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杜姆奥斯空降】杜姆博士

    时间:2020-03-03 07:35: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40年4月9日,德国第7伞兵师第1团1营的大部兵力被投入丹麦和挪威之战,成功夺取了挪威首都奥斯陆附近的福内布机场等重要目标,从而创造了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
      5天之后,这个伞兵营的另一支部队同样在挪威境内实施空降,同样承载着高层殷切期盼与寄托,然而其过程和结局却迥异于德国人的预想。
      “生力军”受命
      挪威战役进行到4月1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获悉惊人情报:英法联军将于次日在挪威中部的翁达尔斯内斯登陆!情报到达为止,德军已控制了挪威南部,如果敌人在挪威中部“打进一个楔子”,就有可能与从奥斯陆地区寻机北上的挪威军队会合,这当然是德国高层无法接受的。
      挪威战役德军总指挥尼古拉斯・冯・法肯霍斯特上将接到了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准确地说,是希特勒的直接指令:立即出动伞兵,空降夺取杜姆奥斯。
      杜姆奥斯地处奥斯陆以北300余公里处,位于挪威多夫勒铁路线的中段,这条铁路就连接着奥斯陆和翁达尔斯内斯。德国伞兵要做的就是牢牢控制这个交通枢纽,阻断英法联军与挪军会合。
      在挪威战役期间,这不是德军的情报第一次出错。事实上,英法联军在14日实施登陆的地点是远在更北部的纳姆索斯,至于他们在翁达尔斯内斯登陆的时间,则是17日。
      但前线德军并不知道这些,来自柏林的指令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规定,要在14日达成目标!而刚刚执行过空降任务的伞兵部队很难立即再上阵,于是夺取杜姆奥斯这一重任便落到了第7伞兵师第1团1营的另一支部队身上,这便是还未发过一弹的第1伞兵连――4月9日作为全营仅有的预备队,留在马格德堡附近的兵营,当丹麦沦陷后,该连转进至丹麦北部的奥格斯堡,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生力军”。
      准备行动
      此时,28岁的连长赫伯特・施密特中尉正为无法参与几天前那一历史性时刻而颇感懊恼。当然,他也明白,眼前这个第1伞兵连已不是原来那个连了,大部分老兵已被抽调到其它单位。但施密特已经在开战前完成新兵重组,并使属下们完全处于战备状态,正式接到任务时,他手下有3名军官、181名士官和士兵,除了单兵装备,还有22挺MG34机枪,其中4挺配有三角架。
      一通电话在13日下午打到了奥格斯堡,施密特终于盼来了想要的战斗。1小时后,全连开始登上运输机,3小时后飞抵挪威福内布机场,当晚就在机场附近的一座校舍里过夜。
      第二天一早,当从校舍的窗户往外张望时,施密特失望地发现,天气情况显然并不适合执行空降任务。但他还是被叫到了指挥部,听取了更为详细的任务简报:杜姆奥斯建有火车站,整座小城深藏于山谷环抱之中,附近最高处海拔2000米,而离那里最近的德国部队则在200公里开外。
      接下来,陆军和空军的指挥官都认为这天不适合行动,但是威廉・苏斯曼少将却从福内布赶来了,他是最高统帅部派来督战的:任何质疑元首命令的行为,都已构成被送上军事法庭的条件!
