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经济制度有哪些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

    时间:2020-03-27 07:38: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贡献;中国制度的快速变迁带来了经济上的大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而技术前进的同时需要制度的相应改变,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技术创新;制度变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076-06
      范忠宏(1979―),女,辽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辽宁沈阳 110031)
       熊彼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在这一创新理论的引导下,更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技术进步的原因、类型和经济结果,并从数量上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结论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量增加的贡献。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技术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是一个不断前进变化、逐渐演进的过程,它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摸索前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同样受到了牵制或推动。
      
      一、中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发展和技术创新。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2年,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2―2001年,巩固市场经济,并逐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2001年后,进入第三个时期,改革面临了不同于过去两个时期的新形势,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年开始,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市场机制的引入及开放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0.3%,这其中包含着资源配置的优化、闲置设备的利用和管理的增进等因素的作用,技术创新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与经济发展方面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多种要求。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规划强调:“要继续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中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但不再是单一的片面的盲目的发展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工业谋求的发展手段,但也常常是在追求经济利润时被忽略的对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吸引境外投资的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低技术、劳动密集、高能源消耗、高污染等特点,最典型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从工业革命史来看,落后国家发展经济通常靠引进先进技术走捷径追赶发达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赶上。这一时期,其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优厚的政策吸引外资,当然同时也吸取外国先进技术,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增加及人力资本上升,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而优厚的特殊经济政策也被逐一取消,这两条吸引外资的条件减弱。同时,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不仅使中国变为全球制造业生产链中的低端环节,更面临着生态被破坏、资源消耗殆尽的窘境。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政府开始吸取珠江三角洲的教训,在再次引进外资时拒绝低技术和高污染产业,长江三角洲是最典型地区。长三角是中国及国际(东亚经济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第二产业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支柱。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欧、美、日、韩等国和台湾地区向中国内地转移的速度加快,其年均增长率超过20%。[1] 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一个更受关注更值得研究的以内部需求为导向的经济体,主要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代表,它们以开拓国内市场而闻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小,技术创新能力比其他地区高很多且更具自主性。在中国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利用外资之时,这样一个群体的出现,给企业自主创新或企业不过分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发达国家企业的工业化创新,或者说正常的创新产品的概念是先有产品概念,再开发各个产品部件进行组合生产。而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技术发展道路上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完全没有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进口全部部件进行组装生产;随后可以开发一些低技术的部件,但主要部件还是要进口;后来能够开发高技术的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再后来产品可以自己进行设计;最后可以进行产品概念的创新。[2]这与正常的创新产品的概念完全不同,或者说完全相反。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来看,中国的企业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经济发展中依靠丰厚的优惠政策制度吸引外商投资,凭借成本与劳动力优势赢得了市场份额。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成本与劳动力优势并不能保障企业的长久发展,当技术发展到成熟阶段,企业的成本与劳动力优势将逐渐减弱,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对技术输出企业构成潜在威胁时,引进技术将会变得越来越难,所以,后发企业必须坚持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中国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认识到这一问题,也同时在努力并有实力向这一道路发展,他们正在经历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制度的发展推动着这一转变的实现,并在经济、生态、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中起协调引导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制度的制约实现引进外资类型的限制,成功地吸引高新技术,带动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
      纵观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和制度的演化,技术创新与制度演化同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而技术和制度是互动发展、互相影响的,制度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创新激励、创新空间,技术创新要求制度的适应性改进并为制度提供技术支持。
      
      二、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张,GDP总量由1978年的3 645.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7 983亿元人民币,32年间共增长了108.18倍,其中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3]
      
