将庙会转移到村里。
      农历四月初八,正处春夏之交,已是万木葱茏、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的时节,人们暂时搁置没完没了的农活和纷繁复杂的事务,带着不同的目的前去赶会。有的是为了购置麦收的农具或储备小麦的家什,有的是为了调剂家中的余缺,有的专门为了到庙会上听戏的,有的媒婆是为了借机让男女双方见面的,更多的是为了大人孩子一起吃喝玩乐散散心看看热闹的。孩子们象出笼的鸟儿,叽叽喳喳,欢蹦乱跳,追逐打闹,要跟着大人们享受一番。姑娘们则要精心打扮,浓妆淡抹,香气绵远,花枝招展,一路上银铃般的笑声不断。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披着朝霞而来,沐着夕阳而去。那时交通工具很少,大多数的人迈开双脚,踏着路边碧绿的小草,嗅着园林浓郁的花香,饱览着沿途大运河的风光,欣赏着柳林婀娜多姿的柳树,追逐着翩翩起舞的蝴蝶,从四面八方蜂涌而来,络绎不绝,像一条条溪流汇入湖泊。庙会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挨挨挤挤,里三层外三层,狭窄的路段或热闹的场所简直是水泄不通。庙会都要划行归市,骡马牲畜、农具器材、餐饮小吃、玩具杂耍、说书唱戏等都有大致集中的区域,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锅碗瓢盆、衣帽鞋祙、锄镰锨镢、日用百货,店铺林立,摊位稠密,各色各样,应有尽有。商品虽不精致,许多东西粗老笨重,但结实耐用,价格低廉。那时人们的诚信程度很高,还不大会造假,基本上没有假冒伪劣商品。走在庙会上,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锣鼓梆子声,货物及器具碰撞声,家畜家禽鸣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身处闹市,嘈嘈杂杂,乱乱哄哄。
      在我刚记事的年龄,大概是四五岁的时候,第一次跟着父亲去赶会,就让父亲把我给带“丢”了。尽管生活比较困难,父亲还是给我买了煎包和粥,我美美地吃了一顿,体验到了赶会的幸福。吃饱了,喝足了,父亲带着我转悠了一阵子,然后告诉我:“你站在这棵树旁不要动,我到那边看看,买个锅盖就马上回来。”父亲走的时间稍长了些,我左等右等等不来,就张开大嘴哭了起来,边哭边随着人流往前走。正哭喊着,可巧碰上了邻居家的一个姑姑,她一看是我,问明了情况,便告诉一位熟人到那棵树旁等着我父亲,她把我领回到家里。
      尽管有了这样一次经历,但我对赶会仍然是乐此不疲。庙会上小吃云集,饭馆、包子铺、小吃点多是临时用帆布或苇席搭建起来的棚子,有的就是露天营业,更多的小商小贩游串于会场的人群中,哪里有买卖,就在哪里停下。那颤颤微微、红白相间的肥肉块,圆如轮盘、薄如纸页的大烧饼,外焦里嫩、香气扑鼻的油炸丸子,金光灿灿、酥软可口的油条馓子,洁白如雪、嫩滑光鲜的豆腐脑,还有那一串串红似玛瑙、晶莹耀眼的冰糖葫芦,卖苹果梨的,卖各类点心的。那叫卖声至今仍回响在耳畔:“烟台苹果莱阳梨,赶不上我卖的萝卜皮”,“花椒茴香的大螺丝(蜗螺牛)”,“豆腐脑,真是好,捞不着喝叫人恼”,连卖熬糖稀的都吆喝道:“香蕉桔子薄荷糖,小孩吃了不尿床”,有的就干脆直呼:“有钱不花,掉了白搭”。看着那鲜艳夺目的颜色,闻着那滚滚而来的香气,听着那撩人胃口的喊叫,真的是馋涎欲滴,多么想饱餐一顿,大快朵颐呀!但那时生活条件比较差,兄弟姐妹多,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能品尝个一两样,打打牙祭过过馋瘾罢了。
      玩具市场花里胡哨,令人目不暇接。迎风飞转的风车,栩栩如生的面具,薄如蝉翼的糖人,呜哇作响的喇叭,还有哗啦棒槌皮老鼠,泥巴老虎布娃娃,用木头做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精明的商贩往往采取套圈、打彩等手法吸引人,最终是掏腰包的人赚个开心取乐,小商贩们赚个盆盈钵满,皆大欢喜。
      农村的文化活动很贫乏,平常根本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庙会却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秧歌扭得风风火火,龙狮舞得翻江倒海,武术耍得刚柔相济,魔术变得莫名其妙,旱船划得乘风破浪,唢呐吹得激荡人心。各路艺体高手纷至沓来,各种民间节目美不胜收。最吸引人的还数唱大戏的。剧场往往安在比较大的场园内,四周有围墙,临时搭上台子,从外地请来戏班,提前贴出告示,打出名角的牌子,形成轰动效应。我们那一带流行山东梆子,唱腔与豫剧差不多,只不过比豫剧更显得慷慨激昂,高亢雄健,铿锵有力,甚至有点声嘶力竭、遏阻行云的味道。动作更加粗犷,架式更加夸张,舞台上洋溢着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舞台角色分生旦净丑,一种人一种服装,一个脸谱,表演都有各自的要决。如表演手势,“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表演“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如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小生的表演是三个字:“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索,冲是武打勇猛威武,气宇轩昂。演的《穆桂英挂帅》、《打金枝》、《西厢记》、《铡美案》等等,好多观众都会唱,剧场内人山人海,场场爆满,有的人是下午听了晚上接着听,四天的庙会一天不落。有的戏迷苦于囊中羞涩,便趁晚上保安不注意的时候翻墙而过,或者是戏演到过半之后,给把门人员递上根烟,说上几句好话,让人放行后看上一些片断。
      吃喝玩乐和物资交流无所不包的庙会,浓缩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荡漾着淳朴直爽的乡村气息,承载着中国农村的民俗文化,记录着当地农民的生活轨迹和心理状态,既有物资的交流,又有精神的享受。在经济比较落后,社会比较封闭保守的时代,庙会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参加工作后,我就再没有赶过庙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庙会的作用也越来越被淡化,但庙会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吃的随想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必不可少。
      我虽然“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但在吃的问题上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记事时,正好赶上吃大锅饭,“一大二公”,一九五八年吃食堂,全生产队的人都到大食堂领饭吃。我记忆最深刻、曾经令我头痛不已的就是美其名曰“豆梅”的大锅饭,那是什么饭哟,实际上就是煮的胡萝卜,里边掺上一些黄豆粒,满碗找不出几个豆粒子来,上顿吃,下顿吃,不吃只有挨饿,可把我给吃伤了,以至于多少年以后,我闻到胡萝卜味就感到熏脑子,过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过来。大锅饭没吃多久,就给吃垮了,人们又回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餐桌上。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主要内容的“三面红旗”刚树起来时间不长,就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天灾加上人祸,粮食大幅度减产,村里人把野菜、树叶等能吃的东西全都吃光了,还是饿死了不少人。

    推荐访问:庙会 记忆中 外两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