      施密特对于恶劣天气倒是无所谓,他正渴望一战,相信部下们也这样想,虽然他们没有配备在寒冷山区作战的特殊装备,所携带的给养也只够用三天的。
      最终命令传来:第1连将于当天17点登机。行前,施密特用一张行军地图向排长们又强调了一遍任务,但很可惜,没做到人手一张。
      意味着什么
      冒着飘飞的雨加雪,甚至偶尔夹杂冰雹,满载伞兵的15架Ju52运输机于4月14日17点准时从福内布机场起飞,扑进低垂的铅云。
      这是继4月9日之后,伞兵在战争史上的第二次独立行动。但当机群刚刚飞越奥斯陆北面的哈马尔城时,就有1架飞机被地面高炮打中而迫降,挪威士兵很快就围了上来。经过短暂交火,2个德国人被打死,剩下的13个成了俘虏。
      继续前进的其它飞机受到风雪的加倍困扰,大部分Ju52把飞行高度降到了3000米。接着,又有6名飞行员打算沿着山谷中的那条奥斯陆至杜姆奥斯的铁路线前进,为此竟降至距地面仅有数百米的高度上。
      经过275公里的飞行,运输机来到了目标空域,虽然云层出现了缝隙,但仍无法精确定位,而此时地面上的机枪已经开始对空射击。德国飞行员们的时间紧迫,因为他们必须在天黑以前返回福内布机场。
      Ju52急急忙忙抛下了“货物”。施密特是第一个跳出机舱的,但这次空降并不成功,他的5个排几乎分别飘散到了不同的方向上――和他在一起的人跳到了杜姆奥斯以南约8公里处,其他一部分人降到了该城以西20公里处,还有的人在东北方向18公里之外。
      德国伞兵立即感受到了当地的严寒。就像2排排长恩斯特・葜辛格说的:“当冰冷的风吹进打开的舱门时,我们才意识到,没有帐篷和冬装在这里,将意味着什么。”
      莫辛格还不知道这次“孤胆行动”到底将意味着什么。对伞兵们来说,最糟糕的是,他们跳下来的地方正好驻有一支敌对军队――挪威陆军第11团2营。几天前,这个营刚刚完成动员集结,13日晚上才乘火车到达杜姆奥斯。
      短兵相接
      挪威人经过短暂的吃惊后,就用手头一切的武器朝天空开火了。虽然没有高炮,但他们把7.92毫米M/29机枪装到支架上,用来打飞机。这种机枪是著名的布朗宁M1879的衍生型,其家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服役到越南战争,挪威军队则是从1929年起装备的,这种外形粗犷而可靠耐用的机枪在很多情况下是挪威步兵仅有的“重武器”。
      返航的德国飞机为了靠地面标识辨清方向,都飞得很低,这使得挪威军队的小口径武器的威力无形中提高了。最终,出发的15架Ju52只有5架返回福内布,另外还有2架迫降到其它机场,全都带着满身的弹孔。而德国伞兵们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总共184人里,施密特连长只集合起了62人,尽管只有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但他还是立即开始执行任务:前往杜姆奥斯,封锁铁路。
      幸运的是,德国人遇上了1辆出租车,施密特坐进驾驶室,接着让车子尽可能多地挤进伞兵,然后往北向杜姆奥斯驶去。不幸的是,刚开出没多远,这辆出租车就迎头撞上了一群挪威士兵――第11团2营5连的侦察队。
      交火短暂而猛烈,施密特的小腹和腿部先后中弹,他和属下的伞兵们只得放弃继续前往杜姆奥斯的企图。好在挪威侦察队也没有紧逼,于是德国伞兵退到一处名叫哈戈沃登的农场,在那里四处布置火力点,“像一只刺猬那样收缩起来”。
      施密特受伤很重,但这个普鲁士人仍没有放弃指挥,他让部下用沙子在雪地上堆出求救语,希望本方的飞机能够看见。和在波兰时一样,德军在北欧战场上的优势也得益于无往不胜的空中力量,但是这一次,这支小小的伞兵部队显然不 能指望德国空军的支持了。
      意料之外
