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奇葩

    时间:2021-06-01 04:0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管理学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同质化的飞速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管理面临着创新与变革的压力。人本管理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核心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有效管理的武器。
      关键词 人本管理 软性管理 人性假设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都应该以人为核心,激励人,发展人,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人本管理理论也逐渐成为管理理论理论的新趋势。
      
      二、人本管理思想的演变
      
      1、中国古代人本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思想虽然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其历史要悠久的多。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人治管理思想,这些仁政王道学说,是十分可贵的人本管理思想的源泉。
      (1)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早期的人本管理思想应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儒家管理思想。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可用八个字概括:礼、德、仁、宽、恭、信、敏、慧。其核心思想内容是仁治、德治、礼治,而德治、礼治的内在本质就是人治。儒家由重人伦、人性、道德引发出民本论,在内涵上很符合后来提出的人本管理。他们很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提倡人之自我光大,与天地参,即能和天地并立,成宇宙主宰。到了后期,儒家思想更是在坚持天人合一的同时高扬人的主体性。“天之能者,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天之能,人固还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言论一直是指导我国人民各种活动的行动准则。在儒家思想看来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人性(善恶),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得人”),管理的组织原则是“人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安人”,……总之,一切都离不开“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管理是为了人。
      (2)道家的人本主义思想。道家管理思想也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本特征。首先,道家管理思想指出了人的重要地位。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第25章中讲到:“故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是说,人与“道”、“天”、“地”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与现代人本管理中所强调的“管理即人”、“管理的核心在人”的主张意思相近。其次,老子在《道德经》第57章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即主张领导者要以无为的方式管好人和用好人。道家思想对现代人本管理的启示:以人为本,柔性管理。
      (3)兵家的人本主义思想。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出选才的五条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用人方面非常重视“适”、“恩”、“威”、“恕”、“严”等几个方面。《孙子兵法》中蕴含了大量的谋略和用人之道。《孙子兵法·军事篇》强调了士气和激励士气的重要性。《孙子兵法·地形篇》论述的是将军和士兵之间的关系,指出激励及调动下级积极性的重要性。这些都体现了现代人本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激励思想。
      兵家思想对现代人本管理的启示:正确选人和激励下属的重要性
      
      2、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演变
      (1)人际关系学时期——人本管理思想的开端。20世纪30年代梅奥创立的“人群关系学”,揭开了现代人本管理的帷幕,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包括以下要点: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既存在正式组织,又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梅奥认为工人获得集体的承认和安全比物质刺激更为重要。影响工人积极性的还有工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工人社会地位低下,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发挥不出来。这种理论实质上是把泰罗的“经济人”假设,上升到了“社会人”的假设层次,使管理理论进入了行为科学阶段。与此相适应,就产生了“以人为导向”的管理思想。这也是管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行为科学时期——人本管理思想逐步成熟。20世纪40年代,以马斯洛、赫兹伯格、麦戈雷戈等为代表人物的“行为科学”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发挥出力量来达到组织目标。这一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重视人的因素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重视人的外在关系行为。
      (3)z理论——人本管理的具体管理模式的提出。威廉·大内作为日裔美国籍学者在其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应对日本企业的挑战》中提出了“z型组织”的概念,是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具体的管理模式。z理论认为:使员工关心企业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实行民主管理,即职工参与管理。长期的雇佣,信任的人际关系,员工相互平等;人道化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消除单调的工作,实行多专多能;注重对人的潜能细致而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树立整体观念,独立工作,自我管理等。90年代之后,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的《美国企业精神》、当代领导科学创始人科特教授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等,都提出了具体的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上述所有学者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员工都设计成为“企业主体”,认为企业的主体是人,主体人的思想并没有抛弃人的需求,包括人对经济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对群体生活的需求,人是企业的主体思想,把人本管理推向了现代的境界。
      
      三、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
      
      人本管理的内涵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客体,从尊重人的角度开发和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的内外相关者,实现组织目标和成员个人目标。人本管理是从管理态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到管理方式的全新转变,涉及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从心理到行为的全面革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人本管理分为五个层次:情感沟通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员工自主管理、人本资源开发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个性化发展原则、引导性原则以及人与组织共同成长的原则。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励人,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激励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员工的潜能。激励和人本管理具有同一性,即实现员工个体的发展。激励是实现人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坚持合理的激励原则,选择合适的激励手段,才能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的特征是:第一,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把人置于

    推荐访问:论丛 奇葩 理理 林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