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西部回族50年社会经济变迁述略

    时间:2021-06-04 12:01: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2-0586(2007)01-0124-03
      收稿日期:2006-12-06
      作者简介:丁菊霞(1975-),女(回族),宁夏同心县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
      
      一、西部回族概况
      
      (一)人口与分布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回族人口为9816805人,居全国人口第四位,少数民族人口第三位。回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并由西向东人口数量大致递减。西部12个省、自治区内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58%;西部地区回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聚居区较多,规模也比较大。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区。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分布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截至2005年,回族人口有206.49万。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
      西部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各异。前者主要是与汉族交错聚居,后者主要是杂居在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西北地区受高原和大陆气候等因素影响,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风大沙多。地形有荒漠、草原、高山、丘陵、山地等。这里气候干燥,冬长夏短、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甘肃、青海、宁夏南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形主要以平原、山地、丘陵为主。居住在黄河上游的回族和兄弟民族,自古就以黄河为依托,发明了黄河引灌技术,灌溉农业发达。
      新疆天山周围的回族人以天山雪水为主,发展灌溉农业,阜康、昌吉等地农业发达。吐鲁番一带的回族人,长期与维族人杂居,受其影响,借鉴了维族人的坎尔井灌溉技术发展农业。
      西南回族绝大部分生活在气候温和、水土肥沃、易于耕作的坝区,交通便利,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
      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西南边境回族,与当地其他民族情况大体相同,多山崎岖,土地贫瘠,交通落后,经济生活以发展矿业和山区经济为主。
      由于回族分布地区广泛,各地的自然状况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历史不同,加上受周边不同民族的影响,回族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生活的多样性特征十分明显。
      
      二、社会改革与政治制度变迁
      
      (一)社会改革三阶段
      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回族和其他民族一起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从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回族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前进。
      西部各地回族农村中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耕作方法、栽培技术不断变革,各回族自治地方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等地的枸杞、西吉等地的马铃薯以及永宁一带的温棚种菜技术等发展形势良好。
      西部城镇中的回族人发挥当地优势,建立特色产业,宁夏吴忠的奶牛养殖和清真肉食品加工以及同心的羊绒等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西部回族地区的经济不断外向发展。回族聚居的甘肃临夏州人多地少,资源贫乏。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州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有13万,其中有7.5万人到全国各地从事建房、修路等工程,有近万人在全国各省区搞汽车客货运输,有1.2万人外出从事铁、木、油漆等专业。劳动力的外向型流动,使他们学到了各种技能,看到了更多的致富门路,回到原籍后,他们开工厂、办商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民族区域自治载入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进一步加强,1982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比较完备的规定。1984年5月《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西部回族聚居地区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回族的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有关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都有适当数量的回族代表。在各级回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中,回族干部都占有相应比例,并且选拔优秀的回族干部担任自治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充实各工作部门和业务技术部门的领导班子。另外,回族的风俗习惯普遍受到尊重,回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也得到了全面贯彻。
      
      三、经济从业变迁
      
      (一)变迁过程
      解放初期,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下,社会生产主要以集体农业生产为主,我国回族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农业生产部门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主要是城市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由于政策宽松,回族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社会从业状况发生了改变。农业依然是主要从业方式,但是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从事林业、牧业、渔业的人口相对有了上升。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回族从业方式和择业范围更加广阔,不管是聚居区还是散杂居,都是这种情况。农村人口除了从事农业,还兼事畜牧业、商业等。城市从事珠宝业、交通运输业、皮革业、清真饮食业的人愈来愈多。
      
      (二)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西部地区工农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加,工业化水平、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都有所提高。当然,随着经济增长,西部地区回族农村居民和城镇职工人均纯收入也稳步增长,随着人均收入增长,回族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贫困问题得到了缓解。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大、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县域经济滞后等因素,扶贫后的农民返贫现象增多,在西部回族聚居区贫困问题突出,部分农村人收入偏低,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偏差。
      
      (三)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经济发展依然以高物质消耗为代价。在市场经济引导下,人们重视经济发展,而轻视经济、人口、资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致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愈

    推荐访问:回族 社会经济 变迁 西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