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幻象_山水幻象

    时间:2020-03-13 07:17: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受访音:张杰   采访人:韩晶   采访地点:张杰工作室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0日   如果说,我们对于张杰的艺术理解,还停留在山脉纵横、细水涓流的自然景观,以及他抽象朦胧的美学思维的话,那么,2011年5月在重庆美术馆拉开帷幕的“山水幻象――张杰个展”,则势必打破我们过往对于他的认知。尽管画面的载体,依然还是艺术家最钟爱的山水,但是,张杰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已远远超越了山水本身,而是一幅幅熔铸了他个人体验与思考的“视觉景观”。对于此,或许我们可以在以下艺术家的只言片语中,去获得最真实的答案:
      韩晶(以下简称“韩”):在您的艺术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那就是“山水”,并且在对其的描绘中,十分注重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能谈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一对象感兴趣的吗?
      张杰(以下简称“张”):实际上,我从早期学生时代直到后来留校任教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油画本体语言的关注,都从来没有间断过。我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就是探讨的油画语言,后来在《美术》上发表。我始终对于油画本身的色彩、肌理、笔触、构成效果……很关注。在我的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这种风格逐渐得以形成,最初是源于附中时代天天出去画写生,后来,面对风景展开的技艺训练持续不断。因此,到真正开始思考创作的时候,那种面对大自然时的真切感受,自然而然就融入其中了。应该说,很早以前我就开始描绘山水这个主题。但是,尽管对象是一些自然山水,可我并不认为我的艺术仅仅是对风景的描绘。这其中,还有很多主观意识――无论是早期追求似与不似,还是阶段性的乡土风情,或者是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表现方法……其实,早就有别于简单的自然风景。
      韩:那么,从最初来自写生时的懵懂体验,到后来您对于山水的主观表现,在持续多年对同一题材和对象的描绘中,您对于“山水”的理解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吗?或者说,在您的视野里,“山水”这一创作元素,滋生了怎样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愿望?
      张:我对于山水的描绘,可能更多地带有意象的处理方式,掺杂了很多情绪化的、表现性的东西。大概在96年、97年,我新买了车,常常自驾到西藏、新疆……去旅行,面对更广阔的大地、山川,忽然就被震撼了,博大的自然激发了新的创作思考。对于山水的兴趣,也和原来附中时画写生时的那种感受截然不同。如果一定要总结的话,早期对山水的描绘,更多是再现自然、表现那种客观的社会关系,以及强调画面的美感;而后期的刻画,则更多倾向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再后来,因工作的需要经常坐飞机前往各地,在高空中俯瞰地面的感受,又让我对于“山水”的观感有了新的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每个阶段都在大地上留下了很多痕迹。当我们认真去审视时,大地上那些相互交错的沟壑也好、河流也好、梯田也好、城市也好……无疑是文明社会与自然社会彼此交互的见证。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艺术家,我也有意识地把中国的水墨和油画中来源于印象派的那些色彩,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从这种全新的视野,或者说观看“山水”的方式,描绘了一系列从俯视到正面的景观。也就是《痕》系列。
      韩: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那些源自您自身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您对于山水的不同理解?其实,您的个人经历,也佐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变迁一一从只能用肉眼观察身边的有限空间,到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无论是奔驰的汽车带来的窗外的流动风景;还是飞机在高空带来的俯瞰的视野,以及后来我们可以借助更多机械产物,观看更加宏观或者微观的景观……那些源自生活本身的改变,也影响着我们对于艺术的表达?
