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浅议记者站建设:新疆建设兵团工资待遇

    时间:2020-08-11 08:03: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面对激烈竞争,省级媒体记者站应在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中发挥主体作用,记者站有哪些特点,如何加强记者站建设,本文对此作了思考。   【关键词】记者站 特点 区域化战略 建设
      
      一、记者站的定义和特点
      
      在社会经济及媒体自身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记者站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如何建设好媒体驻各地记者站,让记者站全体成员出色地完成以新闻宣传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这是媒体面临的新考验、新课题。
      那到底什么是记者站?记者站定义如何呢?以下是人们常用的两个定义:
      1、记者站是根据新闻采访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派出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必须由持有《新闻记者证》的记者开展工作。
      2、记者站是新闻媒体为扩大新闻源而派出的从事新闻采编机构,是媒体同驻地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其主要目标是与当地领导及部门沟通联系、增进了解,建立彼此的信任,谋求最大程度的合作。
      记者站的总体规划应完全服从于媒体的总体战略规划,在发稿、通联、宣传、公关等方面全面发挥作用,记者站开展工作、服务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其新闻舆论作用。
      可以说,媒体设在各地的记者站既是新闻单位延伸到各地的前哨阵地,又是媒体在各地相对独立的工作机构。记者站的两重性决定了记者站工作的特殊性,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记者站主要有五大特点,每一特点都有其优势与劣势:
      一是远。记者站远离媒体本部,使得工作中时常有许多情况和问题来不及或不方便向本部请示汇报,需要当机立断,独立作出决定,因而工作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优势:由于身在外地,自主性、机动性强,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相对灵活而又独立。
      劣势:由于远离媒体大本营,一旦疏于管理和监督,记者站就会落入松散状况。
      二是小。记者站一般人员都较少。由此,既要求单兵作战能力强,又要求集体素质高,团队协作精神强,系统组合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优势:人员少,费用、管理成本都较低。
      劣势:一旦面对地方突发新闻事件,记者站有时人手不够、精力不济,难以把握,采访疲于应付,报道往往缺少大策划、大协作。
      三是快。作为新闻媒体的派出机构,由于记者站长期在一线,所以新闻获取渠道多,接触信息速度快。
      优势:在新闻发生的最前沿,能够快速赶到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
      劣势:由于人单势孤,记者采访有时蜻蜓点水,简单报道了之,不再进行深度报道。
      四是点。驻站记者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采访内容主要集中在点上。
      优势:地方特色新闻是记者站报道的优势,相对来说驻站记者更能及时了解地方的新情况、新问题。
      劣势:采访主要集中在地方,缺少宏观意识,稿件反映点多面少。
      五是杂。记者站的工作任务,过去主要是“采写新闻报道,调查反映情况,沟通联系群众”等三大任务,现在随着媒体的发展,又增加了经营、发行、接待等多方面任务,人少事多,头绪繁杂,需要统筹兼顾。
      优势:由于要承担各项工作,驻站记者的能力会得到全面锻炼。
      劣势:由于要忙于各种事务,记者的新闻宣传业务难免不受到影响。
      
      二、面对激烈竞争,省级媒体记者站应在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中发挥主体作用
      
      当下,传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省级媒体都不约而同的进行机制改革,整合资源,各家媒体原先的受众“版图”不断被改写。为了抢占先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拥有地方新闻资源,于是“媒体区域化发展战略”实施的主体落在了当地记者站的身上,这是因为记者站更熟悉当地的媒体市场和媒体环境,更了解当地的受众和广告主的习惯和偏好。而实践也证明了记者站在媒体实施区域化战略时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全国省级媒体驻各地的记者站只有1-2人,多的只有2-3人。记者站人少事多,每天遇到的事层出不穷,千变万化。据了解,目前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下设记者站16个,拥有记者及管理人员19人。2005年10月以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分批为驻站记者配备了采访车、笔记本电脑等设备,驻站记者的采访硬件得到大大改善。安徽日报社下设记者站17个,每个站又同时设立为办事处,目前拥有记者及管理人员30人,每个站都配有采访车,每位记者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采访设备,采访硬件也很充足。作为省电台驻站记者中的一员,笔者切身体会到各家媒体都对记者站的建设日益重视,这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记者站的作用,挖掘记者站的潜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媒体与地方资源的组合和使命。
      
