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基于职业教育视角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构建研究

    时间:2021-04-22 00:00: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就业、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安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视角下,本文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并从立足产业链的智能物流职业能力培训虚拟仿真中心、智能物流技术服务中心、塑造“技艺双馨”的物流专业文化、建成多功能一体化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提出了搭建高水平的综合服务平台。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机制;物流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97
      [中图分类号]G712;F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4-0-04
      0     引 言
      在职业教育努力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一带一路”“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应该结合新经济、新业态物流人才需求新特征,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跨界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一个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一批融入智能物流新技术与国际实质等效新标准的专业系列教学资源,面向装备制造智能化,培养具有供应链思维,熟练掌握智能物流新技术,具备采购与供应、生产物流、仓储与运输等物流作业管理能力,在物流国际化和物流信息化等方面有一定专长的“宽口径,厚基础,有专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     优化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1.1   注重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能力递进,学创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服务产业、优化调整”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接中国制造2025,结合江苏省制造业为主导的地区产业特征,围绕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对物流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满足物流作业管理和智能物流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对接物流职业资历与职业资格认证,在原“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形成“能力递进、学创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能力递进,学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在“能力递进,学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强化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随着技术进步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物流领域职业岗位不断涌现,结合新岗位、新需求重新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新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内容。
      1.2   加强个性化培养,完善“一个平台、四个模块”“专业+”课程体系
      学院根据行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岗位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等发展战略,紧扣智能制造中物流管理岗位的关键技能与职业素养等核心问题,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迁移的发展需要,完善“一个平台,四个模块”课程体系,形成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平台,以智能制造、信息集成、国际流通和创新创业等为模块的“专业+”新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学习基础平台课程,加强专业基础知识与采购、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普适性操作及一线管理人才职业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主修智能制造课程模块,同时学生结合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特长,辅修信息集成、国际流通和创新创业等课程模块;第六学期,学生在制造企业、物流信息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对创业学生进行孵化扶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技能与素质。根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学生毕业可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并获得模块课程学习的结业证书。
      1.3   融入智能物流新技术,校行企共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升级,学院制定了基于物流新业态、新技术的课程标准,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资格认证(ITC)融入其中,并与优质合作企业共同编写包括供应链管理等5门平台课程和包括国际货运代理等4门模块课程的系列教材。同时,学院还新建和完善9门课程资源库,并融入装载分析技术、AR技术和货运材积数计算技术等物流新技术。课程资源库实现本校本专业留学生,制造类、信息类专业学生,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学生共享使用。此外,学院将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建成双语课程资源库,为常州本地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走出去”提供资源支持和培训服务,如表1所示。
      1.4   立足全过程培养,实施多维度考核评价
      学院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状况,相关专业引入德国胡格教学法,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性、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习行动的合作性,充分将专业知识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该教学法具体包括扩展小组法、关键词卡片、关键词、讨论法、旋转木马法、小组拼图法、思维导图法和六步法等。
      学院建立了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在学生基本能力测试方面,采用德国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共设计4次能力测试,分別是入学初、一年后、二年后、三年后。其次,在专业知识测评方面,以开卷考试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手册的能力。最后,在专业操作能力测评方面,在学生操作时结合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打分。同时,学院注重过程评价,新生入学后,教师团队分配好学生,针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6~8个星期后,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明确学生的不足之处,同时挖掘其专长,一方面是学生的针对性提高,另一方面为选择辅修课程模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物流管理 视角 深度 融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