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抗战中的知识分子

    时间:2021-07-05 00:03: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作者通过对甲午战争至全面抗战爆发历史的回顾,分析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并分析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投入救亡运动,重新认识抗战期间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和历史,提出应更理性、客观的去看待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选择,无论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还是新儒家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文化的追求,根本上都是“三民主义”。
      关键词:抗战 知识分子 三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2-1-6
      贵州知行讲坛名气很大,我很早就知道,有机会前来做2015年知行讲坛的第一讲感到非常的荣幸。这也是我今年第一次离开北京。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将会开展,抗战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会重新引起讨论。我们知道,大概从2011年开始,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关节点纷纷步入百年纪念,且重新予以了讨论,重新讨论的过程中,过去比较教条的史观得以发生变化和动摇,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网络、公众讲坛的普及。事实上,这些史观变化早就在学术界的研究中得到了体现,只是少为大众所知罢了。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教材,并没有随着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同步更新。
      就如何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在多大程度上吸纳进教材中去这一问题,多年来我们和有关部门以及那些编教材的朋友有过多次讨论。只是这一问题太难解决了。在自由民主国家,通过吸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实现教材的更新,大概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而我们则需要更为长远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行的全国统一教育模式,决定了我们对教材稳定性的要求远远超过自由民主国家。要是教材更新得太快,考生就不干了。比如说今天我们讲抗战,说抗战的领导力量、中流砥柱可以重新讨论。但是得告诉现场的中学生,考试的时候不能这么答。考试的要求与我们对一般历史知识的了解脱节了,这就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所在。
      针对这一问题,我的建议是,像历史学课(尤其是近代史)的知识问题,就不应该纳入到考试的环节,而是应该拿到公民教育的环节中去处理。如果这样,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一般公众的知识之间,可能不会形成太大的落差。当然,这是一点闲话。
      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抗战中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二十年前的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我就参与研究抗战史。当时我的研究重点是抗战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术。1995年出版了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老所长刘大年主编的《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该书中的思想文化部分(约七八万字)就是我执笔的。当年在我写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界还没人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思想文化的脉络、架构进行研究。毕竟那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又发生了1989年的事件。
      《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之后被翻译成几个国家的语言在海外出版。在抗战史的研究上,该书具有科学奠基的意义,提出了很多好的问题。刘大年先生就提出,我们重新研究抗战史,要把抗战作为中国民族复兴的关键点来审视。这给我们一个非常重大的启示,即不要再像过去那样,很教条的去讲一党抗战、政党抗战,抗战实质上是全民族的抗战;日本发起侵华战争,是整个民族的危机,不仅是共产党、国民党或者第三党派哪个党派所面临的危机;正是通过抗战,整个中华民族得到了重新的整合。我们注意到,在抗战之前中国还不存在“中华民族”的概念。当然,考据学的研究说1901年就出现了“中华民族”这一名词,但这一名词仍然不成其为当时中国人的身份自觉。恰恰是在八年抗战的过程当中,中国的知识界、普通民众慢慢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基于这一视角,再争论抗战的领导权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这一问题,就显得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去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七七抗战和中国知识分子》,专门讲“七七事件”爆发前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有何反应。我们知道,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不同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因为五四以后,随着现代中国学术架构的形成、现代中国知识转型的完成,传统社会的士大夫阶层消失了。士大夫阶层在传统中国背景下,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人,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他们承担着为处于沉默状态的农、工、商代言的责任。到抗战爆发前一段时间,中国的知识人已经非常专业化,就是说能够知道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人越来越少。即便这样,还是有一批在专业之外能够发声的知识分子,这一批人一直引领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政治有着适当的制约。
      现在我们讲抗战,都知道是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但中日之间发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去年是甲午战争一百周年,我在很多地方都讲过“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和演变”。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之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日本的向西方学习之路比中国走得更彻底、更快。在这样一种差异当中,中日之间发生利益交集与利益冲突是必然的事。1894年的甲午海战就是一个必然。但我们注意到,甲午战争中国被打败时,中国没有人去抱怨日本。1895年开始,中国的知识界、政治界不再纯粹向西方学习,而是转身向日本学习。从1895年到1915年之间,是中日关系相对比较好的二十年。这二十年间,中国以日本为模板,逐步走向维新、变革、新政、宪政,中国基本上是按照日本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地跟着走。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向日本学习了不少东西,日本给中国提供了真诚的帮助。
      “真诚的帮助”是指什么呢?当时的日本有着一种类似“大亚洲主义”的意识,即作为同文同种的亚洲国家,在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得联合起来应对西方白人国家。这一情况到1915年发生了大的变革,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改变中日两国国民心态的重大事件,即“二十一条”。1915年正处于“一战”期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在中国看来,“二十一条”是要灭亡中国。经过讨价还价,中日两国于当年的3月份达成《民四条约》,删掉了“二十一条”中的许多条款,但保留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问题。1918年一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就要求日本归还山东,但日本不愿意归还,这直接导致了次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之后,中日之间国民心态发生变化。我们注意到,1919年之前到日本留学的新一代中国知识人,在1919年一改对日本的亲近态度,逐渐开始疏离、敌视。到了1920年代,中日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相互之间不理解,彼此都弄不清对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到了19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的发展、苏联的发展,又一下子改变了整个亚洲的格局。至此,影响中日关系的,除了原来的民族主义之外,又增加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因素。

    推荐访问:抗战 知识分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