      三、关于驻地记者站建设的思考
      
      在中国传媒市场空前活跃的今天,随着电台频率的迅猛发展,每一个职业广播人都可以感受到新闻竞争又一轮高潮已经到来,不断完善记者站各项工作、积极改进记者站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既是电台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派生出来的“现实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省级电台的派出机构――驻地方记者站,必须把发展当作驻地方记者站的第一要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认真抓好自我完善,力求取得跨跃式发展。笔者认为加强记者站建设主要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1、驻站记者要练好基本功
      据统计,2008年安徽电台各地记者站共在新闻台和经济台及安徽广播网发各类新闻稿件2832条,其中,头二条稿件49条;《新闻�望》等专题67篇,录音报道1293条(占用稿总数45%)。与2007年同期相比继续保持较大的发稿量。但是,这与信息时代媒体的白热化竞争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驻站记者要苦练内基本功,应对变化。
      (1)加强党性锻炼。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强弱是衡量驻站记者政治上优劣的标志。驻站记者常在地方,独挡一面,必须要有自觉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政治觉悟,必须坚持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边。新闻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舆论导向如何,对事业兴衰成败、社会进步安宁、国家稳定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做党和人民的“喉舌”,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2)加强“全能及外交”锻炼。驻站记者所在的地方的党委、政府各个行业的情况都需要驻站记者参与采访、报道。驻站记者人少事多,常常力不从心,这就要求驻站记者必须一专多能,成为“全能人才”。既要熟悉广播新闻的采、编、播工作,又要掌握录音剪辑、合成、传输及驾驶等技能。否则,就不能适应驻站记者工作的需要。因为驻站记者身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这就要求驻站记者还要加强“外交”工作,广交朋友,扩展“外援”。这样就能把驻站记者的触觉延伸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加强“外交”锻炼,对驻站记者来说也是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一种体现,是驻站记者工作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是驻站记者工作能量的扩大和增强。
      (3)加强“新闻敏感”锻炼。作为媒体延伸到地方的耳目,驻站记者必须做到“反应敏感”、千万不能“信息滞后”、“闭目塞听”。因此驻站记者必须做到搜集新闻线索要“千方百计”,深入群众采访要“千言万语”,深入社会要“千山万水”。要积极主动和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保持密切联系,建立相对固定的信息搜集点等,确保在第一时间抓新闻、抓线索、时刻牢记新闻的典型性、新颖性、时效性原则。
      2、加强记者站队伍建设
      加强对新闻媒体驻站记者的管理,既是记者站为新闻媒体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媒体用正确的舆论鼓舞人、引导人的关键所在。
      (1)要定期培养驻站记者,稳定中坚力量。身为一线新闻人的驻站记者是媒体伸向社会的神经末梢,他们是民意的“感应器”和民心的“收集器”,他们总能给媒体及时提供丰富准确的民意信息。为了更好地让驻站记者进行新闻宣传工作,也有必要定期开展新闻专业培训,创新培养方式。
      (2)要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家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发出第一声,刊播独家新闻,重大新闻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驻站记者在基层一线,突发事件打热线电话,收集报道线索,提供新闻素材,对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十分重要。
      (3)要有计划地组织驻站记者深入基层作专题采访或专题调查研究。如《人民日报》近几年来组织采访组,带领一批记者深入我国东部、西部、中部、南部一些省采访经济发展新思路、新经验,既提高了报道质量,又锻炼了记者。笔者认为,驻站记者真正做到经常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那么,“三贴近”的新闻精品力作就一定会越来越多,媒体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一定会越来越高。
      3、加强记者站事业建设
      怎样才能使我们驻站记者紧紧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担负起舆论宣传和事业发展两大任务?笔者认为媒体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记者站建设工作。
      (1)记者站要两条腿走路。在记者站管理方面,全国好的典型层出不穷,如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但也常常出现一些负面典型,个别记者站存在违纪违法的现象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媒体生存与记者站今后不能从事经营活动的矛盾?这是媒体在新闻改革中必须重视、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媒体应该积极着力开发记者站的综合功能,组建办事处,开拓新的事业领域,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在媒体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中,记者站及办事处应该成为一个承载电台发展使命的派出机构,一个电台与地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对接口。例如,安徽日报社在地方设立办事处的办法就值得借鉴。
      (2)确立记者站宣传、创收分开管理的原则。众所周知,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媒体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而不是以不择手段来强力维持生存状态,也是媒体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规范记者站的关键是建立其规范记者行为的原则和规范。记者管理的原则就是实施记者站与办事处各负其责,宣传与经营创收分离。
      (3)创新管理体制。记者是记录当代历史的文字工作者,每个记者都应该是思路敏捷、十分活跃的社会活动者,但是,由于长期实行工作量的考核一年算一次总帐的管理办法,使记者特别是驻地方的记者渐渐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一些人的拼搏精神被懒散、自满、得过且过的心理所取代,不仅记者们的潜能发挥不出来,而且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发稿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作为记者站的管理部门,应当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弊端,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管理观念、制度和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记者们的积极因素,提高新闻报道的正确导向力,正面影响力、感召力,把记者站打造成最有战斗力的平台。
      (4)媒体与地方结成战略伙伴。电台事业要发展,应该用新思维看待电台与地方的关系。在具体宣传方式上,采用集团军作战、集束式投弹的宣传形式和地方协作共赢。例如: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策划实施的《携手八方客,相聚古铜都――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开幕式现场直播》活动等,就是先由驻站记者加强和地方沟通、联系,媒体大本营派出专人进行策划,期间,电台派出大型转播车现场直播,并邀请中央以及发达地区的省级媒体参与宣传的成功案例。
      
      (作者:安徽人民广播电台)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记者站 建设 浅议记者站建设 中国建设报河南记者站 中国建设报贵州记者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