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

    时间:2021-06-26 16:02: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部的异质化的错误理解和不当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产生了体制性疏离、价值性疏离和区位性疏离。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顺利、有效地运行并充分实现其所应有的“共效应”,必须建立良性的共生、共轭和共振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发展的战略前提是,必须超越概念,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广义思想政治教育;超越体制限制,重建“大政工”格局;超越结构限制,从横向分工、纵向管理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网络化;超越区位限制,从区域分立走向区位互动下的区域联合。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和发展还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建设为战略基点,以共同的关切主题、共同的挑战与回应凝聚共同体,强化共同体意识和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共同体危机; 场域疏离; “共效应”; 运行机制;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009-04
      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入它的而立之年,教育部及各高校纷纷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来的发展进行总结,并期待以此为起点,创造学科领域的新辉煌。然而,无论是学术创新论坛(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还是期刊访谈,总是集中在高校,几乎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人的独角戏。忆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创立的那份基本文件——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1]的初衷,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这一论题再次进入了笔者的思维视野:思想政治教育本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广泛、深入地不懈探索和实践,高校“一家独大”表象的背后掩藏着怎样的共同体现实状况?社区、企业及社会其他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称“思想政治工作”、“宣教工作”等)事实上也在有效地开展,它们为什么与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疏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疏离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部门及其成员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其所应有的“共效应”,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正是这些问题触发了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在微观上的运行机制和宏观上的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四重内部疏离: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现实危机
      从社会总体看,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统一的目标和内容,遵循着基本的活动规律和相同的实践原则与具体要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之所在。不过,全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则会发现,社会宣传与学校、军队、企业、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有其特定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也有其特有的活动规律;不同的社会领域(如不同行业或面对不同人群)和地理区域,思想政治教育则以群体性、地方性为特征同样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遵循不同的规律。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部,基于社会分化而产生的专门化实践,无论在对象、内容还是方法、手段、载体,乃至整体形态上,都会呈现出一种异质化倾向。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存在的异质化现象本身并不会导致共同体的危机。这实际上是一种常态。然而,由于对异质化的错误理解和不当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部的现实危机便“合乎逻辑”地产生了。共同体各部分之间的疏离,以及由此继发的互信缺失、资源争夺、观点抵牾、效果抵消,是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危机的根源。在此前笔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讨论[2]中,由于“场域”视角之限,将共同体内部的疏离现象统称为“场域疏离”,从共同体内部疏离的发生原因看,至少会呈现出以下不同形态,甚至可能会叠加为多重疏离:
      第一,体制性疏离。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之所以有存在并良性运行的可能,原本正是基于政治体系的维持之需要和体制的支持。但现行的体制并非真正保障它作为一个共同体实现良性运行,却恰恰导致了共同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疏离。从全社会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部门看,党的宣传、社会宣传与教育部门之间的疏离,教育体系内部不同学段之间的疏离(或曰“衔接性缺失”),学校、社区、企业、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疏离,是这种体制性疏离的集中体现。从管理体制上看,缺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指导和监督执行的部门,中央层面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呈弱化之势,地方层面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际上已被虚化,联系、协作机制往往停留在形式层面,且表现出临时性,体制本身在强化各工作部门本位意识的同时,却阻碍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条块分割、互动缺失的现象表征着共同体的现实危机。
      第二,价值性疏离。指对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个体价值的体认上存在的疏离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疏离。在理论工作者那里,不少人表现出对理论研究价值的过度自信,在专注于理论的体系化、深刻性的同时出现了以宏大的主题和晦涩、新异的话语方式为特征的学院化倾向,却既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生生的现实给予充分关注和有效回应,也无视甚至鄙视那些实际工作部门的经验总结性成果;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者那里,由于工作压力较大,专业训练不足①,往往认为理论研究成果的有用性不足。二是不同工作部门或人员对自身价值的体认呈现出局部性,以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向上缺乏连续性、一致性,目标、内容上缺乏有效衔接。比如,不同的教育者之间,有些更强调对教育对象的自身素质发展的促进,另一些则更强调行为规范的遵守,由此出现紧张关系;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强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对用人单位在员工的稳定性方面的需求未予重视,导致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忠诚心教育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冲突。这些既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也对共同体内部关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第三,区位性疏离。这种疏离主要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空间区位所导致,且与体制直接相关。区位性疏离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地理上的行政区域间疏离和社会意义上的城乡疏离、校内外疏离等等。在地理空间上,不同行政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理论上可以各负其责,但是,以属人管辖为原则还是以属地管辖为原则,尚无明确的规定,不少地方的外来务工人员、异地租住人员往往难以成为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社会层面,城乡之间的疏离既可能源自前者(外来务工或异地租住),也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等原因相关。校内外疏离则突出地体现为社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在当代中国,正呈现出社会成员的组织化、单子化趋势同时增长的趋势,这种区位性疏离会进一步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减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推荐访问:共同体 发展战略 运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