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诗学_心笛的边缘超越诗学:流放/女性/现代/绘画/音乐/文字的跨界书写

    时间:2020-02-21 11:50: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以“边缘超越诗学”作为分析的切入点,研究心笛诗歌的艺术复杂性与超越性。心笛一开始就试图以自我流放的文化自我意识、“缺席诗学”的自我探索,同时,以新女性的视野背叛男性为中心的诗歌书写,抗拒以男性为领导主体的各个“现代主义”或“运动”或整个文坛。她接受过多样现代派绘画、音乐训练及世界文艺熏陶,她也企图结合视觉的绘画、听觉的音乐艺术和中文文字媒介,跨领域进行更具有超越性的诗歌书写。由于她始终保持“缺席诗学”,与文坛保持美学距离,至今在台湾的重要诗选都没有她的诗作。在台湾现代诗论述里,她的成就也仍没有被充分认识,这是台湾现代诗典律研究的重大缺失、现代诗歌史的严重遗漏。
      关键语:心笛;边缘超越诗学;白马社;缺席诗学
      
      一、心笛:胡适肯定其为中国”新诗前途底象征”
      过去几年,我继承老师周策纵教授(1916-2007)的遗愿,继续整理海外诗人的史料,尤其关于1950-1960年前后流落在美国、欧洲,甚至东南亚的中国诗人。我特别注意这一批诗人将五四发展中的新诗,特别是现代主义诗歌带到异乡,在自由的土地上继续试验。目前,完成收集资料又编辑出版的有《胡说草:周策纵新诗全集》、《卢飞白诗文集》、《海外新诗钞》。{1}我所完成的研究论文有:《被遗忘的五四:周策纵的海外新诗运动》,《五四、离散与文化流变:周策纵的弃园新诗学》、《〈海外新诗钞〉:周策纵的“海外五四新诗学”》及《卢飞白:芝加哥批评、诗人批评家的典范及其辩证、离散的现代诗学》。{2}曾经担任我的论文评讲人或主持人或编辑的学者如台湾大学的柯庆明、淡江大学的吕正惠、张双英、中山大学的蔡振念、政大的陈芳明、中央大学的李瑞腾、暨南大学的周昌龙、东海大学的洪铭水等教授,都认为这一区块的研究,是亟待弥补的文学史缺失,是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代诗人如黄伯飞(1914-2008)、艾山(1912-1966)、周策纵、李经(卢飞白,1920-1972)、唐德刚(1920-2009)和心笛(浦丽琳,1932-)都各有成就,对新诗的发展做出过特殊贡献,各有原创性很高的作品,早期像钟鼎文、痖弦、高信疆已注意到他们的成就,可惜至今没有纳入学术研究范畴{1}。
      由于编辑与出版《海外新诗钞》,需要搜寻与整理大量的数据,撰述关于白马社、周策纵、卢飞白的诗学专题研究,我发现这批诗人中唯一有台湾背景的心笛的诗学复杂神秘,她的语言与境界边缘而超越,综合绘画、音乐与语言的表现手法写诗歌,她追求“缺席诗学”(poetics of absence){2}、离群创作的个性,使她成为台湾最具有个性的现代诗人,尤其是前卫女诗人。所以,我决定深入探讨心笛诗歌的原创性、复杂结构与意义。
      心笛,原名浦丽琳,父亲浦薛凤(1900-1997)为著名政治学者,在大陆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10年,与冰心、闻一多、朱自清为邻居,与胡适也熟悉。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与闻一多等人组织大江会,后来又在清华提倡文艺,曾参加五四运动到街头示威游行。1948年赴台后,前后任台湾省主席秘书长、教育部政务次长、政大教务长、中正书局总编辑等职。