      提及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直观的看法是,中国的技术研究投入不足,但本文认为这一解释是不足的。1999―2009年中国研发经费支出增加了7.54倍(见图1)。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434家企业数据)平均研发费用为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8%;平均研发投入比例为1.40%,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有17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有60家企业比例在3%~5%之间。制造业企业500强(475家企业数据)平均研发费用为5.51亿元,比上年增长5%;平均研发投入比例为2%,②与上年基本持平。据此可以肯定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技术贡献并没有随着技术投入的增长而增加。考查中国的专利申请状况,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总共申请7 946项国际专利,比2008年增长29.7%,专利申请总数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华为2009年专利申请总数为1 847件,排名世界第二。2010中国企业500强拥有169 59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2 158项,分别比2009中国企业500强增长21.62%、7.99%。2009年底,中央企业累计拥有有效专利76 183项,其中发明专利21 266项,分别增加19 659项和4 467项。2010中国企业500强拥有专利超过1 000项的企业已经达到41家,拥有发明专利超过200项的企业已经达到36家。可是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专利转化率只有25%,专利推广率则在10%~15%上下浮动。③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专利成果转化率却高达80%以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专利转化率也要高于中国。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技术的发展如果不能更好地转化为企业的生产能力,那么技术本身并不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国家竞争力有任何帮助,盲目的科研投入带来的只是浪费和收益效益大打折扣,无法体现科研的价值。这种现象是现在经常被提到的“死亡之谷”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
      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却不是制造业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按不变价格计算,2005―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7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绝对值依然较低,以不变价格计算,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制造业的15.40%、19.30%、21.66%和22.23%。[4]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6.5%,而发达国家、世界总体的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为40%、35%,相比而言,中国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低水平重复多。
      
