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财商,影响人生的方向与步伐

    时间:2021-06-16 00:00: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zhn/xzhn201406/xzhn20140621-1-l.jpg
      专栏:财商教育
      【开栏的话】一年前,也是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新智囊》的“智囊读书匯”破了一个例——介绍了中国第一套原创儿童财商教育丛书——《财富历险记》,这套丛书曾被称为:“孩子健康阳光的财富观倡导者!”
      一年后,我们再邀该套丛书的作者张帆先生在本刊开创一个“财商教育专栏”, 把支撑《财富历险记》背后的有关公民教育、财富观教育以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呈现出来。如果说,一年前起航的“财富号”是孩子们认知财富的小舟;那么,今天开启的专栏,则是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体悟、共同分享的园地。
      衷心祝愿我们每一位家长,在“财商教育专栏”中能有所收获!
      财商,不仅仅是理财或赚钱的能力,还有对待财富的态度、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支配财富的方式。
      这几年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都在向家长们介绍少儿财商的理念。有支持也有反对的,支持者似乎要多些。但很多时候,支持者的理由并不比反对者更让我欣慰,即便他们真诚的目光中流露出的热切,足以让冰川融化几米。“老师,我们家孩子太需要教育了,你快教教他那些压岁钱如何理财吧”,“我们炒股票总是亏钱,要是从小能学会如何投资,现在肯定发大财”。
      每当听到这些话,我就像酒肆的老板,摆出精心酿制的美酒,被顾客一抢而空时,听到的赞美却是,“这酒瓶子真漂亮,拿回家装醋最合适”。不过,这也让我坚信了一点,提高孩子的财商,应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完成的成长教育。
      被误读的财商教育
      将财商简单等同理财或赚钱的能力,不仅是部分家长的误区,甚至成为这个时代的通识,这也是财商教育普及不畅的症结所在。
      微传播时代信息的碎片化,阅读的浅表化,导致了思维的浮萍化、教育的功利化。
      财商,这个大家似乎都熟悉的名词,被想当然地误读和片面化。
      如果将财商教育狭隘地理解成理财的能力,以这种理念培养出的孩子,只会成为工作的动物或者赚钱工具。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的教育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或技能,这正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机械。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门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或心智模式。
      教会孩子做菜的武艺,只是培养出能拿高薪的大厨,而不是美食家。将孩子的步伐练就仪仗队员的英姿,更应该教会他,能在路途上享受旖旎的风光。
      财商,不仅仅是理财或赚钱的能力,而是对待财富的态度、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支配财富方式财商三角图能够比较简明地表述出财商的内涵。
      财商三角,也是关于财富的道、法、术三者的辩证关系。
      财商培育的初级目标是 让孩子在成年后,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其终极的目标却是生活的幸福,人生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是因为有了钱,想干嘛就能干嘛,而是如同孔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确定“欲”、明白“矩”,才是财商教育的本源。
      对待财富的态度,决定了人的财富观,某种程度也决定了幸福观、人生观。财富观是财商教育的目标,是道。孩子成长过程中,明了目标比路径或方式更重要。
      两点之间可以有无数条线,每条斜率不同的折线或曲率各异的弧线,都是丰富人生的一种选择,任何父母也无法预知这条路上会有怎样别样的风景。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精心创作的独立的个体,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他们有权选择自认为精彩的人生道路。作为父母,只要承认孩子不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就没有权力为孩子划定前行线路,因为这往往是你认为是最合适的,而不是孩子们想要的。家长有着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欲”,确定清白的“矩”。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自由,如果用数学模式来描述,欲是人生幸福的终点,矩就是起点与终点之间有边界的多维空间。边界的划定,取决于当前的法律制度、社会道德,家庭文化与个人修养,是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言传身教与他们共同完成的。
      用经济学思维来构建经济社会的财富观
      引入经济学的概念,来弥补代传统的道德教育的不足,是我在财商培训中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目前看来已经见到了效果。
      意识到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啃老”、“月光”、缺乏责任感,甚至出现“坑爹”的“官二代”、“富二代”等不良现象,不少家长选择弘扬国学的方式,来培养未成年人的品德,以防微杜渐。传统美德当然是每个孩子都必需的,但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经济,与以乡村、宗族为单元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能以注入新的思维模式来应对新的社会秩序,只能徒增礼崩乐坏、吾谁与归的悲叹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中的产权观念是很明确的。家庭中所有的财产属父亲所有,在孩子们成年以后,他才会当着族人的面,极为正式地将的财产分配给他们。而这种根据长幼之序、嫡庶之别来进行的分配方式,早有约定俗成的制度,迎合着社会的伦理纲常,维系了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家庭秩序。
      父亲控制着产权,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要求子女的思想行为必须遵循古训族规,并承诺代代相传。兄弟姐妹间,都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进行着良性的竞争,而那些违背父母意愿的不肖子孙,将可能被逐出家门,失去财产的继承权。这种制度运转得极为顺畅,让我们忽视了它的内动力,而过分关注了它维系的秩序本身了。
      家庭中产权概念被忽视只是近几十年的事。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孩子在家庭财富的享用中再无竞争者;中国人本来就有穷家富路、再苦不能苦孩子等习惯。不幸的是,恰恰在这几十年,正是中国家庭财富急剧增长的时代,孩子们的物质要求,几乎都得到了超前的满足。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一种思维惯性——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理所当然。父母的钱是可以顺便花的,而且迟早会是归自己所有。家长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妥言行,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概念。他们高兴时会说:爸妈这些钱、房子都是留给你的;生气时就会抱怨:我们在外面打拼,都是为了你!你怎么就不争气呢。

    推荐访问:步伐 方向 影响 人生 财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