浦薛凤文艺才华很高,喜欢新旧诗,最近被考证出,他是五四新诗运动以后,中国第二位十四行诗的作者(第一位是郑伯奇、第三位是闻一多、第四位是徐志摩)。③心笛在大陆读中学到高二,到台湾之前,已接受了五四的新诗、现代诗的影响。心笛高二上学期随父亲(按:浦薛凤于1948年出任台湾省主席秘书长)赴台,转入北二女,高中毕业后,大概在1950年即出国前往美国东部,开始在新英伦的圣玛丽亚学院(Mt. St. Mary College, Hooksett, New Hampshire)读大学。大一的时候,心笛开始在美国的中文报纸副刊上写诗,大量作品出现在旧金山的《少年中国晨报》副刊及香港的《人生》杂志上。大学毕业后,心笛在纽约潜心研究艺术,1954-1958年在纽约追求音乐、绘画等现代艺术期间,是她第二个创作期。此后就停止,到1972以后才继续写诗。大学时就被父母流放到美国的教会学院的心笛,后来在纽约大城市四处流转生活,追求音乐与绘画,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她没有固定的主义、完整的社会历练。后任职于南加州大学图书馆,躲起来写诗,很少参与诗坛的活动,更不参加诗歌社团。纽约时代她参加白马社是个例外,因为那只是诗人的偶尔聚会,没有组织性。{4}这也透露出一种反叛分裂的矛盾情结,形成她的前卫诗学。也是值得研究的层面。{5}
      胡适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中文报纸副刊发现心笛的诗,阅读以后,惊为天才,那些诗是心笛20岁之前读大学时所写。胡适在众多诗人中,包括周策纵、艾山、黄伯飞、唐德刚,只肯定心笛为中国”新诗前途底象征”,并说”在她底诗里充分底看出今后中国新诗的灿烂前途”。{6}将心笛的诗放在五四以来的大陆、港台及世界华文的诗歌里阅读与比较,我看到她不但延续与继承了五四在大陆所发展的新诗,包括白话、格律、现代诗的传统,而且也是现代主义中文诗歌的前行者。她的诗作最为多产的时间是在新英伦与纽约离群索居中。由于她始终保持”缺席诗学”(poetics of absence),与文坛保持美学距离,至今在台湾的重要诗选都没有她的诗作,台湾现代诗论述里,她的成就也都缺席。可见,这是台湾现代诗典律研究的重大缺失、现代诗歌史的严重遗漏。{1}
      二、心笛“缺席诗学”出现:颠覆男性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诗歌书写
      以”边缘超越诗学”作为分析的切入点,研究心笛诗歌的艺术复杂性与超越性。首先是因为她试图以自我流放的文化自我意识、“缺席诗学”的自我探索,坚持以陌生而边缘的名字悄悄走进海外华文诗坛,以新女性的视野背叛男性为中心的诗歌书写,抗拒以男性为领导主体的各个”现代主义”或”运动”或整个文坛。同时,作为绘画、音乐的热烈追求者,接受过多样现代派绘画、音乐及世界文艺熏陶,她企图结合视觉的绘画、听觉的音乐艺术和中文文字媒介,跨领域超越性的诗歌书写,使其诗歌产生出多层次想象、内心与魔幻的现实世界。在真实性、现实性才是文学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远离华文诗人紧紧拥抱的中国现实,所以,心笛的诗歌创作是边缘的、超越的。试读下面的诗《吸尘器》,充满反讽、调侃的语调与智能的语言,还有吸尘器式的韵律与图像:{2}
      以低低的姿态
      沿着地面走
      不向人吹嘘
      只闷声吼啊呼
      这世界太不净
      满地尘沙落发
      小砂石与碎玻璃
      跟看鞋底进屋地
      