      三、改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从中国的制度发展与技术创新结合来看,中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在制订各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时都将科技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但技术专家们一般不会考虑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的制度,即制度创新。虽然中国的技术创新已有很大的发展,但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第一,从技术出现到被普及最终被其他的技术超越,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是技术本身的生命过程。技术的价值和技术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都是在技术的演变过程和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这种技术之间的竞争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如何能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是企业在谋求技术发展的动力。可以理解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技术创新源于竞争的压力。熊彼特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破坏”,而“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怎样比其他企业更优。企业的异质性既是创新的结果,也是创新的源泉,企业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行为特质。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所涉及的每一项技术都是重要的,为了设计好一个产品,必须选择和精炼每一项技术,使其与产品的其他部分以及制造产品的前后过程紧密结合,因此,每一项技术必须与其他技术和其应用的前后步骤集成在一起。由此,将创新理解为一个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各方面内容的一个系统总体,是对企业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集成的过程,那么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企业技术整合创新结合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技术,不同的技术组合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在这里,也提及了另一种技术创新方法――集成创新。在战略层面上,集成主要解决选择问题,在一个共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多战略的组合和协调;在组织层面上,通过集成,在多方的相互激发下,促进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从系统角度看,集成是指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和谐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可以将集成创新看成是集成主体运用系统思想及方法,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合理结构构建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使有机整体功能倍增的一种创新过程。集成创新的本质就是技术创新集成化,技术知识在集成创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二,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组织模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技术创新与组织模式二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友好的技术创新与组织模式关系可以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得到提升和发展: 企业良好的组织模式可以通过优化企业资源,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当技术创新到达新的高度后,如果原有的组织模式与之发展不协调,或者阻碍其发展,技术创新势必引起组织变革,从而促进组织模式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和组织模式的关系。许多有商业潜力的技术创新之所以失败并不是由于创新者的技术水平低,而是由于没有协调好技术创新与组织模式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大量投资于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但在技术创新中,失败率却高达50%~70%。研究表明,这些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组织模式和技术创新不协调。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内生能力,这种能力无法模仿也不能通过其他来源引进,只能由企业自身逐渐累积积聚来形成。企业的组织模式将企业员工有序组织在一起,制定有效的制度管理企业,激励员工发挥最大的能力。可以把技术能力的载体定位为技术研发团队,制定团队内的有效制度使团队的整体技术能力提升,并能坚持不懈地专注技术研究,并能不断地总结技术研究中出现的失败、错误和问题,洞察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变化,争取在某个领域取得的成绩不断地衍生、延伸、扩展,最终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在组织形成上的努力使企业形成自己的内生能力,企业的发展就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自主创新一般分为三种模式: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原始创新。根据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作者认为应该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重点放在集成创新上。集成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第一是可以把其他领域成熟的技术集成到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第二是单元技术集成;第三是子系统、小系统集成大系统,这一方面是中国的薄弱环节。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来源,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转化而来,第二是通过基础研究机构结合应用机构的研究,把这些成果通过工程化的研究,以产学研的方式把技术转移到企业,也成为企业的技术来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企业研究能力也会逐步增强。企业是技术研究的主体,在探索企业发展时注重技术研发的企业会组织技术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求改进产品设计,如果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织技术研发人员以开发新产品为目的成立大型研发设计部门来为抢先占领市场做准备。这样的企业在企业本身的技术研发部分做了足够的准备,但这些还不够,企业还应该研究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以便对产品的改进和更新进行前瞻性的准备。针对技术创新企业应主要考虑解决创新动力、激励机制与制度问题三个方面来组织企业组织模式。逐一解决企业现存问题,并在企业中创建企业的创新文化,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技术氛围,将创新理念根植在员工的工作思维中,随时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5]
      组建的企业组织应具备学习能力。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技术进步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研发成果直接促进技术进步;企业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学习、模仿能力,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技术扩散。同时,一个企业成功地开发利用来自组织外部的技术能力或知识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内部吸收这些技术的能力,称为“吸收能力”。现有的研究认为,企业吸收知识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先验知识、研发投入、学习强度与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机制。先验知识是指已有的知识。由于组织吸收知识的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因此先验知识的存量及其与转移知识的关联度均影响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先验知识的存量越大、先验知识与转移知识的关联越高,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越强。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包括吸收知识的意识(主动性)、捕捉知识源的能力(对新知识的洞察力、敏感性)、对新知识的前瞻性和知识产品的市场潜力等预见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知识保持能力等主体意识和能力是与技术传递的程度成正比的。知识接收方先验知识禀赋不足,是造成技术创新障碍的重要根源。当企业相关知识规模小、知识存量有限、知识多样化程度低、与期望转移的知识差距过大时,即使企业有足够需求,知识的有效转移也会因受到阻碍而形成很高的成本。因此,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对于知识转移的层次与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具有较强吸收知识能力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所需知识并易于形成自身的知识系统,在面对市场需求时企业从宏观整体出发,建构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概念。在技术创新过程,企业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吸收组织外的先进技术从而影响技术创新的绩效。