      张:变化肯定是一直都有的,只是它在作品中的现象问题。其实每一个作品,它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很多变化早就蕴藏其中,只是有时候它在某一阶段现象出来了。就像遗传基因一样,有些基因它最初就已经在里头了,只是它在这一代可能没显现出来,因为它还不属于显性基因;但在下一代,它就像隔代遗传一样,被突出的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变化,都可以在过去的作品中找到线索。可以说,画着、画着突然就觉得,实际上我所希望表现的那种山川也好、自然也好、景观也好,都已不再是简单的风景再现。而是代表了我那一阶段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事实上,后来我对于“山水”的描绘,更多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山”和“水”,它实际上也就是刚与柔、稳定的与流动的、永恒的与易变的……这么一种对比关系。因此山水本身就是很丰富的题材,而不是简单的风景,它能代表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后期的作品,也因此越来越凝聚在这两点上――把“山”、“水”的概念表现得更加深入。让无论是油画的山水,还是国画的山水,脱离开原来的那种风景概念,更多地去注重人类永恒性的话题。在进一步强调“山”与“水”内在的对比和表象的统一中,不断地进行创作,逐步使自己试图表达的内容更加抽象化。例如,以前画的《绿色的印迹》系列,作品更多地是表现了对环境的敏感、对生态的关注;而《痕》系列,则是聚焦于由人类的活动导致的自然变化,实际上还带有一种伤感性质的、情绪化的东西在里面;再例如,后来画了一些更博大的山川,比如说天气、云层,则是我对如何将自然奇观和自我感受进行融合的探索。
      韩:如果说,您过往的很多创作,都是来自真实“山水”的激发,而作品也最终还原为对山水的深度探讨。那么,这次的展览为何取名为“幻象”呢?能就这个展览谈谈您的想法吗?
      张:展览最初的名称并不是“山水幻象”。为什么改成“山水幻象”?就是想表达“山水”所能承载的形态,其实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自然的、宁静的;也可以是人为的、变化的;可以是唯美的,也可以是惨烈的……渐渐地,我们面对山水这种景观的时候,就存在着一种梦幻的感觉。
      韩:在此次的展览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有别于过去的新作品,您描绘了很多带有人为痕迹的山水,例如,被电线分割的风景,或者是被“盖章”的风景。能就这批新作品谈谈您的创作初衷吗?
      张:这其实也与我具体生活的时代和地方有关。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处在西部大开发之中,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自然景观中的人为因素。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出去玩的时候拍的那些照片,很多都会不经意的看到横在空中的电线,非常讨厌。这就是《被切割的风景》,我实际上就是强化了这种意识和感受一一画面上到处都是那种横七竖八、各种各样的电线,它们使本来纯粹的自然风景,好像被生硬地切割成了几何形。
      与此同时,我还创作了《被撕裂的风景》――在一片自然景观中,绿色的大地上,突然出现了一片红色,有点类似于挖掘机或者推土机碾过草地时的样子。红和绿的那种对比,好像一张脸被撕裂开的感觉。这些新创作,更多地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反思,突出大地本身应该有的那种状态与可能正在进行的过度开发,二者之间的冲突。《盖章的风景》也是如此,自然景观被盖上了“所属权”的印记,当那些原本是上百年、上干年、甚至上万年、上亿年都存在于那里的山水,被我们今天人为地强加上一些东西,这种对于自然的占有,也在视 觉冲突中引发我们的反思。
      因此,这次展览的新作,更加脱离了“风景画”的概念,它是一种基于社会现实和未来人类发展的思考及反省。
      韩:这样的创作进行了多久?还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再深入吗?
      张:这样的尝试持续有一年了。但我还想从这方面再思考一下,比如说对社会、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态的那种关注,我想在我的画面之中再把它继续强化。“山”与“水”这两个元素,会是持续表现的主题,但画面上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我希望能加强对中国的一些文化符号的探讨。例如,盖章的风景系列,我想把那种符号强化:用一些篆刻,就是经常出现在古画上的印章,那些黄帝、收藏家盖在古画上盖章形式,来进一步突出。也许远看整个画面满满的就是一个印章,通过在大的印章里透出一些风景的方式,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在印章里透露出一些山水风景的感觉……现在还不是很成熟,这些都需要在慢慢创作的过程当中再体会。
      韩:您在此次的展览中,还加入了影像和装置。是完全出于空间上的考虑吗?还是这样的呈现方式能为您的作品带来新的阐释可能?能谈谈这么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吗?