      德军的这次空降行动大出挪威方面的意料之外,接着也引发了德国意料之外的反应。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和他的儿子奥拉夫王子。挪威王室此时正在接近空降区域的多夫勒,距离最近的德国伞兵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当然,后者显然是偏离行动初始目标过远了。
      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地认定挪威国王是德国伞兵的目标,赶紧催促刚安顿下来的挪威王室成员们再次上路。逃离首都时,67岁的哈康七世曾悲痛地叹道:“所有的文明都终结了。”现在,他的逃亡之路则还未终结。
      同样感到惊恐的还有挪威央行。此前的9日,他们刚刚把50吨黄金储备移出奥斯陆,藏进了利勒哈默尔的一处拱顶建筑中,相关人员有理由相信德国伞兵是冲着这个来的。于是,这些黄金被火速抢运往最近的港口,登上了英国军舰和挪威渔船。
      施密特和他的伞兵们对这些一无所知,不过15日的上午对他们来说是顺利的,首先伞兵们欢迎了一些掉队者的加入,接着焚毁了附近的一段铁路线,算是部分完成了初始任务。
      挪威部队的行动则有些犹豫,因为他们的指挥官并不清楚德国伞兵的规模和火力。这天,只有奥斯特利德上尉带领的两个排的挪威部队发起了试探性进攻。结果,挪威人撞上了施密特的预伏阵地,很多人当场被打倒了,另一些人成了俘虏。奥斯特利德尽管英勇冲锋,但还是距德军机枪阵地不足10米处,胸口中弹而牺牲。
      虽然试探进攻失败了,但基本探明了德军的规模,于是挪军第11团2营迅速展开,将哈戈沃登农场的北面包围,而新来增援的第5团部分则部署到了南面。16日中午时分,挪威士兵开始进攻。
      第11团2营配有2门81毫米迫击炮,这种本不犀利的武器却在此时进一步拉大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在迫击炮打出多发炮弹之后,一面白旗出现在德军阵地上,接着,一名前一天被俘的挪威人被放出来,充当传话者。
      据“客串信使”说,德国人要求挪威方面立即停火,否则将枪杀所有战俘。这一骇人的消息当然激起了挪威军队的极大反感,不过后来的质询表明,应该是语言沟通出了问题――施密特的本意是,不停的迫击炮弹将会要了挪威战俘的命。
      夜色将至,挪威人并不急于进攻,他们胸有成竹,毕竟已经有很多落地分散的德国伞兵当了俘虏,据最新的报告,已经抓到了45人。
      另一个农场
      似乎是印证挪威方面的判断,德国人又派出了新的“信使”。这一次,挪军指挥官坚持要德国伞兵立即投降,德国人则就投降条件“讨价还价”。谈判并不顺利,实际上这是施密特的骗术――他根本无意投降,只是想拖延时间,好让德国伞兵抓紧休整,以期突围。
      毕竟这位受伤的连长明白己方处境不佳,但既然已经炸毁了一段铁路,而且深信德军主力正从南面兼程赶来,因此这些德国伞兵必须坚持住,至少等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往外打,再找一处更利于固守的地方。
      相信对方毫无诚意之后,挪威军队再次开火了,但是一场暴风雪不期而至。趁着敌方的机枪手因扑面的雪花而停止射击,德国伞兵反扑打出一条路,向南转进,到了17日拂晓,已远离哈戈沃登农场。
      新的战场又在一处名叫林兹的农场形成,德国人在此发现了理想的防御地形――建筑位于半山腰上,可以同时俯瞰250米之外的铁路线和700米之外的公路。换言之,这里是一处“袖珍交通枢纽”。被架在门板上抬进农场的施密特当即做出部署,主要兵力集中在石头垒成的谷仓里,15名挪威俘虏和40名农场工人则被关进了另外几间平房。
      战斗很快打响了。谷仓里的防御者击退了挪威步兵的第一波进攻,接下来挪威人暂时停顿了,因为第11团2营接到了调防的命令,接替的是友邻部队1营,这支生力军正带着由挪威陆军航空队提供的1门40毫米高炮赶来。