      只缘胸怀是空的
      不计较地容纳
      于是一肚子泥沙
      一肚子碎石落发
      
      总算没白来世上一遭
      那怕一生只清理得
      地面一小块块
      人家
      作为女性诗人,她处在社会边缘位置,诗的视角处处有含蓄的反男性统治下的诗学权威、颠覆男性的语言成规、反社会大众的理性内涵。
      20世纪50年代中期,胡适在纽约对知识分子发表关于肯定心笛的谈话后,虽然周策纵、艾山、黄伯飞、唐德刚、顾献�、鹿桥等学者对心笛另眼相看③,但由于他们在大陆、港台诗坛与出版界都是没有发言权的人,只能在朋友中间互相流传心笛才女的神话,或者在书评序言中称赞。心笛始终没有受到台湾现代诗界的应有的重视,她在台湾诗界的缺席一直到今天。胡适四处希望出版心笛的诗歌,结果第一本诗集《心声集》(“心声”是她开始写诗的笔名,后来才改用“心笛”)还是她的母亲陆佩玉在1962年为她在台北自印出版,序言中说明这是应胡适的再三的建议才出版的。{4}这本小册子虽然在1976年再版,但台湾文学界对此仍毫无反应,大概诗坛拥有话语权的诗人们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的才女现象,因此,心笛在1958年到1972年整整十多年几乎完全消失。然而,当她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再出击,震撼力不减反增,但是她只写诗,不求发表,也没有知音、没有回响。就在1981年,在钟鼎文、高信疆、涂静怡等人的推荐下,第一本比较全面的代表作《贝壳》由台北的时报文化出版。{5}20世纪90年代以后,心笛的诗集又逐渐在台港出版,下面的书目可见其出版概况。我曾通过网络查询过海内外各大图书馆,即使是今天台湾的图书馆(国外的更不必说)都很少收藏心笛的诗集,我是唯一完整收藏下面书目的人:
      1.浦丽琳:《心声集》,台北自印本,1962年。
      2.心笛:《贝壳》,台北:时报文化,1981年。
      3.浦丽琳:《心笛集》,台北自印,《心声集》再版,1997年。
      4.心笛:《折笛》,香港:黄河文化,1991年。
      5.心笛:《笛声如梦》,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1998年。
      6.心笛:《提筐人》,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2004年。
      7.心笛、周策纵编:《纽约楼客――白马社新诗选》,台北:汉艺色研文化事业,2004年。
      8.周策纵、心笛、王润华:《海外新诗钞》,台北:新地文化,2009年。
      9.近几年未成集的诗歌作品:
      (1)心笛:《山波》。
      (2)心笛:《爱的诠释》,《秋水诗刊》第131期。
      (3)心笛:《走在黑黑的林中》,《秋水诗刊》第131期。
      (4)心笛:《折梦》,《秋水诗刊》第131期。
      (5)心笛:《梦里》,《秋水诗刊》第131期。
      (6)心笛:《歌声》,《秋水诗刊》第123期。
      (7)心笛:《夏的夜空》,《秋水诗刊》第123期。
      (8)心笛:《战争》,《秋水诗刊》第123期。
      (9)心笛:《筑梦》,《秋水诗刊》第129期。
      (10)心笛:《街墙上》,《秋水诗刊》第129期。
      (11)心笛:《向日葵》,《秋水诗刊》第124期。
      (12)心笛:《念邦邦(浦大邦1935-1984)》,《秋水诗刊》第124期。
      (13)心笛:《悼张纯如(Iris Chang1968-2004)》,《秋水诗刊》第124期。
      (14)心笛:《你们没听说吗》,《秋水诗刊》第134期。
      (15)心笛:《当年他们单纯年少》,《秋水诗刊》第134期。
      (16)心笛:《好不容易》,《秋水诗刊》第130期。
      (17)心笛:《后院枇杷》,《秋水诗刊》第130期。
      (18)心笛:《洗衣机里的衣裳》。
      (19)心笛:《春寒》。
      (20)心笛:《候诊室窗前》。
      (21)心笛:《听昆曲》。
      (22)心笛:《小小的世界》。
      (23)心笛:《矿难》。
      (24)心笛:《远山站着不动》。
      (25)浦心笛:《星光隐退》。
