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浅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时间:2019-05-02 03:22: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由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的冲击下,一些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绝迹和失传的重大危机。本文通过分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和失传的原因,臆在唤醒众人,保护和挽救正在面临灭亡和失传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亡;传承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物藏丰富,民族非物质文化缤纷多彩,满族亦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能够对满族文化有深刻了解和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不免使人担忧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满族在历史上曾是北方一个弱小的民族,它能够迅速的崛起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给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留下了一笔丰富且宝贵的历史文化。满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它的发展与壮大有其必然的原因,艰苦创业、不断开拓进取,这种精神是满族不断发展与强大的重要精神动力。满族也是一个能够包容和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民族,它的包容和创新发展了满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特有的文化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岁月如歌,早已没有了当初那么辉煌灿烂,苟延残喘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还要面临灭亡和失传的困境。
      一、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亡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基础。首先,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往来,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欲望远远大于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程度,更不用说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的,追求时尚的喜好随之也在改变。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传统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格不能迎合现代人的欣赏标准,自然就不能被人们欣赏水准所接受。第三,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学习的环境差强人意。现而今能够潜心研究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屈指可数,再加上时代流行色彩的冲击,这更使得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如履薄冰。第四,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国际化,许多传承或者了解、学习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远离故乡而谋求发展,造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量流失。亦使一些罕见绝技就此失传。
      (2)内容缺失,整理困难,难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活”的文化,它展现的是民族的个性和审美习惯,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用身口相传作为延续文化的手段,而非用物质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迁徙,文化观念的转变,满族非物质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内容或多或少都有遗漏和缺失。如今时过近迁,物是人非,想要把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还原它的面目,要在现有的残缺资料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创作更好的作品确实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紧靠一些杂乱无章的资料,想要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简直比登天还困难。对于收集和整理支离破碎的资料而言更是个精细工作和庞大的工程。遍访乡间,游历村落收集资料,由于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翻译和记录的资料也会存在一些偏差,由此也给整理工作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3)传承人的问题。在岁月的长河中,经过了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惨烈的抗日战争、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衰弱和停滞的话。如今正在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民众的生活条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由发生和繁荣的封建土壤被摧毁,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随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有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门类和形式,渐渐的走向衰弱、甚至是失传和绝迹,传承和延续面临着严重危机,所以传承人在此变的极为重要。
      (4)短缺保护费用。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艺术的兴起,挽救和保护濒临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刻不容缓。但是由于要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实在庞大。使用有限的资金分散抢救效果不明显甚至不够彻底,集中抢救会导致其他正在面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灭亡。虽有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但是仍然不能改善资金短缺的尬尴局面。就如满族说部,要收集和整理一部完整的说部,耗时自然不在话下,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需要集合更多的人力去完成,必然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援。
      (5)意识形态的问题。2012年五一期间,在太原举行了"同悦城·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巡演。来自欧、美、非、亚四大洲的艺术家带着各自国家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汇聚大同演出,与我国民亲密互动,受到国民热烈追捧。在2004年8月26日至30日,在沈阳举办的首届清文化节—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臆在打造清文化旅游品牌,彰显文化历史名城形象。却遭到了国民的强烈质疑,由此也引起了一场“满汉之争”的网络大战,甚至有网友评论:“清文化活动,真正是对我(汉族)无数遇难列祖列宗戳尸辱魂的又一把满洲弯刀。”如此强烈的评论,保护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是阻力强大,困难重重。想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整体的保护不得不改变人们对满族文化的认识,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能改变人们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始终对阻碍它的发展。
      二、挽救濒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一)固本培元,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生命一样,它与一定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和群体活动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它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只是随着空间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完全由市场决定,那么我们就该通过市场寻求它发展的途径。诚然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吸取新生的事物,结合多彩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创作出适应市场变化需要的作品。适应市场的需要固然重要但是仍然需要照顾原来形式和内容,在加固原有内容基础上,开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让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突破生存困难的忧虑。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是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民族情结,在遵循保护文化原生态的准则前提,依托文化母体,结合市场需求,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保护。
      (二)开放思想,客观认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许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也是祖国其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给中国灿烂的文化增过光添过彩。不能因为满族在历史上曾经是统治阶级,造成过巨大的耻辱,就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异样的眼光和评价。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时,我们应该开放思想,与时俱进,对那些具有历史价值,能够体现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关注。就如满族说部,它是以人为载体,传唱和记录了本民族民雄事迹和民族历史。如果我们就此认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把屠戮汉文化的刀,那么清文化就该真的要绝迹在世界上了。如果它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对人类学习历史有利,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是无穷的。故而开放思想,客观的认识清文化存在的价值,在评价时就会毫无偏颇。   (三)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立法保护。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纷繁复杂,形式多样,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为了进一步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日”。有了这样良好的发展机会,利用好现有资源,收集和整理散落资源,充实完整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是动态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动态发展的,而我们一味的继承和传播传统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创新求发展,最终会被市场淘汰。唯有靠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收集新故事,整理成体系,创作出新内容、新形势、新作品,所以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信息被无限复制和使用,为了保护创造的知识成果,我国的《著作权法》第十二条和第十四条对此有文明规定,在不侵犯原著作权的作品具有著作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传播,其第三十七条也规定了支持和保护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坚实的基础,创新的思想,法律的保障,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趋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更有希望。
      (四)带徒学艺,爱护传承人的发展。积极改变守旧的思想观念,寻找有责任心,有兴趣,有技艺基础的学徒,把满族非物质文化传授给他们,同时吸取那些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爱好的人拜师学艺。传承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传承和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政府对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发挥它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普查建档,通过对传承人的普查、记录,建立档案,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重要的、优秀的传承人消失。其次要资金保障,提供经费支持,提供相应生活待遇和社会待遇,开发利用传承人的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人赖以生存的村寨、社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提供公共教育的传承途径。最后就是通过传媒,舆论宣传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社会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并使它受到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理论困境及对策探究,当代法学 2011(5) 第130页—第135页
      [2]石少涛 满族“颁金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第153页-第156页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5)第55页-第60页
      [4]魏军 辽宁省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欲传承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满族研究 2011(2)第91页-第95页
      [5]王富秋 汉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辽宁北票地区满族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5)第158页-第162页
      [6]浅谈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

    推荐访问:满族 浅析 文化遗产 现状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