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当代中国弱势群体政治亚文化的状况\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1-07-03 20:02: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近年来我国弱势群体的政治亚文化不断对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心理需要更多的关注,因此整合政治亚文化的迫切性也一步步提高。
      关键词弱势群体 政治亚文化 整合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48-03
      
      一、我国弱势群体政治亚文化的状况及特点
      (一)我国弱势群体政治亚文化的状况
      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指出,一个政治体系的全体人民是由地方集团、种族集团或社会各阶级所构成的,它们都可能各有特殊的倾向或趋向。他把这些“特殊的倾向”称为亚文化 。他从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将政治文化区分为三种类型——地区型、顺从型和参与型。地区型政治文化以封闭状态的部落和结构单一的小型社会文化为典型,由于社会成员被封闭在地域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简单,事务单纯,所以,人们不关心自身区域之外的事务,国家政策也很少影响他们的生活。顺从型政治文化下的民众往往被动的接受统治,由于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对政府产生影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被动服从政府管制,对于政治体系没有任何期望,既不想也没有能力去参与政治生活。在这种文化下,民众视自己为臣民而不是参与政府的公民。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下,社会成员相信,参与政治不仅是自己的权利,也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手段。所以民众一般积极要求参与政治过程,以便影响政治决策。
      我国的统治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整个政治文化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其为整个政治文化体系规定基本的政治价值观,使整个政治文化形成一种基本的共同性的政治态度和倾向。属于主流政治文化的人群大致可包括国家政治官员、经济精英、科技文化精英、中产阶级等。这部分人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基本上是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他们有时间浏览国家要闻的信息、有精力讨论国家政策的走向、有渠道或者有能力向上表达自己的政见,属于阿尔蒙德和鲍威尔的分类中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然而弱势群体最关心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如何能够维护好自己的财产和权益。至于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国家又出台了什么新政策、政府如何宣传其政治文化在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中所占比例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他们仅有的政治生活或者仅限于向居委会反映和投诉。并且,弱势群体或具有生理上的弱势,或属于社会性的弱势,被社会排斥到参与政治生活的主体边缘之外,他们既不关心国家政治状况,更多的注意力在生活的维持上,也没有意愿没有能力去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是不参加不等于没有意见。由于在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势之下,弱势群体都会有一定的“被剥夺”的心理。这一类人群政治心理、政治情感和价值观都在一定程度下反映了其生活状态,因此其对于国家、政府存在着不满情绪,也不能完全认同政府的决策。
      (二)我国弱势群体政治亚文化的特点
      1.我国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度低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去直接影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度低的原因之一是我国针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在我国,由于政治体制改革仍在进一步推进中,民主机制并不完善, 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许多公民的政治权利在现实政治中不能得到完全的行使。并且现实中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渠道有限,再加上弱势群体是社会中最底层的人群,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政治体系的政策输出,而很少有途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体系中,向政府诉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
      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度低的原因之二是这类人群不仅经济地位低,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他们的政治意愿往往被忽视、被隔断。相对较低的地位使得弱势群体的呼声很难被政府听见,同时媒体的关注度也不足够。更多时候,弱势群体表达出自己的政治意见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使他们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讲,长此以往,也会对社会的安定造成隐患。给社会安定带来忧患之后,反而没有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政府的帮助,使他们更不相信政府,就更难参与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去。循环往复,造成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度越来越低。
      2.我国弱势群体的政治情感弱
      弱势群体的政治文化总体来说并不是服从于我国的统治政治文化的,只能说他们是被服从。当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政治政策的输出、被动服从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那么他们的政治心理其实是属于情绪化的、封闭的,同时其政治行为也是盲从的。
      弱势群体大部分是低学历者,他们对政治的认知度的进展是缓慢的,并且与其生活状态同步的。也就是说如果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且在接触到大众传播如电视、报纸等时,他们的心中就有了“不同阶层的人群生活质量不一样,受到的重视也不一样”这样的心情。这时,弱势群体自然而然就会对国家政策、政府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抱怨和不满。参与居委会的换届选举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对投票权的形式,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行使背后的阴影。在投票活动中经常可能存在种种操纵贿赂等不良行为。所谓的“全民公决”却被少数人变成欺瞒大众的政治活动。而一旦居民察觉选举中的猫腻只会对居委会以及政府失去信心和期待,从而将自己仅有的政治参与范围再一次缩小。因此即使国家对弱势群体有照顾政策、有关怀和重视时,他们也会觉得不足够,因为他们始终并没有达到比其高一阶层的人群的生活水平。所以对国家的统治政治文化存在不赞同甚至反对的心理,政治情感因而也就偏离了国家主流的情感趋势。
      在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新国情下,大学生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政治情感在毕业之后也产生了复杂的变化。这部分人群从小受党的教育长大、从小沐浴着党的精神成长,然而在毕业之后,就业形势的严峻却使他们中的部分人开始对从从小所受的教育开始产生怀疑。许多从农村考进大学的贫困二代是带着全家人甚至全村人的希望背负着债务辛苦念大学,然而在毕业之后却还得回家种田,这种现状加深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不满,加剧了因贫富差距而引起的憎恨心理。此外,大学生毕业后靠家庭的社会背景找到工作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习惯。这种习惯却使那些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资源的学生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因此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认同也在逐步被消磨、被损坏而偏离国家主流政治文化中的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二、我国弱势群体的政治亚文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影响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政治亚文化和统治政治文化有出入的。阿尔蒙德将在国家中在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有严重分裂的人群称之为政治亚文化群,他们可以有有共同的民族感情、都对国家忠诚,但是对社会问题、思想意识等持却有不同政见。
      (一)寻求国家合法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笔者认为,我国拥有爱国情节、民族情结最浓重的恰恰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但属于这个人群的弱势群体的政治亚文化大部分却是同国家的政治文化相偏离的。因为生活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生存的权利因种种愿意被剥夺以及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缺少了解,他们更多的是抱怨国家的政治制度、抱怨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太少。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制度转型、政治文化自身转型速度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亚文化作用于政治发展的动态单向性亦会随之放大并加剧,这恰恰直接影响到公民对政治发展价值取向的认同程度。弱势群体不断地寻求国家法律法规的合理性,质疑各种制度、质疑各级官员,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中国主导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合理性支持,也制约着我国目前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也有学者指出,这样会“惯性制约着人们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认同,阻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的产生和传播,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严重障碍,制约着文化、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推荐访问:弱势群体 当代中国 对策 状况 政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