      由于心笛诗集与诗选的出现,国内外的学者开始讨论她的诗的主题、技巧、语言,但都是序论的、印象式的评语、书评式的简论。比较有深度的要算唐德刚、柳无忌、周策纵、曹明、涂静怡、绿蒂、向明、钟鼎文等人的评论{1}(见下篇目)。我个人的研究专题研究,已从外围逐渐进入心笛个人专题研究:
      1.唐德刚:《贝壳诗序》,《贝壳》,台北,时报文化,1981年,第23-48页。
      2.冰心:《心笛诗集序》,《折梦》,香港:黄河文化,1991年,第1-2页。
      3.唐德刚:《五十年代底尘埃》,台北:远流, 2003年。
      4.绿蒂:《一位淡泊优雅的诗人》,《提筐人:心笛诗选》,台北:汉艺,2004年。
      5.柳无忌:《在诗的领域内“心灵的开放”》,附录在心笛诗集《提筐人》,台北:汉艺,2004年,第220-243页。
      6.向明:《优美精致的贝壳》,附录在心笛诗集《提筐人》,台北:汉艺,2004年,第244-250页。
      7.金剑:《心笛诗集诗集读后》,附录在心笛诗集《提筐人》,台北:汉艺,2004年,第251-255页。
      8.李又宁:《白马公主》,附录在心笛诗集《提筐人》,台北:汉艺,2004年,第256-270页。
      9.李红:《简介心笛新诗集〈贝壳〉》,附录在心笛诗集《提筐人》,台北:汉艺,2004年,第271-275页。
      10.张香华:《把梦,剪小折平》,附录在心笛诗集《提筐人》,台北:汉艺,2004年,第276-282页。
      11.李宁贵:《读心笛诗集〈贝壳〉》,附录在心笛诗集《提筐人》,台北:汉艺,2004年,第283-292页。
      12.黄美之:《心笛的折梦》,《提筐人:心笛诗选》,台北:汉艺,2004年,第286-293页。
      13.周策纵:《序一》,《提筐人:心笛诗选》,台北:汉艺,2004年,第4-6页。
      14.钟鼎文:《序》,《提筐人:心笛诗选》,台北:时报文化,1981年,第12-22页。
      15.唐德刚:《胡适杂忆》,台北:远流,2005年。
      16.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台北:远流,2005年。
      17.李又宁:《华美文学――现代文学中一片蓝天》,《文荟》2005年6月。
      18.曹明:《旅美女诗人心笛》,《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第1期,第45-47页。
      19.鲁西:《写在水声里的诗――读心笛诗集〈提筐人〉》,《秋水诗刊》第124期。
      20.王常新:《诗如其人――读心笛〈提筐人〉》,《秋水诗刊》第126期,第94-97页。
      21.涂静怡:《最美丽的“白马公主”――写旅美诗人心笛》,《秋水诗刊》第124期,第86-91页。
      22.王润华:《五四、离散与文化流变:周策纵的弃园新诗学》,“第七届东亚学者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都市文学与社会变迁”,2008月11月22日,第23页。
      23.王润华:《〈海外新诗钞〉:周策纵的”海外五四新诗学”》,第十一届文学与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淡江大学,2009年5月8-9日,第16页。
      24.周策纵、心笛、王润华:《海外新诗钞》,台北:新地文化,2009年。
      25.王润华:《被遗忘的五四:周策纵的海外新诗运动》,《文与哲》2007年第8期,第609-626页。
      26.王润华:《卢飞白诗文集》,台北:文史哲,2009年。
      如上所述,心笛的所有诗集已经收集齐全,只是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还没有出现,但是如上面列举的唐德刚、周策纵、钟鼎文、柳无忌等人的评论也带来基础性的了解。由于心笛是一位非常隐私的诗人,不参加活动,长期”隐居城市”的她也从来不谈自己的诗歌,目前最缺少的资料,就是她的写诗生活经验与观念。本人花了很多时间,才搜寻到她怀念父母的文章,这些材料非常宝贵,因为能间接地了解到她诗歌艺术的复杂性,比如《白马啸西风:依稀回忆五十年代“白马社”兼记胡适轶事》一文,说她在纽约时候,常在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与艺术在一起,狂热拥抱现代舞、芭蕾舞、油画、艺术馆、画廊、音乐,并说”西洋印象派的画和中国的水墨画,是我所最欣赏的两种画,写实派……我对它们的喜爱就浅了许多”。这就是她的现代诗的思潮来源之一。所以,我对心笛的文章非常重视,她间接地使我能进入她的诗学内心。另外,通过《冰心干妈》、《水木清华常相怀:追忆我的父亲浦薛凤教授》、《中国第二首十四行诗》等文章,我才知道心笛中小学时代住北京清华园,常常在冰心、闻一多、朱自清的身边,他们都是他父母的清华大学同事好友,而他父亲浦薛凤是中国第二位十四行诗的作者。所以,心笛潜意识里有了新诗的火种,并将此特质带去了美国。以下各种资料也启发了我的探讨内涵:
