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卓越成就|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时间:2019-05-12 03:13: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陶渊明的诗歌是他的全部生活和现实态度的真实反映,也是他的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具体体现。他在诗歌创作中,发出大量的对于农事的歌咏,为我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增添了一种罕见的珍品,也为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别开了一个生面。他的作品,在我国中古诗坛上可说是独耀清辉的。
      【关键词】现实态度 农事的歌咏 自然景物 创作风貌
      一、现实生活态度的表白
      陶渊明弃官归田,在其一生及其对现实的态度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之出仕,如其《饮酒》中所说:“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是为了免受饥饿。他在《归去来辞》中表白说:“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其实这还只是部分的理由,也是他为人平实自谦的表现,他在《拟古》诗中说:“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辞官归去而避开其所憎恶的污浊世俗,即显示了他对于当时现实的深切批判。而他由入世而至于逃避现实,也就客观地揭示了当时现实的黑暗。
      陶渊明到田园后的生活情况,在其诗中有着较充分的反映。他的许多诗篇,描写了他亲身参加农业生产的活动和感受以及生活景况。尽管他亲历了农业劳动的辛勤,并饱尝了生活的艰困,但他却能“竟抱固穷节”而毫不动摇,在《饮酒》(其九)中展示了诗人的形象性格,我们除了感到诗人如何纯朴可亲,更重要的是通过他对田父斩钉截铁的回答,感到他固穷的意志多么坚决!他与屈原的处境虽不同,但他们反抗恶势力而不与之合作,虽备历困厄而毫不改变初衷,其态度之纯正坚决则完全是一致的。这种死守善道而坚贞不屈的精神,正是我国知识分子高尚品质的体现,对后世的文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如上所述,可见陶渊明在其诗中所反映的生活和情感,无论其表现的状态怎样,都是与其所生活的现实密切相连的。他对所不满的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而与之毫不妥协,使读者充分感到他的个性之坚强、人格之高尚。而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也在其作品中获得某些曲折的反映。尤其在当时文学创作的风尚下,一般着重追求形式的美,而缺乏真实生活内容,而陶渊明却以其诗篇充分地表达其生活实感,给读者显示出一个完整的诗人精神面貌,就是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他的诗篇在中古时期闪耀出清美的光辉。
      二、别开生面的农事歌咏
      在作为周代诗歌总集的《诗经》中,有过许多关于农事的叙述描写。如《风·七月》,《大雅》的《甫田》和《大田》以及《周颂·良耜》等,是其较著名的。以后很长时期,再难见到关于这方面的歌咏,这大概是因为农业在周初开始受到重视,故在这时的诗歌中得到较多的反映,以后习以为常,便很少被作为创作题材了。陶渊明之能把农事生活形为歌咏,是有着多种的原因的。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文人,与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的。他由于痛恶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并感到置身其中的危险,便决意隐田园。但由于他的土地不多,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能加部分农业生产劳动,因而对农业劳动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对农村生活有较深的爱好,于是有关这方面的叙写,就自然地成了他抒情中的部分重要内容了。
      陶渊明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在他的诗中有着较全面的反映,如:《归园田居五首》之二在日常一般生活中,处处表现了对农事的关怀,可见他在农村中生活的融洽,似乎农业生产支配了他的整个精神世界,而农村生活中那种淳朴气氛也反映得非常真切。他由于在人生中途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能力和又红又经验当然很缺乏,因而效果不太好,以致生活并不丰足。他在《乞食》诗中描写他在生活困难时求得朋友救济时的状态和心理,可能不免夸张了些,但是基本属实的。
      三、融注深情的景物描写
      陶渊明以对农村生活喜爱的心情,描写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如:《归园田居五首》之一。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的“墟里”句,便是从陶诗的“依依”句化出,浓德潜评《归园田居五首》说:“储,王极力拟之,然终似微隔。厚处朴处,不能到也。”正精要地道出了王的“墟里”句所以微逊陶的“依依”句之所在。又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给人以夏日异常清美的阴凉之感。下句用一“贮”字自然地加强了上句“蔼蔼”的程度,使人俨如面对夏天里一片浓密的树林。由于夏日的强烈,便使人感到浓密的树林,集中了人们需要的阴凉,这里“贮”字即体现了人们这样的心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五首》之一,这诗充满着欢意的自然景物中,融合了诗人自己的畅适心情,禽鸟得意的歌唱,与诗人畅适的胸怀多么和洽!而这些形象鲜明生动的自然物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多么接近而易于感受!
      四、溃世独立的艺术风貌
      我们读陶渊明的诗,首先感到非常亲切,就由于作为他的诗歌内容的都是人生现实的日常生活事物及感情,而他以真率的态度及适合其生活感情色调的语言,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尤其重要的,他在对日常生活事物的叙写中,自然地流露其旷达的胸怀和情调,展示出他的高远的精神世界。因此,他的诗中表达的情意,能使人既易接受,又觉意味丰厚。在他的诗中,没有华丽或艰涩的词句,所有的语言都非常自然而平易近人。如《乞食》诗开始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令人极明彻地可以想见他出门时的踌躇之状,及对人有求时难于开口的神情。其平易近人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感情是非常深厚而耐人寻味的。
      陶渊明的诗风对于后世影响之巨大,在中古诗人中是无可比拟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在陶渊明身上,还严重地存在着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因而使其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消极不健康的一面。他虽不满于当时黑暗的现实,竟然与之决裂而归到田园,但他内心的矛盾依然存在,有时甚至激扬起来。因为黑暗的现实,仍在他面前客观地存在着,他不可能逃避开。尽管他不满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但他仍是地主阶级的一员,与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况且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不可能在背叛本阶级的前提下,找到变革现实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借道家的委顺随化思想暂时求得精神的解脱。这种委顺随化思想被用作开脱精神的药方,只是一种无可标何之计,对现实毫无积极的的作用,充其量只能作到独善其身,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这种仅能麻醉一下自己而无益于现实的药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现实面前感到无力而惯于采用的,就是曾经一度显示异常强烈的战斗精神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也未能避免。这正是他们为时代及阶级所局限的结果。

    推荐访问:浅析 诗歌 陶渊明 成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