      企业的组织模式的基础应该具有兼容性,这么说比较抽象。钱学森先生曾经说过,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包括所有人类实践认知的学问。在构建企业组织模式(甚至是在企业间,当然这是个理想状态),应该实现技术的充分流动,即技术科研人员的自由流动。这种流动不仅包括人员流动也包括思维流动,充分实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状态,而技术人员在互相交流中更能迸发出创新性思维,这种流动更有利于创建企业的创新性思维。
      在知识导向的经济社会中,科技的发展更加活跃,知识更新速度更快,信息量激增,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知识经济的这些特性将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促进企业的创新,企业管理者首先需要具备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为促进企业员工的创新,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员工创新的方向和途径。为此,需要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加强战略协调能力,协调多变的内外关系,形成有利于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面对知识、信息的大量涌现,管理者需要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内外网络来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通过外界的帮助来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信息,也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具有多样性技能的人才才能把握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建构产品概念时,需要将市场需求与产品研发相结合全面考虑研发产品概念,具有多样性技能的人才往往是建构新产品的关键。人是知识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内生力量。从产品创新流程来看,员工既是知识的产生、开发者,又是知识的转移、应用者,他们对知识的不断需求和渴望,使知识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应用整个知识生产过程循环进行。知识集成过程是知识生产、开发、转移、应用、共享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只有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实现知识集成。从实现知识集成的构成要素来看,都离不开人的主体。技术创新对科技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明显面临技术与市场均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环境,很多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时,由于没有与之相伴产生的组织变革和集成,技术创新难以成功。研究表明,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不能适应当今技术创新的发展,取而代之的将是组织集成模式,忽略了组织的集成正是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面向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集成模式研究优化企业的运营机制?熏 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熏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第三,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发展,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国早已达成共识,尤其是在中国的政策制定和大政方针引导上都有着长期的并且很高的地位,科研经费逐年增加。但实际上,现已采取的举措并未从根本上对产业技术创新有实质性的改变,而现状是中国的科技发展不均衡,产业界的研究能力薄弱,技术研发人员的科研动力不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技术研发转化率低。1978―1990年间,经济增长的50.9%是靠资本投入取得的。[5]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问题倒不在于资本高投入本身,而在于对资本的粗放使用和浪费,在于劳动对极为稀缺的资本的“剥削”。[6]企业的技术研发应该与市场紧密相连,市场是研发产品的导向,也是检验研发技术实用价值的最好标准,但中国大部分研究行为与经济关系不大。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很成功的案例,中国曾提出产学研结合模式,而这种模式在中国却没有真正成功的例子。而产学研模式更多地给中国带来的是给一些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了谋利的机会,并使教育更加功利,而需要长时间潜心研究的学术被冷落。如何实现产学研成功结合?如何通过产学研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
      我们知道,企业成本包括税收成本、人工成本、物业成本、原材料成本、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资本成本等,还要包括社会成本,比如行政审批。从2001年至今,经过对中国行政审批项目的多次清理,国务院各部门以前多达4 000多项的行政审批项目,已经减少到2 000多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指出:“表面上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取消审批事项,但实际上,企业负担并没有减少,政府官员通过审批途径的‘寻租’合作愈演愈烈。”[7]可见,中国企业成本在社会成本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效率空间,通过提高政府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靠准确定位政府的功能制定有力的政策制度提高政府的效率,没有高效率的低成本的政府,不可能产生现代制造业基地。
      以上的问题靠什么来解决呢?制度。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技术创新发展有新的趋势,即在技术扩散、转移和共享中,通过学习、模仿和创新,实现内外技术的融合或技术创新本土化,从而达到或接近先进的技术水平。为后发国家创造合适的制度环境,技术创新的新趋势和规律发展必将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制度安排能促进工作者的积极性,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进程。在进行工业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安排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模式,中国的技术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产品的核心技术都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而国内的技术软硬件大都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不能盲目追求快速、高效的技术发展。在推出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中对于专利、技术开发、工程进度等给予合适的标准,不能以多快省为准则。一项创新技术的出现要经过市场调研、研发过程、反复试验等复杂过程,参与技术创新不仅要求参与者具备相应的知识,更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能抵抗各种诱惑,因此,通过制度给技术工作者适度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和生活保障是必要的。
      就现代经济(工业革命后)而言,技术升级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没有技术的不断变迁,经济必然停滞。④技术与制度之间在多数情况下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而技术的发展速度往往快于制度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又依靠制度的扶持。在中国制度的快速变迁带来了经济上的大发展,技术上的进步,而技术的前进同时需要制度的相应改变,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科技术统计数据2010,http://www.sts.org.cn/sjkl/kjtjdt/data2010/dt2010.htm。
      ②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2010中国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建议》,2010年9月7日。
      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22期,第30-48页。
      ④参见:《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林毅夫在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做2007-2008年度的讲演。
      [参考文献]
       [1]胡楠.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兼与刘福垣《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等文商榷[J].战略与管理,2004,(1).
      [2] 和矛,李飞.基于技术制度的我国企业竞争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
      [3]吴延兵,李莉.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4).
      [4] 李平,王钦,贺俊,吴滨.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目标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5]李付梅.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探析[J].企业经济,2011,(5).
      [6]樊纲,张曙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文婧.中国企业成本为何高?“盖章成本”越盖越高[N].经济参考报,2011-05-06.
      
      【责任编辑:薛 华】

    推荐访问:技术创新 变革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 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变革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