      1.心笛:《西方学府中最大的东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台湾《中央日报》。
      2.心笛:《没穿鞋的脚》,台湾《中央日报》副刊。
      3.浦丽琳:《诗缘书缘――悼白马社诗人周策纵教授》,《明报月刊》2007年8月号。
      4.心笛:《白马啸西风――依稀回忆五十年代“白马社”兼记胡适轶事》上、中、下,12月6、7、8日。
      5.心笛:《默默的悲凉》。
      6.心笛:《都市缘》,1991年7月3日。
      7.心笛:《永远的悲痛》。
      8.心笛:《迟圆的梦――张爱玲英译〈海上花〉的出版》,台湾《中央日报》副刊,2006年5月18日。
      9.浦丽琳:《张爱玲、夏志清、〈海上花〉》,《明报月刊》,2004年8月。
      10.心笛:《海外遗珍:胡适的亲笔信》,台湾《中央日报》副刊,2006年4月20日。
      11.心笛:《脚步声》。
      12.心笛:《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
      13.心笛:《冰心干妈》,台湾《中央日报》副刊,1992年10月6日、
      14.心笛:《李树飘香》,《香港文学》,第66页。
      15.心笛:《中国第二首十四行诗》,台湾《中央日报》副刊,2003年2月6日。
      16.心笛:《母亲,勇气的代表》。
      17.心笛:《频频回首》,台湾《中央日报》副刊,1995年7月16日。
      18.心笛:《太阳旗与九头鸟》,《世界日报》副刊,1994年4月29日。
      19.柏桦:《故纸堆里的有心人――张爱玲〈海上花〉英译稿考证发掘经过》,《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12月8日。
      20.心笛:《南加州大学的张爱玲收藏》,台湾《中央日报》副刊,2000年9月23日。
      21.心笛:《东亚文化在纽约的宝藏――哥大东亚图书馆》,台湾《中央日报》副刊。
      22.心笛:《普林斯敦的中国善本》,台湾《中央日报》副刊。
      23.心笛:《胡佛研究所图书馆及档案珍藏》,台湾《中央日报》副刊。
      24.心笛:《洛杉矶加大与明清科举档案》,台湾《中央日报》副刊。
      25.心笛:《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的中文藏书》,台湾《中央日报》副刊。
      26.心笛:《斯宾塞艺术参考图书馆》,台湾《中央日报》副刊,2000年3月27日。
      27.心笛:《残鹤》,《世界日报》,2003年7月26日。
      28.心笛:《如果没有树》。
      29.心笛:《高速公路》。
      30.心笛:《水木清华常相怀:追忆我的父亲浦薛凤教授》,《传记文学》84卷2期。
      31.心笛:《为中国新诗史填补一块空白》。
      32.心笛:《白花雨中哀巨笛――悼念辛笛先生》,台湾《中央日报》副刊。
      33.浦心笛:《美的漂泊――张爱玲作品手稿展及其他》,《世界副刊》,1997年11月19、20日。
      34.心笛:《好不容易》。
      35.心笛:《开会》。
      三、“边缘超越诗学”:流放、女性、现代主义
      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当年对日常性的发现,被称为”大街上的现代主义者”。心笛的诗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现象中,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1}心笛在《面粉的悲哀》{2}中描绘日常生活中病态、丑陋、粗鄙、神秘、恐怖,这类书写在男性现代主义中是缺席的:
      挤你
      压你
      用水拌
      用手打
      人们
      还用机器绞
      不容你保持原有的自我
      
