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25000激动人心的远征

    时间:2021-05-25 20:03: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主持人/王 瑾
      专栏作家/徐占权
      
      长征的历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的不朽词作。他以娴熟的诗词韵律,歌颂了红军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生动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
      
      毛主席的这首词,主要描述的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概况。1934年10月10日,毛主席和周恩来、张闻天、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等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人率领中央红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区出发,开始举行战略转移,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历时373天,途经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长征。
      据统计,在历时一年多的长征中,中央红军用于作战的时间41天,日行军的时间267天,夜行军18天,全程休息约47天,行程达二万五千里。他们翻越了20多座大山,其中有著名的大余、骑田、萌渚、都庞、越城这五座绵延不断的山岭,还有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打鼓山、拖罗岗(又称仓得山)五座终年积雪的大雪山,穿越了人迹罕至的川西茫茫水草地;渡过了乌江、大渡河、白龙江等22条大江大河,通过了苗族、彝族、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进行了湘江战役、四渡赤水之战等重要战役战斗380多次,占领了黎平、遵义、通渭等60多座大小城镇,突破了上百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围追堵截。
      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红25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红6军团(后来升编为红二方面军)也先后撤离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根据地,举行长征。他们历尽艰险至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地区,实现了党中央关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战略计划,结束了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
      当然,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当时,国民党蒋介石纠集了上百万军队进行围追堵截,企图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于死地。然而,英勇的红军指战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纵横驰骋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青海、甘肃、陕西、湖北、河南等14个省,长驱六万五千里(中央红军、红25军、红四方面军、红2、红6军团),进行重要战役战斗约600次,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战役战斗达120余次,打破了优势敌军的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夺取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的七个阶段
      
      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既是光辉而伟大的,又是艰难而曲折的。按照中共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变化和各路红军长征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可分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4年10月-12月,红军长征受挫阶段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尽管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设置的四道封锁线,但部队遭受严重损失,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红5军团第34师、红3军团第18团成建制地丢掉了。成建制的损失,是红军建军史上的首次。也证实了博古、李德等人在长征初期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第二阶段,1934年12月~1935年1月,红军长征的战略转变阶段 中央红军处在全军覆没的危急时刻,毛泽东从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出发,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同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展开了坚决斗争,力主放弃同红2、红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从根本上实行战略转兵,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进军。他的正确主张先后得到王稼祥、张闻天和周恩来、朱德等人的积极支持。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的激烈争论,中共中央终于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放弃了博古、李德等人原定北上湘西北同红2、红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黔北进军。中央红军强渡乌江,智取遵义,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党的路线重新回到了正确轨道,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与此同时,红25军从实际出发,先后放弃在桐柏山、伏牛山地区创建根据地的计划,进入陕南地区,立足发展,创造出新的局面;红2、红6军团发起湘西攻势作战,有力地掩护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并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
      第三阶段,1935年1月~5月,红军长征转败为胜的发展阶段 中央红军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从战略指导思想到作战形式都实行了根本转变,坚决摈弃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竭力推行的错误战略指导思想,废除了那种与优势国民党军拼消耗的笨拙战法,充分发挥红军运动战的特长,利用国民党军之间的矛盾,在川黔滇地区实行广泛的机动作战,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威逼贵阳,进军云南,逼近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企图,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战略主动权。与此同时,红25军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红2、红6军团实行了战略转变,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湘鄂川黔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在嘉陵江战役胜利后,由于张国焘擅自放弃川陕根据地,使红四方面军再次陷于无根据地作战的困境,被迫于5月初开始长征。
      第四阶段,1935年5月-10月,中央红军和红25军长征胜利结束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继续高举北上抗日的伟大旗帜,在会理会议后,率领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接着,中共中央在懋功(今小金)以北的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推动抗日救国运动的发展。会后,中共中央始终坚持党的北上战略方针,与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局势极端危险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避免了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武装;中突,并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与此同时,红25军西征北上,先期到达陕甘根据地,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并与陕甘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进行了劳山战役、榆林桥战斗,巩固和扩大了陕甘根据地,为迎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红2、红6军团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巩固扩大了湘鄂川黔根据地;张国焘非法成立第二“中央”,一意孤行,率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第5、第32军南下,斗争异常艰苦。
      第五阶段,1935年10月—11月,红一方面军恢复和发展阶段 红一方面军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下,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与此同时,红2、红6军团开始战略转移,并取得初期胜利;南下红军在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指导下,严重挫折,被迫转入防御。
      第六阶段,1935年12月~1936年7月,准备直接对日作战阶段 红一方面军按照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和军事战略,先后进行了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开始实行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并:仕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巩固和扩大了陕甘根据地;与国民党东北军、第17路军初步建立了统战关系,基本停止了内战,为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红2、红6军团长征到达甘孜地区,与南下红军胜利会师,并于7月5日与红一方面军第32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张国焘由于处境维艰,被迫取消其非法成立的第二“中央”。南下红军由8万令人锐减至4万令人,陷入困境之中。这完全是由于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第七阶段,1936年7月-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阶段 红一方面军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南下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在此先后,由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再加上南下红军处境维艰和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退却逃跑主义的抵制、斗争,以及红二方面军的积极推动,张国焘被迫同意率部北上。在南下红军和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途中,中共中央又排除了张国焘的干扰和破坏,因势利导,终于使红四、红二方面军于10月先后到达甘肃的会宁、静宁地区,胜利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的战略计划,完成了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

    推荐访问:远征 激动人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