      张:我想对艺术的表现应该是立体的。无论是用油画的方式也好,还是用其他媒介也好;用自己熟悉的那种方式,还是全新的尝试……语言方式不重要,关键是为展览的主题服务,能帮助展览的主题得到最大化得充分展示。
      既然要展示“山水幻象”,我就希望除了自己的创作之外,通过选择一些与我作品相关的符号,呈现出中国山水那种多变的、丰富的状态。因此,我把直接记录自然山水的影像、历代艺术家对于山水的描绘、以及我所创作的山水,三者并置起来。这其中,有客观的山水(我收集的许多山水的照片资料),也有主观的山水;有我个人化理解的山水,也有他者经验中的山水;有历史中不变的山水;也有当代被改变的山水……而对于“山水”的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势必形成了人间的一种幻象,形成了一种丰富多彩的状态。同时,观众可以在这些不同的山水作品和影像资料之间穿梭,他们也在不经意间融入到了山水之中,使观众能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视觉体验。最后,整个有公众参与的现场,也成为一个作品――我希望展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多元化的因素,来共同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多元的、丰富的、更加完整的“山水”概念。这也是我的艺术作品所力图呈现的主题。
      韩:与您过去来自学院派的教育和技艺训练,这样的呈现方式是否有所关联?
      张:这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但在画面的手法、油画语言本身上,我从研究生到现在,实际并没有一点没变。对于油画语言的追求,和油画语言本身的研究,不管是画人物,还是画山水,我都很讲究画面的肌理感。同时,在画面的构成上,吸收了很多立体派和抽象画的元素;在色彩上,也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在用笔上,或者说在在画面的黑白处理上,则更多地有一些中国水墨山水的味道在里面。现在,我的画面上有些很细、很小的黑线,这可能融入了现代的一些潜意识,还有一些比较随意的线条也穿插其中。总之来说,油画语言本身追求一种现代感、丰富感、朦胧感,而我一直对这些进行探索,也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韩:除了山水题材,您还有其他的艺术创作同时在进行吗?
      张:我其实也创作了很多其他的作品。除了山水之外,人物也是我创作的另一条主线。
      但实际上,我个人觉得人物画也好,山水画也好,它们都是一脉相承的,是通的。我个人看来,不管你选择描绘的对象是人物,还是山水,是自然景观,还是其他的一些主题……实际上,它们作为艺术家的理念的显现,都是艺术家个人化的表达,都承载着艺术家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关注、理解和表达。不管描绘的主体是什么,它们实际上都是能互相吻合的、互补的。
      而我最后之所以长期描绘山水,在于都是把“山”和“水”抽象为我对于世界一种认识,或者说,是我的观念显现。我总是在想,怎么把山的永恒与水的流动,那种冲突的感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为这两种感觉,它实际上已经概括了整个宇宙和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怎样在这方面进行表述、挖掘,是值得艺术家深入思考的。
      同时,这种形式本身,也并不是一种局限。例如,我也画很多“云”,“云”其实也是水的一种显现形式,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我想,艺术家对于自己选择的主题,本身就应该有超越性的、启发性的思考,突破形式本身的束缚,去发现内在的涵义。
      韩:您说人物画是您的另一条主线,能简单谈谈吗?
      张:人物上实际上也是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早期的一些作品,包括研究生时的毕业创作,这些作品更多的是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表现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很大程度上也与当时四川画派的“乡土写实”有关。而所谓的乡土风格,它带有一定风格化的东西,带有艺术语言本身的那种美感在里面;第二条线索,则更多地带有一种主观的思想、主观的感受。画面运用人物、动态、以及整个画面的构成,来表现一种自我的观念。思考性、表现性和主观化的东西更多一点。
      但是,不管是自然性更强的乡土写实,还是主观性更强的艺术表现,有一点是我的绘画中坚持不变的――那就是:对油画语言本身的运用和探索。实际上,我现在的画面,也依然在进行这样的实验。我不希望它们被轻易的归入传统、或者现代这样空洞的框架之中,而是希望在这二者之间,找到矛盾、找到融合,找到一种介于似与不似、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一种状态。我个人看来,这种状态刚好适合中国人对于文化、对于艺术的理解,也就是一种中庸的文化精髓。

    推荐访问:幻象 山水 山水幻象 山水 山水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