      把你做成皮儿
      切成面条
      煎成饼
      蒸成糕
      不容你纯白天真的形态
      不容你自由飞跑
      心笛机智、聪明运用文字的特殊性,无论乡愁、厌恶、仇恨、讽刺都只从语气及比喻中得到充分表现,而不坦然裸露。再如这首《包饺子》③,短短的一首诗,每一个生活的动作、就如一个音符、一个意象:空白老家、切碎时光、模糊的、眼前、一个人窗下包饺子、一个人的、一肚子国愁、一肚子辛酸、一肚子理想,通过智能的语言、视觉意象、音乐的节奏互相呈现,全诗如下:
      厨房窗下
      一倔人想起老家
      用细粉和着水
      来制饺子皮
      擀出来的
      是空白的片片
      
      拿肉切成丁兄
      拿菜切成粒
      日子和时光
      也切碎在一起
      切碎的全拌在饺子储里
      
      加些酱油加点盐
      滴些麻油胡椒粉
      拌着搅着
      眼前成模糊的一片
      
      包饺子包饺子
      一个人窗下包饺子
      一肚子国愁一肚子辛酸
      往饺子里包
      一肚子理想
      浮滚在饺子汤锅里
      她接受过的多样现代派绘画、音乐训练,还有世界文艺熏陶,使她又企图结合视觉的绘画、听觉的音乐艺术和中文文字媒介,进行跨领域超越性的诗歌书写,因而她的诗歌呈现出多层次的想象、内心与魔幻的现实世界。再读这首《打字员》{1},心笛以打字机打字的音乐节奏、玄学诗派(metaphysical poetry)的硬喻(或曲喻conceit)的语言,{2}如”铁的声响,发子弹的机关枪,在脑门辟战场”,巧妙地写成这首一流的现代诗。心笛写这首诗时(1957年)才25岁,已具有艾略特(T.S. Eliot 1888-1965)所谓能运用外在形象全不相似的事物作媒介,表现内心经验与精神本质,而却具有消化各种经验的本领(possessed a mechanism which could devour any kind of experience)③,《打字员》全诗如下:
      扒在那里
      打着机器
      打着机器
      瞪着黑字
      纸上盘键上
      天花板上
      出进人脸上
      
      铁的声响
      发子弹的机关枪
      在脑门辟战场
      
      手指头摸着冰凉
      两脚屈若没地方安放
      背对的屋墙
      粉刷得又白又僵
      心笛的时代是打字机的时代,在图书馆的编目组上班,她的工作空间都是打字机的声音。这种声音,不能引起男诗人的玄想,艾略特在论玄学派诗人的诗才发现“打字机的声音,或烹饪的气味,在诗人的头脑里这些经验都会形成一个整体”{4}。
      四、缺席诗学的延伸:综合画画、音乐、文字的现代诗
      建构适合心笛作品的批评架构、分析方法,难度非常大。除了上述的解读途径如从边缘诗学、新女性书写、性别书写、现代主义的现代技巧可以帮忙分析她的作品,她的缺席诗学还延伸到其他的艺术领域,这与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娜・洛伊(Mina Loy,1882-1966) 的诗学与作品,有极大的参考值。{5}
      心笛大约1954-1958年在纽约追求音乐、绘画等现代艺术期间的经验,增加了她的诗歌艺术的复杂性。解读她的诗的更困难面,就是对她的画毫无所知。周策纵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白马社的时候就认识心笛,为她的《提筐人》(2004年)写序时,他特别提到她的一首诗《山水画》,而这首诗并没有收录进《提筐人》,他要强调的大概就是“心笛会画画,她的诗像画,画也像诗,例如她的《山水画》……她的《笛声如梦》一书,则画与诗合……”。{1}周教授唯恐我们忘记注意《笛声如梦》中,除了梦想,音乐,还有画。心笛的诗歌边缘、流放、女性、现代性,就是超越绘画、音乐、文字的跨界书写。她的诗学是让诗成为绘画、音乐、文字的混合,饱含视觉效果。下面是《山水画》的全诗:{2}
      昨天
      是漏去的浮云片片
      今日
      是难浮的大海汪汪
      未来
      是座森山隐隐
      我
      是这山水画中的一个墨点
      一个人
      抓不住忘不了的是浮云
      浮游或灭顶的是这大海
      远山沉沉
      藏着丛林
      墨点儿止步
      墨点儿探索
      她的诗虽是用文字书写,但简直就是画。出版《贝壳》时,前面印了四幅黑白花鸟画,这也反映了《贝壳》作品的内在含意。1998年心笛出版了《笛声如梦》,这是一本笔记簿,每页的角落配上她的绘画与小诗。心笛说:“原来的画是有颜色的,出版公司把它们缩小只用黑白。因为用颜色出版,公司要花费太多资本。”③这些鸟类植物花卉为主题的画,因缩得太小,而又失去颜色,对解读诗歌的参考失去价值,所以,这部分的诠释尚需要其他条件的出现。
      五、结论:”终结就是开始”
      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长诗中说:{4}
      我们所说的开始常常就是结束开始
      终结就是开始
      终结就是我们的起点
      我企图解读心笛的“缺席诗学”,读到最后发现心笛的缺席,没有有关她的文学生活经验,没有她的绘画、音乐背景,作品中处处留下空间/空白,读者被迫去填补、去解读、去创造意义,甚至用幻想去完成作品的阅读。这种用个人的感情思想、感受、生活经验、民族、宗教感情去阅读,现在被称为读者反应理论。
      【责任编辑 杨萌芽】
      
      作者简介:王润华,台湾元智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东南亚华文文学、唐代诗学、红楼梦与其他古典抒情小说等。
      

    推荐访问:诗学 流放 绘画 心笛的边缘超越诗学 受访人王润华教授doc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