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虞美人·听雨》的召唤结构 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

    时间:2019-05-03 03:3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一词以其巨大的艺术张力对读者形成了强烈的召唤:召唤读者描绘生动图画,召唤读者品悟多味人生,召唤读者试着去还原词中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读者在回应文本的召唤中与文本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使词作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
      关键词:《虞美人·听雨》 召唤结构 阅读接受
      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和空白点,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即召唤结构。而艺术接受过程则是读者通过注入自身感知、体验、理解、感悟等多种心理因素对召唤结构进行想象性补充、充实的过程,从而实现文学文本的审美价值。[1]以此来观照宋代词人蒋捷的词作《虞美人·听雨》,会发现该文本存在颇多不确定性和空白点,俨然是一个多层次的召唤结构。这首词非常简短,总共56个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但就是这个简短文本,让读者可以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和生命情态,通过广阔、开放的想象去捕捉和填补这些颇有意味的空白,探索文本的丰富意义,最终实现文本的审美艺术价值。
      一、听雨场景召唤读者描绘生动图画
      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可以勾勒三幅色彩、内容完全不同的听雨图。
      第一幅“歌楼听雨图”。其构成元素是少年、雨、歌楼、红烛、罗帐。这些色彩鲜明的绘画元素唤起读者这样的联想:一个翩翩少年满怀憧憬、兴致勃勃地走向社会,出入歌楼,游冶于欢笑玩乐之地,尽情地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和浪漫。此时的雨在读者看来仿佛是一场春雨,下得欢乐无忧,畅快淋漓。
      第二幅“客舟听雨图”。其构成元素是壮年、雨、客舟、江、云、孤雁、西风。与第一幅“歌楼听雨图”相比,这一幅图的元素由少变多,由简单变复杂,色彩由鲜丽变灰暗。这样的文本构成又能唤起读者怎样的感受和体验呢?这一幅图的主人公显然正忙于对前途、功名、事业的艰辛追逐中,背井离乡,漂泊不定,前途迷茫,备受孤独寂寞的煎熬。此时的雨在读者看来仿佛是秋天的雨,夹杂着凄厉的风,绵长而凄凉,焦灼而痛苦。
      第三幅“僧庐听雨图”。其构成元素是鬓发斑白的老人、僧庐、雨滴台阶。与第二幅“客舟听雨图”的多元素和复杂化相比,这一幅的元素复归于少而简单,色彩由灰暗更趋于素淡。这里的元素、色彩的变化同样能激起读者的想象。此幅图的主人公居于僧庐之下,两鬓已然苍苍,听着阶前雨滴,面色平静,内心淡定,外部世界一切的悲欢离合似乎在主人公的胸中早已掀不起任何情感的波澜,一切于他皆如浮云。此时的雨在读者感受中是冬天的雨,冰冷而寂寞,苍白而惨淡。
      应该说,这三幅生动的图画是该文本召唤结构的表层,也是构成文本召唤结构的基石。只不过读者根据文本中的文字想象出来的这三幅图画,仅是对该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进行的初步填充,这种填充似乎没有使文本丰盈起来,远没有达到文本意义和阅读接受之间的完全平衡,还有待读者进一步探究深层次、广范围的文本意义。
      二、关键字词召唤读者勾画多味人生
      如果仅从文本所呈现的三个场景来看,它们之间似乎是孤立的,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万不可忽视读者阅读接受文本时高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读者通过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很容易捕捉到这三个场景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拓展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听雨”。“听雨”这一日常生活行为,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每一场景均有出现,召唤着读者在阅读中去琢磨“听雨”在文本中微妙而重要的作用。其次重要的关键词是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这三个场景中的“少年”、“壮年”、“而今”等词语表示时间推移,“歌楼”、“客舟”、“僧庐”则表示空间转换。时间的推移让读者领会到了文本渐次描绘的三个不同的人生断面:少年、壮年、老年;空间的转换无疑让读者去想象每一个人生断面的丰富性,人生经历不应该是单调的、平面的,而应该是丰满的、立体的。最后,不容忽视的词语是表示方位的“上”、“中”、“下”。就词语本身来说,“上”、“中”、“下”并不能让读者生发什么丰富的联想,但是当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生断面和处所时,则形成了不同的语境,再联系不同人生断面的不同遭遇,也就能引起读者相应的价值判断。在这里我们不妨详细来看一下:少年——歌楼——上——红烛、罗帐;壮年——客舟——中——断雁、西风;而今(老年)——僧庐——下。这样的词语对应关系很耐人寻味,读者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联想和评断?文本中所描述的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是由高到低的下行曲线,文本中人物的一生是失意的,失败的。
      这三个层次的关键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这一幅活灵活现的人生图景由核心词语“听雨”这一颇有意味的日常行为连缀起来,而文本丰富的意蕴却只能由聪明的读者去联想、想象、体味和感受。于是读者就更倾向于接受这样的阅读结果:文本中的叙事者在向读者展现一个人漫长的一生,向读者倾诉着一个人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在与读者分享一个人对不同人生遭遇的体味和感受。于是读者眼前可能浮现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人生图景:青春年少懵懂无知、风花雪月的快意人生;中年颠沛漂泊、凄风苦雨的劳碌人生;老年的孤独寂寞、心如止水的惨淡人生。
      读者通过想象、理解、感悟所描摹的多味人生图景构成了文本召唤结构的第二层次,也是该文本召唤结构的核心和灵魂。显然,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赋予了文本更丰富,更富哲理的意蕴,同时使得文本的审美艺术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三、整首词作召唤读者还原古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时代背景
      按照整首词的描绘,读者难免会猜测,他少年时期生活状况可能比较优越,对生活充满好奇,满怀希望和憧憬,可是中年几番漂泊、追逐功名却落得孤寂、郁闷的结果,到了老年,生存状态更每况愈下,一个人独守禅房,孤独、寂寞、凄清,以至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据此,读者可进一步作出如下的价值判断:少年欢娱歌楼,壮年漂泊客舟,老年寄居僧庐,这样的人生轨迹很明显是一条人生路途从高点走向低点,生活品质由优到劣,心理感受由得意到失意的轨迹,而不是社会公认的幸福、美满、理想的人生。这就不由得让读者去追问背后的原因,促使读者去试图还原古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源于自身曾经虚度光阴和蹉跎岁月,还是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所致?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大同小异,大多遵循儒家的“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目标,一旦跻身于官场,如果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开明,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生存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权力、名声、利益等方面的收获。相反,如果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无能,官场污浊不堪,那么正直的、有良知的、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旅途会充满艰辛,呈现出曲折起伏的状态,甚至一直处于低谷状态。以此来观照文本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读者是倾向于断定,这种生存状态和人生感慨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他对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不满、失望,乃至绝望呢,还是倾向于认为,接受过儒释道等多元文化熏陶的古代知识分子是否往往在失意、失望之余保持一种平静、淡定的心态呢?
      以上诸多的问题正好说明了该文本的召唤结构所具有的开放性和艺术张力。而读者根据前面的阅读经验所作的判断和推想,可以说是对文本语言层面和意蕴层面的延伸,它构成了文本召唤结构的延伸层,进一步丰富了文本的意义,为文本注入了永恒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读者通过这三个层面去体验、感知、理解文本《虞美人·听雨》,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情态投入其中,积极地回应文本的召唤,充分地激活文本,在“主体和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与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整合状态”[2]下,有效地弥补文本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空白,从而使文本产生巨大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注释:
      [1][2]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刘建秋 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 430073,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文学语言学在读博士 430074)

    推荐访问:虞美人 听雨 召唤 结构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