      我们不得不投降了
      4月18日,施密特率部跳伞后第五天,发生了杜姆奥斯附近最激烈的战斗。
      从清晨开始,四面包围林兹农场的挪威士兵纷纷前进、开火,仿佛想要把谷仓里的守军“碾碎”,那门40毫米高炮安置在不远处多夫勒火车站,炮口放平,为本方提供火力支援。
      就算石头建筑可以抵御高射炮,施密特所部的前景也很黯淡,因为经过连续几天的激战,他们的弹药已很少了,更不用提其它物资。据施密特回忆:“我们仅仅是依靠‘援兵将至’这一信念,苦苦支撑着。”
      几天来都没有露面的德国空军却意外地强化了伞兵们的“信念”。那天上午,1架Ju52前来空投弹药、冬装、药品以及跟总部实施无线电联络的频率。于是,尽管挪威军队又是炮轰又是劝降,受到鼓舞的德国伞兵还是选择了坚守。
      然而到了19日拂晓,坚守的意义不大了,不仅挪威部队越来越多,对农场的包围越来越紧密,而且有一种更为可怕的打击开始降临。凌晨时分,一门由英国水兵操纵的大口径铁路机动榴弹炮从翁达尔斯内斯兼程赶到,其配有300发炮弹,从6点开始第一轮发射,首轮10发炮弹就普遍取得了精准的命中。
      毫无疑问,当真正的重武器到场后,轻装伞兵是无法抵御的。尽管1架Ju52在19日午前再度赶来空投物资,但它转了一圈也没能找到理想的空投地点,只好带走施密特发出的一条无线电信息:“我们不得不投降了。”
      挪军指挥官阿尔内・桑德少校指出,被围者只被允许无条件投降。他声言,除非德国人在10分钟内打出3发信号弹示意投降,否则榴弹炮立即轰平农场。
      9分半钟之后,即4月19日11点30分,德国人打出了3发信号弹。施密特和数十名疲惫不堪的伞兵向挪军投降,德国伞兵在二战中的第二次亮相就这样以失败告终。纵观杜姆奥斯之战,德军第1伞兵连共有15名伞兵被打死,34人负伤,其余的基本都成了俘虏,挪威人损失为20死20伤。
      后记
      被俘的德国伞兵进了临时拘押营,本来盟军打算将他们带到英国,但随着形势变化和英法联军于5月初从翁达尔斯内斯撤退,俘虏们几乎被遗忘了。很快,一支德国空军的地面部队攻占了这所拘押营,第1伞兵连除3人已被英军带走外,其余重获自由,后来又参与了纳尔维克的战斗,为被孤立的德国山地部队提供支援。
      地处挪威最北部的纳尔维克是铁路线的终点,那里远离德军基地,物资短缺、缺乏飞机支持。盟军将这里视作在挪威“挽回声誉”的最后地方,从而加紧猛攻,
      结果许多在杜姆奥斯活下来的德
      国伞兵又死在了纳尔维克。
      不过本已重伤的施密特“因祸得福”,不用去严酷的纳尔维克战场,反而于5月24日因在杜姆奥斯的表现而得到一枚骑士铁十字勋章,成为德国伞兵部队中获此殊勋的第一人。但他也没活到战争结束,1944年6月16日,已调入第2伞兵师的施密特和师长拉姆齐将军一起乘车行驶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公路上时,被潜伏的狙击手从后爆头。
      对于杜姆奥斯空降,德国战时宣传自然采取了回避态度,官方战史中仅有点滴记载。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德国伞兵阻断了铁路交通并坚守数日,完成了预定任务,也算成功了。
      抛开对于此战胜负的简单分析,其实际上揭示了空降作战的教训:当面对坚固据点或意料之外的敌军重兵时,缺少重装备和持续补给的伞兵极易陷入困境。然而这一教训当时并未引起注意,直到1941年克里特空降和1944年安恒空降发生后,人们才深深地记住了这一点。

    推荐访问:空降 奥斯 杜姆奥斯空降 杜姆奥斯酒店 海口新奥斯罗克酒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